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WINTER
1
新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于1月5日至11日应邀访问纳米比亚、刚果(布)、乍得、尼日利亚。这也是中国外长连续35年年初首访非洲。
来源:外交部官网
2
纳米比亚简介
【国名】纳米比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Namibia)。
【面积】824,269平方公里。
【人口】302万(2023年)。88%为黑人,白人和有色人约占总人口的12%。奥万博族是最大的民族,占总人口的50%。其他主要民族有:卡万戈、达马拉、赫雷罗以及卡普里维、纳马、布须曼、雷霍伯特和茨瓦纳族。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阿非利卡语、德语和广雅语、纳马语及赫雷罗语。90%的居民信仰基督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
【首都】温得和克(Windhoek),人口48.06万(2023年),年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0℃。
【国家元首】总统南戈洛·姆本巴(Nangolo Mbumba),2024年2月接替因病逝世的哈格·根哥布(HageGeingob)担任总统。
2023年纳主要经济数据如下(数据来源:纳米比亚统计局、《伦敦经济季评》、世界银行等):
国内生产总值:123.49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4086美元
经济增长率:4.2%
通货膨胀率:5.9%
外债总额:83亿美元
外汇储备:27.8亿美元
汇率:1美元≈18.45纳元
【资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素有“战略金属储备库”之称。主要矿藏有:钻石、铀、铜、铅、锌、金等。
【工矿业】制造企业约300家,90%以上为小规模私人企业,主要行业有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皮革加工、木材加工和建材化工等。矿业是纳传统支柱产业之一 ,每年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达10%,矿产品90%出口,主要生产氧化铀、钻石、黄金等。2023年,纳米比亚铀产量8200吨。纳是重要钻石供应国。近年来,纳钻石销售市场扩大,主要销往中东和日本等地。
【农牧渔业】纳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农业吸纳了纳65%的劳动力。种植业较落后。全国可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高粱和小米等。由于雨量稀少,土地贫瘠,农作物产出率低且不稳定,粮食不能自给。目前70%的粮食依靠进口,主要来自南非。政府正在推行“绿色农业计划”,力求增加粮食产量。畜牧业较发达,85%的可耕地被用来发展畜牧业,收入占农牧业总收入的76%,以养牛、羊为主,牛存栏280万头,羊400万只,大部分出口南非和欧洲。所产紫羔羊皮驰名世界。纳渔业资源丰富,年捕捞量在50万至80万吨,位居非洲第三位、全球第30位,主产鳕鱼、金枪鱼、沙丁鱼、荚鱼、龙虾和蟹,其中90%供出口。
【旅游业】旅游业较发达,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海滩、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点集中在北部和南部地区,其中北部的埃托沙公园闻名世界。1997年,纳成为世界旅游组织成员。纳发展旅游业条件优越,主要有地形地貌丰富多彩,生物多样化特点突出,注重生态保护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等。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较发达。主要国际空港有3个,分别为霍齐亚·库塔科国际机场(又名温得和克国际机场)、沃尔维斯湾机场和基特曼斯胡普机场。
【财政金融】纳是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和兰特货币区成员国。财政金融大权集中于中央,90%财政收入源于税收。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所得收入占每年财政收入的20%~30%。
【对外贸易】主要出口矿产品、渔产品、畜牧产品及初级加工产品,其中矿产品出口(除钻石)占出口额的31%,钻石占24%。经济对进口依赖性强,绝大部分生产、生活资料需要进口。接近90%的进口商品来自南非。主要出口市场为南非、英国、美国等。
资料来源:外交部官网
3
纳米比亚铀矿
过去十年间,纳米比亚的铀产量增长了25%。2018年,纳米比亚的铀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0%,是全球第四大铀生产国,仅次于哈萨克斯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纳米比亚的铀产业繁荣得益于中国的投资,这些投资促成了胡沙卜(Husab)矿场的建立,并提高了罗斯林(Rössing)矿场的铀产量。中国的长期投资政策与纳米比亚政府将矿产资源开发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的政策,为这些投资提供了合理依据。
纳米比亚拥有良好的矿业环境。该国以政治和经济稳定、基础设施完善而著称,其中包括沃尔维斯湾海港和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这些优势,加上相对较低的矿业税费和适度的监管措施,为外国投资者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由于铀被归类为战略矿产,纳米比亚的相关法规正在发生变化。为了保障国家对矿山的所有权,国有埃潘盖洛(Epangelo)矿业公司目前持有一些勘探和采矿权。但目前,埃潘盖洛矿业公司面临资金能力有限的挑战。与埃潘盖洛矿业公司在胡沙卜矿场所持股份相关的贷款问题令人担忧,纳米比亚对华债务上升同样令人担忧,目前该债务约占纳米比亚外债的10%。当前,由于预期铀价上涨,新一轮的铀热潮已被触发。这一趋势始于拜登的清洁能源计划,以及2021年3月中国发布的新五年计划,该计划确认了中国在核能等清洁能源领域的追求。
4
我国投资
尽管自福岛事故以来铀市场一直低迷,但纳米比亚的铀产业却一直在增长。这一矛盾现象可以通过中国投资的流入来解释,这些投资使得胡沙卜矿场得以建立,也让罗斯林和兰格·海因里希矿场能够继续生产。罗斯林矿场曾面临因矿石储量下降以及福岛灾难后失去日本这一最大买家而提前关闭的威胁。由于当时大宗商品价格低迷以及铀市场前景黯淡,特科普杰矿场和兰格·海因里希矿场分别于2012年和2018年转为停产保养状态。此外,勘探和矿山开发支出从2015年的1000万美元下降到2018年的370万美元。
纳米比亚的铀产业目前主要由中国国有企业拥有和控制,这也是中国在纳米比亚的最大投资。纳米比亚总统哈格·盖因加布对中国投资感到自豪,他曾带领两位非洲同行参观胡沙卜矿场:2015年8月带领赞比亚总统埃德加·伦古,以及2016年3月带领马里总统易卜拉欣·布巴卡尔·凯塔。
中国收购纳米比亚铀矿资产始于2012年,当时香港金牛座矿业有限公司收购了胡沙卜矿场运营商斯瓦科普铀业90%的股份。胡沙卜铀矿场是中国在纳米比亚的最大投资,耗资46亿美元,也是中国政府在非洲最大的单一矿业投资之一。对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CGNPC)而言,这是一项重要投资,为其提供了约70%的国外铀供应总量。
结
语
WINTER
北京通文达意翻译公司祝大家阅读愉快!
中富达同
往
期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