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形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的载体。福州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据现代考古发现,早在五千多年前,在今日闽江两岸就栖息着福州人的先祖——闽越人,“以渔猎山伐为业”。
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无论是生生不息的闽越先民,还是千里跋涉迁徙而至的中原人,一代又一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使福州以海滨邹鲁、文化名城享誉神州大地。
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福州市民政局梳理福州市下辖各县(市、区)的地名由来及文化内涵,供读者学习参考。
鼓楼区
鼓楼区地处福州市城区西北部,闽江下游冲积平原“福州盆地”的中心。现为福建省及福州市人民政府驻地。
唐宋时期福州城中心建有谯楼,宋熙宁二年(1069年),郡守程师孟在楼上建造铜壶滴漏用于计时,以鼓报时,以角传更,称“鼓楼”。从宋到清,“鼓楼”历五次大火焚毁,一次强台风袭击而倒塌,每次毁坏后都进行修复重建,报时传统一直延续不变。民国间,楼上仍置有一架古钟。因其重要性和标志性,《闽都记》称之为“全闽第一楼”,周边地区也因此被称作鼓楼。
这里又曾是福州府(市)及闽县、侯官两县县治所在,有“八闽首府”之称。民国2年(1913年)闽县、侯官两县合并为闽侯县。民国35年(1946年)福州市政府成立,境内析置出鼓楼、大根两个市辖区。1956年大根、鼓楼两区合并,1968年更名为“红卫区”,1978年恢复为“鼓楼区”。
台江区
台江区地处福州城的南面,闽江下游北港北岸,素有“黄金宝地”之称。
唐代,台江地区分属闽县、侯官县治。官府在台江地区置乌石乡,人口渐见增加,以农、渔业为主,兼有简单的手工业生产的自给自足经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王审知在福州筑“夹城”,其城南宁越门在今南门兜。于是,“登南城翘望,有台(指越王台、钓龙台)临江”,“台江”、“南台”由此得名。北宋开宝七年(974年),福州增筑城墙,向东南方向扩展,称“外城”,其合沙门扩至今茶亭街洗马桥附近。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3年),闽江泥沙冲积,南部楞岩洲(一说楞严洲,今中亭街一带)从水域中拓为洲地。此后,东南部之瀛洲(含鸭姆洲、佬药洲、鳌峰洲),南部之苍霞洲,西南部之帮洲,西部之义洲、洋中亭,亦开始陆续从水中外拓,台江陆域逐渐形成。台江地势中部丘陵地稍高,四周低倾,尤其以泥沙冲积成陆的南部、东南部、西南部、西部平原地势更低。民国2年(1913年),台江地区隶闽侯县治。民国35年(1946年)属福州市治,建置为台江区、小桥区。1956年4月,两区合并为台江区。
晋安区
晋安区地处福州市区东北部,前身为福州市郊区的一部分,1996年1月行政区划调整时正式命名为“晋安区”。
《辞海》解释:“晋安:郡名,晋太康三年(282年)分建安郡置,治所在侯官(今福州市)。”晋武帝司马炎析出建安郡东部和南部之地,增立新郡,以国号“晋”冠之,称为“晋安郡”。
宋代开宝七年(974年)筑福州外城时,人工开凿了一条护城河,河上有一座小桥,原为城门的吊桥,后改为固定的木桥,宋元祐年间由东岳庙道士颜象环改建为石桥,被称为“乐游桥”。1948年,海军耆老萨镇冰主持重修此桥,并在桥柱上正式署名“晋安桥”以纪念“晋安晚晴社”,桥下河流因桥得名为“晋安河”。20世纪90年代,福州郊区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以“晋安河”为鼓楼区和新设立市辖区的分界线,新的市辖区因河命名为“晋安区”。
仓山区
仓山区地处福州城区南部,辖整个南台岛,四面临江。仓山古称藤山,民国37年蔡人奇《藤山志》载:“藤山,古名瓜藤山。在昔土人垦地,辄得红色土瓜,瓜有藤,以是而得名。”明洪武年间山北麓始建盐仓,该地俗称盐仓前,藤山遂通称仓前山,简称仓山,区名由此而来。
唐代仓山隶属闽县及侯官县,宋代至明中期分属于闽县和怀安县。明万历八年(1580年)怀安县并入侯官县,仓山境域以龙峰山和望北台为界,以东属闽县,以西属侯官县。民国35年(1946年)福州市国民政府成立,同时成立仓山区公所。1968年9月,仓山区更名为朝阳区,同时成立革命委员会。1978年4月,朝阳区复名仓山区。
烟台山为仓山区重要地理标志,《藤山志》记载:“自元末迄清初,中州设有炮台炮城。因于隔江藤峰绝顶设立烟墩,以为报警之用。遂名其山曰烟台山。”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外国势力开始涌入福州。烟台山因地理位置优越,成为各国领事馆、教堂、洋行、学校的首选地点。如今的烟台山还保存有一百多处近现代历史建筑,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如今经过修复和重建,已成为集文化、休闲、旅游和商贸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马尾区
马尾区地处福州市城区东南部,位于闽江下游北岸,东北部以山地为主,南部由闽江河流冲积形成平原,背山、面水、临海,山清水秀。
马尾地名源自闽江下游的马江(又称“马头江”),明万历年间所修的《福州府志》记述:“闽东界有江曰马头,在城东南五十里,闽县之极南界。纳西北众流于海,风涛凶涌,中有巨石焉,如马首状,随潮隐见,舟行必戒避之,故名”。状如马首,此处水流湍急,时有覆舟。明代郑和下西洋船队,曾在礁上设置灯塔,消除航行患害。围绕着石马的传说,浮礁的马尾巴指向的闽江北岸中岐一带逐渐被称作“马尾”。1951年设马尾镇人民政府,属闽侯县第三区公所。1982年设马尾区。
马尾自古就是福州的水上门户,傍水而生,依水而兴。清同治五年(1866年)几经考察勘探,因水深土实,被定为创办船政的官界地,兴建船厂、学堂等,成为了中国近代工业、近代军事和科技教育乃至近代海军的摇篮。
长乐区
长乐地处福州东部,闽江口南岸,别称“吴航”,简称“航”。《闽中记》有载:“地名长乐,居者安之。”《福建通志》载:“取长安乐之义。”
唐武德六年(623年),分闽县南部地,设新宁县,取《书》“宅新邑,宁厥止”之义,县治在敦素里平川(在今古槐镇)。同年,改称长乐县。明郑世威《前筑城记》有载:“长乐,即古新宁。”长乐建县至今已1400年。
长乐曾是福州的古名,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于福州称帝,升福州为长乐府,长乐县改为侯官县,隶属长乐府。清泰二年(935年),县复旧名。后晋天福六年(941年),改名安昌县。翌年,复旧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省设8个专区,长乐县属闽侯专区。1994年2月18日,长乐撤县设市,称长乐市。2017年7月18日,长乐撤市设区,现为“长乐区”。
据《八闽通志》记载:“吴王夫差尝于此造,即古吴航头也。”明崇祯《长乐县志》记载:“俗称吴航,则相传吴夫差造船于此云。”因此长乐又被称为“吴航”或“吴航头”。
闽侯县
闽侯县地处福建省东部,福州市西南侧,位于闽江下游两岸,呈月牙形拱卫省城。民国2年(1913年),闽县和侯官县合并,取两县首字定名闽侯县,闽侯由此而得名。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汉封无诸为“闽越王”,建都于冶山(今福州市屏山东),闽侯境地属闽越国。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闽越叛乱,为汉所灭,迁闽越国臣民于江淮,至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福建地域不设治。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闽越国遗民自立冶县(今福州冶山旧址),这是福建政区建置上最早出现的一个县。汉时朝廷派东部督尉属下一员侯官镇守其地。东汉建安元年(196年),以官名“侯官”作为县名,冶县改称侯官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侯官县东部地置原丰县。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原丰县与侯官县合并,称东部侯官。隋开皇九年(589年),东部侯官改称原丰县。开皇十二年(592年),原丰县改为闽县,始有闽县。此后侯官数次从闽县析出,又数次并入。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闽县9乡置怀安县,至明万历八年(1580年),怀安县并入侯官县。此后闽县、侯官县并存格局基本稳定。
民国元年(1912年),闽县、侯官县合并为闽候府。民国二年(1913年)3月,闽县、侯官县合并为闽侯县。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0月,闽侯县更名为林森县。1950年,林森县复名“闽侯县”。
连江县
连江县地处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口北岸,东与马祖列岛一衣带水,西傍省会福州,南扼闽江入海口,北控闽浙通衢。
西晋泰始间(公元265-274年)设温麻镇于城东伏沙(今敖江镇白沙社区)。明弘治《八闽通志》记载:“温麻,晋以温麻船屯置县,因名。”温麻船屯是三国时期东吴江南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与横屿船屯(浙江)、番禺船屯(广州)并称。晋太康三年(282年)始设温麻县,为福建省较早成立的县份之一。设立之初,温麻县辖区包括现宁德市大部及政和、连江、罗源,从闽江口连江沿海向北一直到闽浙交界。隋大业三年(607年)并入闽县。唐武德六年(623年)从闽县析出重置温麻县,同年改名连江县,“以县治连接江水故名”(宋《三山志》),县名沿用至今。唐天宝元年(742年),县治从伏沙迁移今城关,因城域形似展翅凤凰,故又名“凤城”。
连江海洋产业发展迅速,是全省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县,有着“中国鱼丸之乡”“中国海带之乡”“中国鲍鱼之乡”的美誉。
罗源县
罗源县,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南邻连江县,西南接福州市晋安区、闽侯县,西北接古田县,北接宁德市,东隔海与霞浦东冲半岛相望。
罗源夏商属扬州,周属七闽地,秦属闽中郡,西汉为冶县地,东汉为侯官地,晋属温麻地(道光《新修罗源县志》载:或曰罗江县),隋属闽县。唐大中元年(847年),析连江县地置罗源场。咸通二年(861年),号永贞镇。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镇为县,属长乐府。宋天禧五年(1021年),为避皇太子赵祯(即宋仁宗)名讳,永贞县改称永昌县。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改永昌县为罗源县,沿用至今。
据宋《三山志》记载:“罗源,溪名,亦姓也”。城区有三溪。一为北溪,源发蒋山,至四明桥接金钟潭,逐与南溪分支入可溪,过资寿坂,汇小西门众水入水关。二为中溪,即南溪支流,自南庄潭分入西水关,穿市心,过塔兜、米行下,出南水关,与南溪汇。三为南溪,源于蒋山,至尖山王才桥接水鼓下流,逾白塔,下四明桥,接金钟潭,直下南庄潭,环城穿东汇中溪、北溪之水,过南陈桥,旋转九曲达五里渡入海。三溪绕城本出一源,故邑有“罗川”之号。罗源建县时有徐、木、罗、源、卓、丁、周、欧、陈、谢、夏、倪、章、石、符、阳、雷、蓝、钟等姓,取罗、源二姓为名。
闽清县
闽清县,位于福建中东部,闽江中下游,东邻闽侯县,东南与南部接永泰县,西毗尤溪县和南平市延平区,西北和北部连古田县。
唐贞元年间(785年),观察使王翃请析侯官县西乡十里置梅溪场。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升场为县,因梅溪与闽江汇合,江水浊、溪水清,遂定名闽清县(《三山志》)。又因古时梅溪沿岸多梅花,故闽清简称为“梅”,闽清县城亦取名为“梅城”。
闽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置县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涌现出“梅溪二陈先生”的理学家陈祥道、音乐家陈旸两兄弟,集诗人、书画家、道教南宗五祖于一身的白玉蟾,近代爱国侨领黄乃裳,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等名人志士。有全国单幢面积最大的古民居“宏琳厝”,“世界稀有、中华之最”的黄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八闽岳祖”白岩山等人文自然景观。
永泰县
永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福州市西南部,东邻闽侯、福清,西界德化、尤溪,南连涵江、仙游,北接闽清。曾用名永福,简称樟,雅称永阳。
永泰在公元765年1月至766年11月期间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唐永泰二年(766年)节度使李承昭划侯官县西部和尤溪县东部,各析一乡,设立永泰县。宋崇宁元年(1102年)因避哲宗陵讳曾改名永福县,元、明、清一直沿用。1914年因与广西永福县同名,复名永泰县,因境内广植樟树,简称“樟”。又因位于大樟溪之北,水之北为“阳”,别称“永阳”。
永泰是“福建省最佳旅游目的地”“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生态县”“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永泰山水曾被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赞誉为“藏在深闺人未识,撩开面纱惊八闽”的绝妙佳境,有青云山、中国云顶、天门山、百漈沟、欧乐堡海洋世界5个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以及永泰庄寨建筑群。
福清市
福清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处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和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南翼,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称。
福清建县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武后)圣历二年(699年)析长乐县东南八乡置万安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名福唐县。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改名永昌县。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名福唐县。长兴四年(闽龙启元年,933年)根据“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会于治所”一语中“永福”、“清源”各取一字,改福唐县为福清县,福清二字便始于此。
福清于1949年8月16日解放,仍设县。1990年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福清县建制,设立福清市。
福清别称“玉融”,简称“融”,因县城正南有座玉融山而得名,宋林栗《福清图经总叙》中记述:“福清县治,前对玉融峰,环揖诸山,豪隽秀媚,可喜可愕”明王一言《重建福清邑堂记》中记述:“福清县堂是枕鹫峰而案玉融”。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