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Harriet
审核:钟笛&Dylan
在读博士的群体中,有一类比较特殊——既是一个学生的身份,同时也是一位父亲。
那么在读博期间“荣当父亲”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
他们以这样一种角色该怎样兼顾好家庭和学业呢?
小科采访了几位身边的“博士爸爸”,快来看看他们的真实写照!!
来源:微博
A1:“我是工作后辞职来读的全日制,收入缩水到了原来的1/5不到,还好之前工作几年积攒了一些积蓄,现在老婆也在工作,要不然连小孩奶粉钱都不够,真是够呛!!”
A2:“我小孩刚上小学,平时各种兴趣班要上,花销很大。博士期间的补助加起来也就勉强够自己的日常开支,更别提养家了,在这个‘困难期’还是需要父母在经济上支援一下。”
A3:“收入其实还好,由于是工科方向,平时跟导师做做项目(设计方向),加上各种补助也有小万块钱,不比当时那份工作的收入低,只是有了小孩,生活支出就像无底洞,这点收入根本入不敷出。”
A1:“正在实验室做着实验,家里连串的电话打过来,问小孩的衣服塞哪里去了;或者是还在上着课,紧急信息传来说小孩发烧了,让赶紧回家送医院……这就是有了小孩后的日常,再正常不过了,尤其是学校离家近、孩子还小的情况,要‘随时待命’迎接各种小状况。”
A2:“我经常把小孩带到工作室‘陪我’工作,尤其寒暑假的时候,师门的人都挺喜欢她,用各种小零食来逗开心,平时科研压力大,不过看看身边的小孩就会感到动力满满,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A3:“孩子还小的时候真是不敢随便出远门,有时候遇到一些需要长时间出差的‘私活’或者小项目,都要拒绝掉,收入会随之减少,但就是为了以防不时之需。导师知道这种情况,平时出差的活儿也是靠没成家的师弟们去干。”
A1:“显然相处起来更轻松自在,导师一般都不会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不管是讨论学术还是日常交流都是笑脸相对,都是有了孩子的人,可能共同语言会更多吧。”
A2:“基本不会吩咐我去做“杂务活”,对师门里那些‘小年轻’就不一样了,经常安排他们跑个腿、送个材料。但缺点是容易‘忘记我’,几个月不询问我的论文进度也是个常态。”
A1:“博士第一年的课程比较多,基本都在学校待着,除了寒暑假,上课期间也就回家过一两次。博二开完题后就差不多大半的时间在家,有需要再去学校。主要是家离学校有点远,五个多小时的高铁……”
A2:“家里就在学校附近没多远,当初读博就是选了一个离家近的学校,为了方便照顾小孩。平时基本住家里,但是博士的科研任务有点大,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干活,跟上班族那种‘996’差不多了,有个好处是寒暑假能长时间在家辅导小孩的功课。”
A3:“我读的在职博士,学校不提供住宿,只能住家里,但是上班的公司经常要出差,隔三岔五地往外跑,这种状态其实跟全职上班族一样,只能先熬过博士第一年的“上课周期”,之后利用工作的期盼着有个“正常的双休”多能回家陪陪家人。”
A1:“长期不在家,家务活、带小孩基本都是老婆一个人在操持着,说实话挺过意不去的,但是自己学业上的压力又放不下,只有暂时辛苦她了。平时也会闹矛盾,主要还是因为我对小孩的陪伴不够。”
A2:“总体还是比较和谐吧,平时学业比较忙之不开身,但是一般到了周末我还是会尽量回家陪陪家人的,尽量不把工作带回家。妻子也比较理解我,替我在家庭上分了很大的忧,希望我能早日毕业,给孩子再多一些的陪伴。”
A3:“说实话家庭关系不太好,主要是我还在读书的身份,在物质上、时间上能给家人的太少,也因此总是闹矛盾,对方老人那边施加的压力也大,饭桌上经常提起别人家怎么怎么好,只希望自己能早点毕业,给家里带来一些物质和精神上的回馈。”
A1:“首先肯定是十足的羡慕吧!没有养家的压力,闲暇的时间可以跟朋友聚聚会,去外面放松放松,同时在学业上也可以更加专注不受影响地搞科研,他们的论文成果数量明显要比我们多很多。”
A2:“现在读博的连二十出头的都屡见不鲜了,整整大他们两轮。感觉年轻人永远都能把笑容挂脸上,还体会不到我们这些大叔的沧桑感,看到他们总会有一种自己当年刚上大学时的感觉,年轻真好,不用担心秃顶、更能纯粹的搞学术。”
A3:“有时候觉得这些‘小朋友’做事不够沉稳,可能是阅历尚浅的原因吧,过于浮躁了;有些闲暇时间也都用在玩乐和睡懒觉上面了,该让他们知道一下生活的不容易,尤其将来自己有了小孩,更是要挤出时间留给家人。”
A1:“主要体现在收入上的对比,每个月拿千把块和上万块还是差距蛮大的,但是话又说回来,他们在工作上的压力也不比我们小,尤其像那些同样成家有了小孩的人,要想尽办法在事业上取得晋升,才能在收入上得到改善,我们的话只要能顺利毕业,将来还是能赶上甚至超过他们的。”
A2:“不少同学工作几年后都已经做到了‘项目主管’、‘公司高层’,眼看就要实现财务自由了,着实令人羡慕啊,同学聚会上也是风光无限,向我们这种只有一个‘X博士’的空头衔。眼下只能安慰自己‘跟他们追求的不一样’,物质上的差距只能尽量先去屏蔽,把学业这条路走到头再说。”
A3:“和几位工作了的朋友经常聊起这个事,总之大家都是‘互相羡慕着’,他们饱受上司压榨,没有喘息的机会;我也要克服着‘收入惨淡’的现状,相同的是家里都有小孩要照顾,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不管处在哪个平台都还是要忍受生活的苦。”
这些“博士爸爸”又是怎样去应对各种各样的压力的呢?
>>>>小科结合他们的反馈做了一个总结:
1. 时间安排——如何平衡科研和家庭
有了小孩,自然就不能当个甩手掌柜,学业和家庭,不能以“取—舍”来做分配,要尽量平衡。
学校离家远的
每学期至少回家2-3次(平均下来就是不要超过连续两个月不回家),在家期间做上一桌好菜、陪妻子小孩聊聊天,多安慰他们的情绪,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在学校期间,自然更要抓紧时间把科研工作做好,做好白天的详细规划,饭余时间,随时跟家人联系,了解家中的情况,孩子的课业,让家人感受到你的关心。
来源:unsplash
“早上打电话叫妻子、小孩起床,互相传吃饭的照片,视频“监督”孩子做作业,以及每天送上家人的晚安”,这些“碎片化”的关心都不会占用科研很多时间,且能很好的加强与家人的感情联络。
学校离家近的
多数时间能够“长期在家待着”,那是少不了的了,同时也能要和另一半共同承担起“家务活养家、抚养教育小孩”的责任,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烟盐也是二人均摊,从“持家”上来看这方面来说这是一个优势。
要注意的是自己的科研进度。在家办公的一个缺点就是随时会被各种杂碎事情打断,尤其对一些需要投入专注的科研、项目来说,极为不利。所以最好每周都应该抽出固定的时间(2-3次)去学校实验室,做到尽量不被打扰的专注做事。
来源:unsplash
平时工作日如果双方都比较忙妻子要上班,小孩需要照顾,多数情况下就需要麻烦双方的老人来帮忙照看小孩,一家人相互帮衬着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如果自己的学业、科研项目完成了阶段性目标,能挤出“工作日”的时间,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共同“接力”轮流照顾小孩,那么由你来操持家务。到了周末,你可以适当去学校做一下科研,这样两人可以在时间分配上“接力”也是一种办法。
在职读博的
在职读博的“爸爸们”压力也不小,虽然收入会高一些,但当小孩还在“牙牙学语”的年龄,也是需要很好的做好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事业、学业、家庭。
但既然选择了读博,又当起了爸爸的角色,学会克服困难是最重要的品质。
通常是“白天正常上下班,晚上在家照顾孩子,周末加班或者是去学校跟进科研”的模式。
为了节省时间,家里的书房往往就是“科研工作室”(偏文科类的专业),尽量在孩子“不吵不闹”比较安静的时候继续肝论文,通常会到大半夜。
2. 如何跟导师相处
首先你的年龄估计也大三十了,与导师的相处和那些年轻的应届生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交流
跟导师关系更像是朋友,平时的交流可以从家庭生活等方面找到很多的共同语言(比如孩子的教育),而且双方都能感同身受。这是小年轻们不容易达到关系状态,要善于利用。
科研
虽然在相处上会更自然一些,但对于学术、科研的态度依然要保持着一颗“当学生”的心,导师永远是导师,要去多听他们的建议、更要去遵守他们的科研任务安排,不能仗着自己“阅历稍多”而我行我素。
组会要认真准备,参与实验环节要亲历亲为,定期主动联系博导解决学术疑惑……
来源:微博
应酬
导师接触到的社会资源比较广,很多场合需要有人陪同甚至由博士生们独当一面去处理,这种机会应该把握住,也是积累自己的人脉的机会。
能在一些特殊场合靠自己的社会经验替导师解围、适当挡酒,也能更进一步拉近与导师的关系。
3. 如何缓解经济上的压力
主要针对脱产学习的“博士爸爸们”。
社会兼职
最好利用所学之长去增加收入。
➤ 比如:
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可以为大小公司“编程、写码”;
建筑设计专业的同学可以去事务所、房地产、设计院实习、或者自己接一些项目做;
小语种专业的同学可以广投简历,参加各种大小学术会议的口译工作;
热衷论文写作的同学可以通过各种机构、科研公众号为科研小白辅导论文写作;
……
>>>>注意:这里要强烈地安利一波兼职神器,关注微信公众号:“科研岛”“考博岛”。
来源:微博
为导师干活
比较适用于理工科的同学,导师手上的项目会有很多,一般只要积极参与,加上导师人不错的话,还是会有比较客观的收入;当然文科类的博士们也会有一些项目,比如帮老师写课题、出书,做一些社会性的调研,收入相对就少一些了,可以考虑辅导新人考博。
申请课题
博生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积极参与学校的一些创新创业项目,或者是尝试申请一些省部级以上的项目,从长远来看,也是为自己投资,短期内来看,也能获得一些物质回报。(当然这个对个人的要求会更高!!!)
写在最后
小歪
作者
同济大学博士在读
点击关注👇科研岛,设为星标🌟
扫码添加学术顾问,发送【论文辅导】即可报名
2024-04-09
2024-05-11
2024-07-16
2024-07-10
上下滑动查看
多个硕博交流群,学霸齐聚,
不可多得的学术交流机会!
现在入群还可以免费获得“科研论文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