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一吵架,孩子秒变“懂事”?

文摘   2024-11-23 20:54   北京  


一个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里,孩子的沉默,隐忍,恐惧以及讨好,在麻木的大人眼里便是“懂事”。


前几天和朋友带着小孩一起去公园,说起自己有天和老公在家因为小事争吵了起来,孩子的反应让她欣慰和震惊...


看着小姑娘自己乖巧的在一旁玩,我和朋友闲聊,她跟我说着女儿的模范事迹。


“前两天我和老公吵了几句嘴,她立刻就察觉出来了,你猜她怎么着?”


“吓哭了?”


“才没有,她跑到中间来,说要给我们表演在幼儿园里新学的舞蹈,你说是不是贴心懂事?要不说还是得生女儿...”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笑了笑。



这样“懂事”的孩子说实话我一点也不陌生,因为我自己就是。


小时候,每次爸爸妈妈吵架,我都会很害怕,也很内疚,觉得问题出在我自己的身上。


发现跟着哭和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别吵了”没有用之后,我就学会了新技能,我能佯装镇定、琢磨一些小把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我变得非常懂事听话,吃饭不再磨磨唧唧的、主动去刷牙洗脸了......


后来我能很快发现苗头不对,然后开始“我的表演”。


为什么,爸妈一吵架,孩子秒变“懂事”了?


如果我们还在惊讶、庆幸他们的懂事,而忽略了他们内心的伤痛,有一句话会让我们醍醐灌顶。


小孩的沉默,隐忍,恐惧,以及讨好,在有的大人眼中,便是:懂事。


知乎上有一个96万讨论量的话题: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大吗?


在各种答案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在父母吵架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所经历的痛苦,以及父母吵架对他们长大后的深远影响。



小时候,孩子把父亲当作无所不能的超人,把母亲当做最亲近的人。然而孩子最爱的这两个人开始争吵的时候,孩子心中想的只有逃离。


太多的心理研究证明:6到12个月的婴儿,即便在睡着时,也会对父母争吵时的语调有所反应。

 

从1岁开始,婴儿就具有分辨父母情绪和感知冲突的能力了。


即使是已经成年的孩子,对父母之间的冲突仍然异常敏感。


孩子永远不会因为习惯而忽略父母之间的破坏性冲突。


1

父母吵架,会让孩子有内疚感


在这场争吵中父母以为孩子是旁观者,孩子确信自己是当事人。孩子会自然归责到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导致了父母的吵架。


孩子因为社会经验少,对事情的解释更倾向于“自恋”地解释。认为全部的事情都与自己有关,换句话说,世界都是围绕着自己转。


在孩子眼中,父母吵架一定是因为他。


如果父母因为对方在不在乎自己吵架,孩子会以为是自己不乖,父母才会不高兴;


父母因为今天应该谁洗碗吵架,孩子会以为是自己不懂事,没有主动帮爸妈做家务……


越小的孩子,越会将家庭冲突的责任都归结到自己的身上。他们是通过自己来认识家庭,又通过家庭互动来了解身边的人。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吵架跟你没关系,你不要多想。”基本是徒劳的,“怎么可能没关系,你们明明提到了我不听话。”



何况,在一个家庭中,根本就不可能有旁观者,只要身处其中,都会被家庭的氛围影响,而处于弱者位置的孩子,更加不可能幸免。


既然不是旁观者,那就必须劝架呀,但他深知自己在家庭中没有足够的话语权,父母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劝导而停止争吵,唯一可以做的是什么?


自己乖巧懂事一些,做得更好一些,让父母都满意,父母就不会有矛盾,不会再吵架。


孩子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家庭。


所以,如果父母难得吵一次,被孩子看到了,事后一定要告诉孩子,父母吵架和他无关,要给孩子做个疏导。


当然,如果父母经常当孩子面激烈争吵,完了又这么一解释就算了结,那也是没什么用的。


说回内疚感。


一个孩子带着内疚感生活,会产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低自尊。


低自尊的孩子会无限贬低自己,一旦有好的事情发生,他都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这样的人生如何谈心理健康。


2

你们的矛盾会让ta孤独和压抑


毕淑敏在《家问》中说:


“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


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惯的待人处世经验,是破碎流离和粗暴残酷。”


孩子眼中,歇斯底里的爸爸妈妈又可怕又难看。


吵架中的父母,眼睛只会死盯着对方,对身边的孩子,完全是忽视的,即使孩子就在身边哭、叫、拉,他们都能完全熟视无睹,这会让孩子产生深深的被漠视后的孤独感。


这样不好的感觉,经过父母多次吵架,多次重复体验,就很容易被固着下来。



到孩子长大后,一点点刺激就会让他激发这样的孤独感。


而人是群居动物,最受不了的,就是孤独,孤独让人疯狂,而这种从小就积淀下的,深入骨髓的孤独感,带给人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无论是父母吵架时,还是吵架后,家庭气氛都是可怕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不敢撒娇、撒野,甚至不敢发声。


但其实父母吵架后,孩子所承受的愤怒、恐惧等情绪,一点都不会比父母这两个当事人要少。


可孩子不能发泄,不敢发泄,于是只能压抑。


压抑是指不能消化的情绪,硬吞下,所以它注定是种伤害。


孤独与压抑,也会让孩子从承受转变成“懂事”。


3

保护家庭,是共同的事情


孩子是家庭中的绝对弱者。是必须依附父母才能生存。


父母当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因为对这个家不满意,离家出走,或者干脆离婚,放弃这段关系。


孩子不可以。


这个家是唯一能够保护他,保证他能够安全成长的地方。


一个十岁的孩子说:“父母一吵架,我就想学习,学起来还贼起劲。”他可能自己也不知道,这突如其来的“勤奋”究竟是何原因。


无法解释的行为背后,更多的是潜意识的原因,他在潜意识里需要确认。


他需要父母温柔赞赏的眼神,家庭和谐欢乐的气氛,来确认家不会散,自己不会被抛弃。



所以,在父母吵架的时候,不能漠视ta,守护家庭,是我们共同的事情。


如果在生活中,夫妻发生争执,不巧被孩子见到,我们该怎么向孩子解释呢?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吵架,是两个人之间的问题,和孩子没有关系。


比如,我们可以尝试这么跟孩子说:


宝宝,爸爸妈妈刚刚说话的声音很大是不是?不用害怕,和你没有关系,我们只是讨论问题的时候情绪太激动了,以后一定注意。爸爸妈妈都爱你,希望没有吓到宝宝。


其次,告诉孩子吵架不代表爸妈关系不好,只是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不认同对方的观点。


一般情况下,孩子是很难理解吵架这种行为的,在她们小小的意识里,吵架是不好的行为,代表着关系的破裂。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告诉孩子:


吵架只是爸爸妈妈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尽管这种方式有点过激,但这并不代表爸爸不爱妈妈,妈妈不爱爸爸了,我们只是不认同彼此的观点,希望通过讨论来达成新的共识。


再次,让孩子明白再亲密的关系,也会有不愉快的时候,但是我们不能逃避,要积极沟通,勇敢面对。


错误的吵架方式是,愤怒的情绪、过激的表达,以及习惯性的逃避。面对争执,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恰当沟通,勇敢面对。


即使被孩子见到,也应该告诉孩子,即使是多亲密的关系,也总会有不愉快的时候。


我们要做的应该是与对方积极沟通,勇敢面对,而不是一味逃避。


最后,向孩子承认吵架是不好的沟通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


如果父母常常通过吵架来表达情绪或者解决问题,容易让孩子耳濡目染。



错误的争吵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很深,千万别再庆幸一吵架,孩子就“懂事”了。


如果争吵不可避免,起码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和处理冲突。要明白,孩子永远不可能从吵架中学会懂事。


我们必须正视「吵架」并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愤怒」更不应该情绪表达的正常状态。


世界上没有哪对夫妻是完全和谐的,区别是:


夫妻之间在争吵之后,是否愿意把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去修复家庭关系。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父母间流动的情感和彼此尊重的生活状态。



欢 迎 您 加 入 金 宝 贝
这 里 首 先 是 一 个 育 儿 平 台
然 后 是 一 种 生 活 方 式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预约0元试听

金宝贝漳州
Gymboree金宝贝,面向0-6岁的孩子,系统地开发婴幼儿潜能。我们拥有40多年早教经验,指导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我们的使命是: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让每一个家庭自信育儿!免费预约试听:0596-263119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