作家牟洪营||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大年初二回娘家,为啥除夕和初一不能回?

文摘   2025-01-28 00:38   山东  


【作家风采】

      牟洪营,男,民族:汉,1967年9月9日出生。笔名毋治、晓睦、不挡,微信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系看阴阳宅(道水先生,相面,算卦,起名,结婚看日子,批八字,根邪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协会会员,德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作家协会会员。自1999年起,先后在级、省级、市级报刊发表新闻、散文、诗歌等作品90多万作品。2005年在《现代交通报》上“我与交通同行征文大赛中荣获优秀(金奖)。

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大年初二回娘家,为啥除夕和初一不能回

文/牟洪营

      新年是中国的最传统节日,远在异乡的儿子女们都要在这个时候归乡探望亲人,阖家团圆,围坐在一起吃上一桌年夜饭。但对于年轻的新婚夫妇,“回谁家过年”成了他们之间争论不休的话题。媳妇年三十不能回娘家过年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嫁出去的女儿年三十回娘家,会散尽娘家财?

      中国古代史就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说,女儿虽生在,长在娘家,但是一旦嫁人之后,在传统观念里就是别人家的人,生的孩子虽有血缘关系,但也是别人家的外甥子孙、外甥女,还是疏远一层的。农村有一个说法,“三十的火儿,十五的灯儿”,含义是大年三十和正月十五,出嫁了的女儿不能看见娘家的灯火,否则将会在新的一年里影响娘家的财运。

      二、出嫁了的女儿阴气重,年三十回去会带走娘家的福泽?

      根本上来说,嫁出去的女儿就不是本家人了,已经当成了外家人。因此在新年还没到来之际,女儿回到娘家会让祖宗无处可呆,无法归位。而娘家少了祖宗的庇护,福泽会变薄,是十分不利于娘家的。

      三、嫁出去的女儿带回丈夫,会使夫家无人?

      在中国古代,嫁出去的女儿,是不能一个人回娘家的,一定要带上自己的夫君,否则会被人认为被夫家轻视,看不起。所以,古代女子回门的时候都要和丈夫一起。但是大年三十带丈夫一起回娘家,就会造成夫家父母无人陪伴的情况,这在古代是属于你大逆不道的行为。因此,即使在现代,也少有女子大年三十带丈夫一同回娘家。再者,新年伊始,也有许多亲朋好友要去婆家拜年的,所以媳妇要侍奉在左右,帮忙招待亲戚和客人人们,为婆婆人们树形象分担忧,以示自己孝心。

      现在尤其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且到了适婚的年龄,随着交通技术的进步,人们思维的开拓,把两家人接到一起过年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既人多热闹,有了过年的氛围,而且两家长辈相处融洽也有助于小家庭生活的和睦。子女也不用在难得的假期东奔西跑,双方父母也都能见到自己的女儿,您相信这种方式会被越来越多的年轻家庭所接受。

      在现在的农村,许多人家的女儿都嫁到了外地。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回面,但在春节期间可以带着丈夫回娘家走亲戚,从外地赶回来的话大概会住上几天。但中国农村又有传统,在娘家夫妻是不能同床睡的。许多男方到女方家里还是会遵守这一传统习俗,以防村里人背后议论纷纷,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对女方家的影响也不好。那这又是因为什么呢?大家可以一起来了解一探讨一下吧!

      一、老丈人不乐意

      都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父亲含辛茹苦二十几载把女儿抚养成人,并且长大了,嫁给了别人,对父母来说是十分不舍和扎心的事。看不见就罢了,一年到头好不容易回到家,小棉袄在自己眼前和丈夫同床睡难免打翻醋缸,心里不是滋味。

      二、晚上不方便

      农村一般晚上很早就睡觉了,而长期在外地生活的夫妻作息会和农村不同。如果是住在别人家里,难免打扰到主家人休息。出于对主人的尊重,还是分床睡觉吧!

      三、风水习惯

      这要结合《周易》来解释,阴和阳是组成家庭的基本,故若夫妻两个人去亲友家里同床而卧的话,就好似在主人的家里又组建了一个家庭,就有鸠占鹊巢的意味。因此从周易的角度来说,夫妻去他人家中住宿,同床而眠是会让主人有不悦的行为。

      四、风俗习惯

      当客人来自己家里住宿时,如果是在农村,夫妻的话就要分床睡,相同性别的住在一个屋里。时间长了,就成了风俗习惯,一直流传下来。入乡随俗就是这个理,而嫁出去的女儿相当于是外人,回娘家拜年时也要尊重主家的习俗。

      其实大部分出嫁的姑娘也只是过年假期才能回娘家团圆,所以丈夫更需要在生活细节上对妻子多一些体贴,理解与包容。在当地就遵守当地的风俗,既是对村里人的尊重,也是对老丈人及妻子的尊重。女子带丈夫回娘家,也要提前把习俗告诉丈夫,以免闹出笑话。

      大年初二回娘家,这规矩到底是怎么来的?过年这事儿,咱们中国人从古到今都讲究个“规矩”,尤其是嫁出去的姑娘,什么时候回娘家都有讲究。您可能纳闷:为啥除夕夜和大年初一,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偏偏得等到大年初二?其实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个“人情世故”的问题。咱中国人都爱讲个“团圆”,特别是除夕这天,全家老小围坐一桌吃顿年夜饭,那叫一个热闹。但是,嫁出去的闺女呢?

      对不起,你的团圆饭得在婆家吃。为啥?因为咱老话说得好:“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话听着挺扎心,但在古代那会儿,女儿出嫁了,地位就跟“外人”差不多了。您过年要是除夕夜就跑回娘家,婆婆脸上挂不住,心里自然不高兴。毕竟这可是全家团圆的大日子,你不在婆家好好伺候着,还往娘家跑,这不是摆明了告诉全世界“您对婆家没感情”吗?

      再者说了,大年初一这天,讲究的是“拜年”。这一天,婆家亲戚都要来走动,您这个媳妇作为“主场选手”,不得好吃好喝伺候着?您要是大早上跑回娘家了,婆家人一来,家里没人接待,那这年还怎么过?所以,初一回娘家这事儿在古代那简直是大忌。您不把婆家放在眼里,婆婆回头就能给您穿小鞋,让你您连过年都过不好。

      说到这儿,您可能觉得这规矩忒不讲人情了,毕竟女儿也是爹妈的心头肉,凭啥不能随时回家?这习俗的来历,还得从朱元璋的闺女——安庆公主说起。这位公主嫁了个小都尉,可她嫌弃丈夫家,太穷穷困潦倒了,成天赖在皇宫不走。连除夕夜都不想回婆家,气得她妈妈马皇后忍不了了,专门跟她说:“姑娘啊!今天可是团圆夜,你不回去,你婆婆能高兴吗?人家心里虽然不说,但肯定会记仇的。你要是回去,一家人其乐融融,婆婆还能挑你啥毛病?”安庆公主一听,心不甘情不愿回去了。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她又溜回皇宫了。这回朱元璋气坏了,可是坐不住了,直接把女儿臭骂了一顿:“你这也太不像话了!连个年都不给婆婆拜,就知道往娘家跑。今天赶紧回去,大年初二再来!”就这么着,“大年初二回娘家”的规矩算是定下来了。

      朱元璋还特意写了副对联,教育天下媳妇:上联“羊跪乳”,下联“媳敬婆”,横批“天经地义”。啧啧,这皇帝管家事,也是操碎了心。当然了,这规矩背后还有个更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古代女人的地位实在太低了。那时候的男人都觉得,媳妇就是家里伺候公婆的。除夕、初一这么重要的日子,媳妇要是敢不在家,公婆非得气得吃不下饭不可。

      所以,古代女人想回娘家,就只能等到稍微“闲”一点的大年初二。这个时候,婆家忙完了,媳妇回趟娘家也没人拦着,还能顺带把婆家的面子给顾全了。就这样,初二回娘家的习俗代代相传,成了个“天经地义”的规矩。不过话说回来,时代在变,这些老习俗也在慢慢松动。现在讲究男女平等,谁家父母不疼闺女啊!你要是过年想回娘家,大多数人也不会拦着了。

      毕竟,过年图的就是个开心团圆,哪天回娘家都无所谓。只要日子过得舒心,规矩嘛,能变通就变通点!


声明视频和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投稿须知

1.作者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严禁抄袭、搬文,著作权归其本人,文责自负。如已在其他平台发布,请提前予以告知。

2.无论赞赏多少,赞赏的70%返还作者和诵读者(作者40%,诵读者30%。如有多位作者,赞赏均分);30%用于平台的维护。作品发布20天后予以结算。

3.文字/音频/视频投稿:

邮箱:565957279@qq.com.

微信:HYHNHX521

谢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琴韵笙箫
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