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财政厅正式发布《关于推进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的工作方案》,全面部署推进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工作。
《方案》围绕数据资产的识别、确权、质量提升、运营增值及安全合规管理,明确了浙江省推进数据资产化的路径和实践重点。结合财政部《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所提要点的过程深度解读:
工作要点:《方案》强调,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应全面清查内部数据资源,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梳理和分类,形成数据资产目录。例如,通过清查公共治理数据、企业交易数据等,挖掘具有高价值的资源,逐步建立系统化的台账管理机制。
解读:浙江省的工作方案提出将数据资源的汇集和治理作为基础工作,要求财政部门依托预算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资产台账的动态更新,确保数据全貌清晰,为后续确权、评估和运营奠定基础。这类似电商企业通过用户行为数据挖掘高价值数据资产的方式,有助于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在数字治理中的高效管理。
工作要点:《方案》提出建立规范的数据资产确权机制,结合数据产生过程、贡献度及经济价值等要素,明确数据资产归属,并通过专业化评估模型量化其价值,为交易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解读:在试点方案中,浙江将探索利用财政预算管理系统对公共数据资产进行确权,并为符合条件的资产颁发数据资产证书。比如,金融机构对客户信用数据的评估方法,同样适用于地方财政部门在对数据资产进行确权时,结合法律法规及实际应用场景提升确权与评估的科学性。
工作要点:《方案》明确通过数据清洗、标准化处理等方式提升数据质量,完善数据治理体系,确保数据在业务应用与市场交易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一致性。
解读:数据质量是数据资产化的重要基石。浙江强调建立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治理体系,包括数据标准、数据安全与架构管理。这一措施在医疗、教育等行业尤为重要。例如,通过治理患者病历数据,提升其在研究与临床决策中的应用效果,从而增强数据资产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工作要点:《方案》鼓励通过市场化机制运营数据资产,探索创新性的数据产品与服务。推动数据共享与流通,支持多种形式的交易与合作,实现数据资产的价值增值。
解读:浙江的试点方案提出建立完善的数据交易机制和价格形成模式,支持基于场内交易的透明化运作。类似互联网广告企业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开发精准广告平台,浙江鼓励通过数据挖掘和市场推广,将数据资产转化为经济效益,特别是在金融、医疗和交通等数据富集行业发挥更大价值。
工作要点:《方案》强调,数据资产管理必须以安全与合规为底线,建立健全安全防护体系,采用加密、脱敏等技术手段,同时严格遵守数据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解读:浙江在试点方案中提出,需强化数据资产安全责任,特别是在跨境数据传输、授权运营等环节,确保合规性。这一要求对具有大量敏感数据的政府部门尤为重要。例如,在数据授权运营过程中,浙江将探索零信任安全机制和动态调整授权模式,确保数据运营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作为全国首个提出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的省份,浙江省通过明确数据资产识别、确权、质量治理、运营增值和安全管理的关键任务,为全国树立了标杆。《方案》不仅在制度层面提供了方向,更通过实践探索和试点推动,力求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这一切都将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和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来源:数字菁 英网整理
审核:全域数字化转型
以上数字菁英培训基地课程
数字菁英网为百万数字中国的设计者和建设者服务,下有数据x全域数字化转型、全域数字化转型、数字菁英社、首席数据官GovCDO、数据管理圈GovCDO、数据质量万里行等,服务公共数据、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数字乡村等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