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
跟着印业君
透过文物、回望历史
这些红色印刷文物
见证峥嵘岁月
承载着党的光荣历史
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
收藏于中国印刷博物馆的革命文物“马背上的印刷机”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和抗日根据地的印刷厂除了印制货币及各种有价证券以外,主要承印大量的书报刊。当时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在印刷品的印刷数量上要严格限制。
战时,印刷厂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扫荡,还面临物资短缺等问题。刚开始印刷报纸采用石印机,后来为了提高效率,改为铅印,用8页机、12页机、6页机印刷出报。恶劣的战争环境要求印刷厂军事化、轻装化。印刷工作经常受到环境影响并频繁改变印刷地点。为此,陕甘宁边区和一些抗日根据地研制出轻便的印刷机———“马背上的印刷机”。
收藏于中国印刷博物馆的《晋察冀日报》
常用的8页机重约1吨,很不方便。为了适应新的战争环境,从1941年11月,晋察冀日报社印刷厂的牛步峰等在社长邓拓的领导下,将石印机改造成了轻便的铅印机,重约500斤,另外加上必需物资,共需要8匹骡子才能做到“游击办报”。由于过于笨重、转移不便和目标过大等原因,后来又创造出只用木头部件代替并使机器更加轻便的办法。他们在只有几件简单工具如锉刀、锯条、手摇钻的条件下,根据铅印机的原理,自造木头零件。经过3次改造,至1943年夏,用枣木制成了木质轻便机(转轴利用石印机轴),只有手提箱那么大,才30多公斤,一头骡便可以驮走,拆卸开可以人背、肩扛。拆装十分方便,一部印刷机器可以拆为7个大部件,最大的也不过5千克。一旦敌情紧张,每人背上一件就可爬山越岭,每转移到一个地方,借用老乡的一个饭桌,几分钟内即可开印。改制的轻便铅印机,大大地方便了印刷厂的迁移,为宣传抗日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收藏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新华日报》印刷机
历经岁月洗礼,通身有氧化锈蚀,部分零件磨损严重,就是这样一台看似寻常的印刷机,却是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印刷了《新华日报》在武汉和重庆时期全部3231期报纸,以及《群众》周刊全部17卷405期,就是这台印刷机完成的历史使命。
由这台印刷机印制的《新华日报》,经常发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重要文章,介绍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战的业绩,报道前线军民抗战的战况战绩,刊登社会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包括国民党爱国抗战人士的言论,成为鼓舞动员全民持久抗战的号角和旗帜。
2020年12月,国家文物局批复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同意复制两台《新华日报》印刷机,一台用作规划建设的重庆谈判纪念馆展陈,一台送往现在的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社,用于报史馆陈列。
收藏于延安新闻纪念馆的印刷机
作为延安新闻纪念馆的镇馆之宝,馆内陈列的印刷机是当年中央从上海运来的,由于当时要将这台机器运到延安很难闯过敌人的封锁线,于是地下工作者就在上海把这台机器进行了拆卸,把机器的零件全部装到了棺材里,以蒙蔽敌人的眼睛,最后顺利运抵苏区,再由工作人员把机器进行组装、调试,顺利投入使用。
(综合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华社、《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电话:010-87622041
邮箱:zgys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