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文摘   2024-11-23 21:10   江西  

杨震拒金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廉洁文化中的一个典范,它不仅体现了杨震个人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清廉政治的追求。




杨震,字伯起,东汉时期弘农华阴(今陕西省潼关县)人。他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是名震一时的大才子。杨震早年热衷教育事业,20岁以后一心一意自费开设学堂教授学生,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


他教学有方,名气大、学生多,被人们尊称为“关西孔子”。杨震在家乡办学一办就是30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在被大将军邓骘招募时,杨震已到知天命之年。被招募后不久,杨震便被推荐为茂才,先后担任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直到汉安帝延光二年担任太尉,掌管国家军事大权。他的一生刚正不阿,勤勉清廉。



杨震在赴任东莱太守的途中,经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他之前在荆州刺史任内举荐的官员。王密为了感谢杨震的知遇之恩,特意在夜晚携带十斤黄金前来拜访。


王密认为夜深人静,无人知晓,但杨震却严词拒绝,并提出了著名的“四知拒金”理论:“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后非常惭愧,带着金子离开了。



杨震不仅自身清廉正直,而且注重家庭教育和家风传承。他告诫后人,让后世人都称子孙为“清白吏”是最宝贵的财富。他的子孙们与平民百姓一样,蔬食步行,生活十分简朴。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让后世人都称他们为‘清白吏’子孙,这样的遗产,难道不丰厚吗!”。



杨震的“四知拒金”故事,流传至今,影响很大,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他的清廉自律确实给后代树立了榜样,其儿子、孙子、曾孙子都做过太尉,被世人称为“一门四太尉”。


清人薛瑄曾赋诗一首,称赞杨震:“人间无处不天公,却笑黄金馈夜中。千载四知台下过,马头犹自起清风。”。



杨震的故事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坚守廉洁自律的原则,不为私利所动。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尤为重要,它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是社会公正和法治的基石。


杨震拒金的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廉洁自律的典范,它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廉洁是为官之本,也是为人之本。杨震的一生,是对清廉、正直、公正的不懈追求,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我们学习和效仿的楷模。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银财宝,而是清白的名声和正直的品格。这些无形的财富,才是留给子孙最宝贵的遗产。


这个故事我听过,在电视上看到过,但是具体的人对不上。今天才对上。


这个故事不错,任何一个当官的都应该好好学习。这样社会才会更和谐。


据说传教士给了很多金子给徐光启,这就是一个反面典型了,太可怕了,把华夏带入深渊,到今天也没有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