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Harriet
审核:林奇
前段时间和国内的朋友聊天,发现很多导师现在为了多招生或者好发论文,给学生布置的研究方向和自己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向有一定偏差,甚至毫不相干。
图源:网络
这导致学生在读期间的开题、写论文甚至答辩都成为一道道坎。并且在毕业之后,导师也无法在自己的科研方向提供其他后续支持和帮助。
有个身边在读硕的同学,导师研究方向明明为通信工程,却申请许多生物信息、医学影像、乃至区块链相关的项目和基金,属实让人大跌眼镜。那么当导师的科研方向和自己的研究内容不一致时,应该如何处理呢?
图源:网络
图源:知乎
面对不同的研究方向,TA们如何处理?
逼迫导师学习新知识
A学姐(985博士)
“我本科阶段是学习生物的,但因为对地理感兴趣,所以直博到了地理学院。导师也正好希望借助我的生物学背景来做点新东西。
可是导师之前对该方向完全没有涉猎,所以除了研究大方向之外,其他细节都是自己在做。这就导致每次开组会的时候导师完全跟不上自己的进度,甚至很多基础性的知识都需要补充。很多次都因为沟通不顺差点想要退学。
后来我转变战略,push导师将我的PPT或者Word提前看懂,不懂的自学,在此基础上讨论就会顺畅得多,并且项目推进起来速度非常快。”
换导师是最后选择
B学长(海外博士)
“美国一些高校一般是委员会考核制度,博一进入学院后修读通识课,根据成绩博二再来分配导师。我硕士阶段是做光通信的,然而博士阶段由于导师没选好,所以选择了一个做机器学习的导师。
虽然说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由于选择了该导师就意味着更换了学科,所以自己前两年读博都不太顺。期间也想过努力适应导师的方向,并且培养兴趣。但是考虑到后来的职业发展路线以及个人兴趣,最终还是选择提出更换导师。
好在导师人特别好,理解我的选择,并且积极为我联系方向相近的老师,最终才顺利转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不过从时间成本来看,当研究方向不合适的时候,换导师是下下策。”
尽力达到导师预期
C学长(211硕士)
“我本科的毕设是计算机视觉相关的,因为考虑到日后就业,所以保研的时候继续选择了计算机学院。然而,之前说好要带我的导师跳槽,所以从同学院当中又找到一位方向相对相近,但是主做遥感的老师来带我。
因为本科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在最初入学的时候我总会有自己的想法,但这些想法通常都和老师对我的期待不符,因此也屡次迷茫过,不知道如何继续推进。
图源:网络
后来通过和学长学姐交流,发现硕士的毕业要求可能并没有很高,再加上导师并非对CV领域一窍不通,所以就按照导师的要求推进。毕竟只要导师同意毕业就完全没有问题。
经过思想上的转变,后来根据导师要求所推进的工作进程非常顺利,并且在毕业前顺利发表了一篇顶会。所以当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导师存在一定差异时,选择顺从导师,努力挖掘其中的兴趣点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努力找到交叉点
D学姐(211博士)
“我的本硕都是经济学出身,同样读博时也选择了经济学院。因为近年来碳中和相关的区域性研究很热门,所以导师也希望能够从我开始为组里打开先河。
然而,自己之前的研究一直集中于理论经济学层面,对于偏向区域经济的研究并不擅长,所以在博士的第一年,我经常会熬夜读论文,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希望从中挖掘出一些交叉点,既能够发挥我的优势,又涉及到导师之前的研究基础。
后来经过努力,终于找到能源管理这个方向,后来跟导师商量过后顺利定题,并且在逐步推进。所以面对和导师研究方向不同时,我的策略是找到交叉点来进行切入。”
面对不同的研究方向,如何应对?
积极与导师沟通,寻求导师建议
在读博读研期间,学生和老师之间最主要的矛盾来自于不顺畅的沟通。沟通对于双方来说很重要,有时学生可能对该方向并不擅长,老师布置下来后迫于压力一直强忍着继续做。
图源: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导师还会以为学生对该方向有兴趣或是想要继续深挖。所以,积极和导师沟通不仅能够让导师清楚了解自己的想法,更能够明确导师的想法。如果的确碰到了一些学科内容跨度较大的工作,尝试先和导师沟通是一种推荐的方式。
图源:知乎
在不同学科中找到交叉
在所研究方向和导师的传统方向差别不太大的前提之下,可以尝试从两个不同学科之中找到交叉。例如,小科之前的同学本硕一直修读应用统计学的相关内容,但是到了博士阶段导师让其主要做生信方向。
因此,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该同学决定将自己之前的应用统计学知识和生信进行结合,并且补充一部分生信的基础知识。当然,该方法仅适用于当研究内容相差不过大的情况下。
放弃幻想,准备自学
如果导师的确无法提供任何帮助,并且进度推进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大家及时评估自我能力,在可能的情况下尝试自学。
对于广大博士生来说,能够拿到博士Offer都说明学习能力不差,所以在难度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是有一定可能通过自学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发表论文顺利毕业的。当然,此举属于下下策,在能够更换导师或是课题的情况下慎重考虑。
图源:知乎
寻求他人帮助
如果导师实在是无法指望,可以通过和同组、同院甚至其他外校该方向的老师积极沟通来解决问题。比如,同组当中有的学长、学姐所研究的方向与自己有一定的重合之处。
在这时,就可以积极去寻求TA们的意见,毕竟TA们已经走过的一些弯路可以帮助自己有效避坑。如果在组内或是同学院内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可以将目光放到一些外校同方向“青椒”的身上。
很多青椒对于学术交流与合作非常open,因此不要因为害怕拒绝而放弃了交流、学习的机会。
小科读博期间同学院的一位师姐就和导师的研究方向大相径庭,学姐通过和国内一些青椒老师保持联系以及学术合作,顺利在博三发表了第一篇小论文,最终顺利毕业。所以寻求他人帮助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图源:小红书
在读研、读博的过程当中,我们总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诚然,遇到和导师研究方向不一致时,虽然主要责任在于导师缺乏规划和对未来风险的预测能力;但学术之旅中兴趣和热情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内核驱动力。
大家在面对此类情况时,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方式来应对,至少确保自己顺利毕业,拿到博士学位。如果导师的研究的确不感兴趣,且没有继续做下去的动力,那么建议大家尽早更换导师,避免耽误宝贵时间。
欢迎有相关经历的同学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宝贵经历和看法。
点击关注👇科研岛,设为星标🌟
扫码添加学术顾问,发送【论文辅导】即可报名
2024-04-09
2024-05-11
2024-07-16
2024-07-10
上下滑动查看
多个硕博交流群,学霸齐聚,
不可多得的学术交流机会!
现在入群还可以免费获得“科研论文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