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美术史研究新视野 | 巫鸿编著《中国材质艺术:材料与谱系》

文摘   2024-12-15 09:46   辽宁  

微店:森雅艺术馆

微信视频号:森雅艺术馆

小红书:森雅艺术

孔夫子:森雅艺术

INSTAGRAM:senya_gallery



材料与谱系 “中国材质艺术”第三辑 
巫鸿 编著

继前两辑《艺术与物性》《礼仪与奉献》取得广泛好评后,近日,“中国材质艺术”第三辑《材料与谱系》最新出版,巫鸿、邓淑苹、钱存训、许彤、瑞秋·黎万科等学者共同深入研究。书中‍涵盖从古到今的广阔幅度,在增加材料种类的同时,引入更多的研究角度和观念。内容包含对中国玉文化沿革的探索、对中国“青铜时代”实质意义的思考、墨的制作和鉴赏、宣石在紫禁城中的使用、以及当代艺术家蔡国强使用火药媒材制作的作品和创作过程。


目  录

001 前 言

007 巫鸿 什么是中国的“青铜时代”?

037 邓淑苹 中国玉文化的材质与谱系:商至清

133 钱存训 中国墨的制作和鉴赏

159 许彤 “俨如雪山”:宣石及其在紫禁城宁寿宫中的使用

219 瑞秋·黎万科 熵之悖论:蔡国强的艺术媒材与创作过程

247 图版目录




前  言

近年西方人文领域中引人注目的一篇文章,是英国人类学家蒂姆·英戈尔德(Tim Ingold)写的《材料对抗材料性》(Materials Against Materiality)。作者在文章起始处指出了一个在他看来颇为奇怪的现象:“人类学和考古学领域里越来越多的出版物都在谈论‘材料性’(materiality,也译为“物质性”)和物质文化,但对‘材料’本身却不置一词。”他随即说明他所说的“材料”(materials)指那些真正构成物件的东西,如陶、釉、玻璃、珐琅、铜和铜合金、铁和钢、金、银、铅、汞、石、木、纤维、线、皮革、角、骨、象牙、染料、颜料、油漆、黏合剂等等。这些材料在人类从古至今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在当下出版的众多以“材料性”为题的书籍和论文中却没有位置。这些书籍和论文的著者“对匠人和制造人手中的实实在在的材料并无兴趣,而是希望和哲学家与理论家的抽象思考打交道。对他们说来,要理解‘材料性’,似乎必须尽可能地远离真实‘材料’”。英戈尔德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希望扭转这个潮流,促使学者离开对物质的抽象思考,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对真实材料属性的观察和研究上去。

可以说,这也是编辑出版“中国材质艺术”系列的目的。我们希望艺术史家和考古学家能够把目光和心思放在构成艺术品与其他作品的真实材料上,通过发掘它们的属性和应用,讲述它们所隐含的有关中国文化和艺术创造的真实故事。在这个意义上,本系列推出的“材质”概念,对美术史研究的意义可说是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编者在前两辑的前言中提出,“材质”同时指涉着“材”和“质”:前者是制作艺术品和建筑物的物质材料(material),后者意味着不同材料在意识形态和审美层次上的“质量”(quality)。这个概念因此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一方面引导我们探究艺术创作中对物质材料的选择标准和使用方式,同时也促使我们思考这些材料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宗教、政治、性别和思想上的含义。因此在微观层面上,“材质”概念促使研究者重新考量具体艺术作品的媒材、制作和承载意义的方式,探索不同艺术门类如何在物性的层次上与经济、文化、思想、技术、宗教发生互动。从宏观的角度看,这个概念引导研究者反思当下流行的一些社会学和艺术史理论,在考古实物的基础上思考特定物质与人类文明——包括艺术——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继续前两辑的惯例,本辑也涵盖了从古到今的广阔幅度,一方面不断增加讨论的材料种类,一方面引入更多的研究角度和观念。前两辑中的文章讨论了史前礼器的特殊材质和技术、早期玉器的原料和渊源、三代时期对绿松石的开发和运用、满城汉墓对不同材料的选择及其象征意义、中古佛像选取的不同材料、不同时期的玻璃制品及其变化的材质含义、“窑变”所反映的瓷器的特殊材质性、“发绣”的种类及功能、对一座清代宫廷纯铜建筑物的讨论、当代中国艺术中的“材质艺术”潮流,以及艺术家宋冬以“水”为材料进行的艺术实验。本辑则包含了对中国玉文化沿革的继续探索、对中国“青铜时代”实质意义的思考、墨的制作和鉴赏、宣石在紫禁城中的使用,以及当代艺术家蔡国强使用火药媒材制作的作品和创作过程。


以下对这几篇文章进行简单介绍。

延续第一辑中《“材质”与中国艺术的起源》的思路,巫鸿在《什么是中国的“青铜时代”?》一文中继续阐释中国古代文明与特殊材质的关系。中国古人创造了古代世界上最精美的青铜器,但为什么没有把这种新技术和材料运用到经济生产中去,而是将之完全用来制造礼器和武器?通过质问古代世界中是否存在普世意义上的“青铜时代”,这篇文章在宏观层面上反思了“三个时代”(即石器、青铜、铁器时代)的流行理论,打破了从生产工具进化论角度所做的对“青铜时代”的一般性解释,以发掘青铜材质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真实作用。

邓淑苹的《中国玉文化的材质与谱系:商至清》一文,延续了她在第二辑中的《中国玉文化的材质与谱系:远古至夏》。继续立足于大量考古资料和美术馆藏品,作者把对具体器物的细致分析结合宽广的历史视野,系统探讨了中国玉文化在数千年里的发展——从三代以降不断增强的东西文化艺术融合,到南北朝以后愈演愈烈的中外交流对玉器发展的影响,再到唐、宋之后不断强化的南北方经济文化互动。正如作者在结论中所说,她所叙述的“不只是中国玉文化的发展轨迹,也是中国文化的演变脉络”。

《中国墨的制作和鉴赏》一文是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原馆长钱存训先生的遗作,反映出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湛理解。墨的制作在中国有着漫长的历史,对中国文明的贡献与纸张、印刷术鼎足而三。墨不仅用于书写,而且具有艺术的品质及收藏价值,向为文人学士和收藏家重视。名墨价格等同黄金,历代记述墨的专书也为数甚多。此文从大处入手,把中国与其他古代文明中的墨进行比较以显示中国墨文化的独特性质,继而追溯墨在中国的起源和早期样品,细致分析不同种类的中国墨的色泽和成分,以及制作的方法和技术程序。文章条分缕晰、引证翔实,为读者提供了一篇理解中国墨文化的引路文献。

如果说青铜、玉、墨都是中国文化中的“基础材质”,其功能和意义超越了特定的社会阶层和历史阶段,“宣石”则是相对特殊的一种材质,对它的欣赏和提倡反映了特殊时期中特殊人物的审美爱好。虽然比起太湖石、灵璧石、英石等名石来说相对晚近和低调,这种特殊的“赏石”却获得了清代乾隆皇帝的偏爱,被引入宫廷,纳入为其精心设计的私人空间。在《“俨如雪山”:宣石及其在紫禁城宁寿宫中的使用》一文中,许彤首先介绍了宣石的性状与历史,然后聚焦于紫禁城内宁寿宫中的养性殿香雪与颐和轩随安室两处空间,通过细致观察在那里完整保存的宣石场景分析其隐含的审美寓意以及宣石与绘画的组合陈设,为理解乾隆的趣味以及清宫建筑和艺术提供了一份相当深入完整的个案研究。

与上辑中有关宋冬的当代艺术实践的讨论相同,本辑的最后一篇文章也和第一辑中的综论性讨论——《当代中国艺术中的“材质艺术”》——相互呼应,提供了理解这类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精彩个案。作者瑞秋·黎万科是美国盖蒂研究所(Getty Research Institute)专门从事艺术材质研究的专家,在和蔡国强的合作过程中,对后者长期使用的火药材料产生了深度兴趣,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写就了这篇题为《熵之悖论:蔡国强的艺术媒材与创作过程》的文章。她的专业知识使她超越了艺术评论的一般眼光,对艺术家使用的不同种类火药及其物质载体、制作过程和视觉效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解读,最后上升到美学层次,提出“艺术家与媒材的关系,是一支舞、一场对话,有时又是调皮的角力——艺术家渴望将媒材的使用延伸到可以想见的范围之外,并在一定程度上加以驯服,虽然火药无法控制的特性或许是最令他着迷的一点”。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森雅艺术(Senya Art Gallery)是一家在线艺术书店和设计工作室。致力于推广全球优质文化艺术图书,原创艺术品及衍生品销售,并承接各类艺术设计项目。


我们拥有专业选书与设计团队,提供专业化与个性化服务,为客户提供绘画、当代艺术、摄影、设计、文化等品类书籍,艺术品与文化艺术类书籍选购/预订及设计服务欢迎与我们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

收藏《材料与谱系》原版摄影集

SENYA STUDIO
美育代宗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