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众日报】百年兴学强国 恰是风华正茂——写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之际
【编者按】百年岁月峥嵘,十秩弦歌不辍。中国海洋大学始终与伟大祖国同呼吸、与海洋事业共命运、与齐鲁发展相交融,在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省建设中勇立潮头、屡书华章。在喜迎建校一百周年之际,2024年10月23日出版的《大众日报》刊发题为《百年兴学强国 恰是风华正茂——写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之际》的专题报道,深度讲述中国海洋大学一百年砥砺奋进,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立德树人,矢志创新的故事。现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2024年10月23日出版的《大众日报》第12版
百年岁月峥嵘,十秩弦歌不辍。
2024年10月25日,中国海洋大学将迎来建校一百周年。走进金秋时节的中国海大校园,“世纪海大,谋海济国”的主题标语,“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的创校宗旨,“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石刻校训……令人深刻感受到这所百年名校始终与伟大祖国同呼吸、与海洋事业共命运、与齐鲁发展相交融的使命担当,以及厚重文化底蕴。
中国海洋大学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摄影:吴涛)
百年沧桑 厚植爱国情怀
“中国海洋大学始建于1924年,是一所具有鲜明红色基因、光荣革命传统、执着蓝色梦想的国家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科教兴国、海洋强国建设中勇立潮头、走在前列,谱写了一曲不懈奋斗、向海图强的蓝色华章。”2024年9月5日,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为4500余名2024级本科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回忆学校百年历史,激励“海之子”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百年奋进路,殷殷报国情。
走进焕然一新的中国海洋大学校史馆,一段段文字,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展品,都承载着学校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深沉的爱国报国情怀。
1924年,中国海洋大学的源头私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这是国人在齐鲁大地上创办的第一所本科起点的现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学校开宗明义,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创校宗旨,经百年风雨,始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学校录取的首批学生中,就有罗荣桓、彭明晶、张沈川等多位具有先进思想的青年。他们心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奋力播撒中国革命的思想火种,红色基因在校园里永续传承。
海鸥剧社是中国海洋大学历史上最悠久的社团之一,也是山东省第一个革命红剧团体,以宣传革命、唤醒劳苦大众、振兴中华为己任,被誉为“预报了暴风雨的海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学校师生立即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运动。学校党支部组织学生请愿团赴南京要求抗日。后又尝试通过成立话剧社以文艺形式唤醒民众抗日救国。1932年初,海鸥剧社在革命的滚滚洪流中诞生,由中共地下党员俞启威负责。剧社先后排演了《月亮升起》《工厂夜景》《饥饿线上》等表现底层人民对剥削压迫的反抗和宣传抗日思想的剧目,“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极大鼓舞了青岛人民抗日救亡的斗志。
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百年梧桐树下,一代海洋宗师赫崇本的雕像巍然屹立。
1949年春,新中国成立在即,赫崇本毅然放弃了即将获得的海洋学博士学位和美国的优越工作条件,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冲破层层阻力,投身祖国怀抱,抵达青岛,为祖国的海洋科教事业殚精竭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之时,学校成立了海洋学系,赫崇本任系主任。聘请教师、编写教材、创建实验室、批改论文……每一项工作,他都亲力亲为,甘为人梯。
鲜明红色基因、光荣革命传统、执着蓝色梦想在中国海洋大学赓续传承、生生不息。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写下“重理家园余白骨,誓将血泪报怨仇”,用所学专业知识为抗战提供气象预报服务的“抗战老兵”、1934级物理系学生王彬华;1991年进行海洋资源调查时,不幸以身殉职的水产学院青年教师王成海、叶立勋;为保护施工船只安全,与突袭而来的强台风顽强搏斗,直至壮烈牺牲的1993级校友郝文平烈士;为了国家工业发展提碘的需要,在国外从事人类遗传学研究的方宗熙教授,回国后毅然转向海带育种学研究;为了乡村振兴,汪东风教授把价值近50万元的高端茶制备专利无偿捐赠给云南省绿春县;为解决偏远海岛供电难题,史宏达教授带领团队在斋堂岛建起了我国北方首座海洋能示范基地……一切应国家需要,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已渗透进每一名中国海大人的血液里,成为他们的精神引领。
“一百年来,中国海洋大学走出了一条‘特色立校、科学发展、树人立新、谋海济国’的办学道路,引领和推动了中国海洋科教事业的发展。新百年,新征程,面对海洋强国建设的重大机遇,学校唯有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才能在蔚蓝大海书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说。
中国海洋大学校训石(摄影:刘邦华)
立德树人 培育栋梁之材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办学之基。
一百年来,中国海洋大学涵养形成了“治学严谨、执教严明、要求严格”的教风和“求是、求博、求精、求新”的学风,为国家培养了36万余名优秀人才,他们遍布世界各地、各行各业,为社会发展、国家富强和人类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对于母校扎实的学风,1978级水产系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微波记忆深刻:“那时的班级内,浓浓地笼罩着拼学习、争上游的气氛。而每个人又有各自不同的知识背景,这就要求必须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表,自己给自己布置任务、施加压力。”作为国际知名的原生动物学家,30余年来,宋微波全身心投入到海洋纤毛虫的研究事业中,从一个人发展成为一个团队,直至成为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基地。他主持构建了海洋纤毛虫DNA库,使我国成为当之无愧的国际海洋纤毛虫学研究中心,持续引领着世界海洋纤毛虫研究领域的潮流与方向。
“把南沙当家来建,把守礁当事业干。”33年间,中国海洋大学1981级校友、“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海军一等功臣李文波数十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创造了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以及南沙水文气象观测事业等方面十多个第一……他用青春与奋斗生动诠释了“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学校党委书记为本科生讲授“开学第一课”,校长通过“校长下午茶”与学子共话成长与发展,“真情·责任·发展”学生座谈会共商学校发展建设……在中国海洋大学,学校领导走近学生,融入学生,倾听学生心声,厚植大学生爱党爱国情怀,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灿若星河的具有家国情怀的中国海大学子,一百年来,接力传承,在全球各地刻画下奉献社会的足迹,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中国海大人报效祖国的华章。
“海风吹进偏远山区,润泽希望的种子……他们是传播海洋文化的使者,是新时代大学生的杰出代表。”这是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获评2022年度“海洋人物”时的颁奖词。
自2002年研究生支教团成立以来,中国海洋大学已连续23年共派出333名志愿者前往贵州、西藏、云南3省区10所学校参与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知识播种未来,在基础教育、乡村振兴、扶贫济困、文化建设的最前线用心、用爱,书写新时代的“山海情”。“用一年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很值得!”作为第26届支教团的一员,当下正在云南绿春支教的尹学艺,立志在这堂“行走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春风化雨,桃李天下。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位海洋学博士孙孚、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位农学水产博士薛长湖、我国第一位登上南极的科学家董兆乾、获得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的华人气象学家王斌……截至目前,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生中涌现出以16位海洋领域两院院士、40%以上海洋领域国家杰青为代表的一批海洋科技领军人才,以4任国家海洋局局长为代表的海洋管理骨干,他们勇立潮头,谋海济国。
一百年来,一大批名家在中国海洋大学传道授业,可谓群贤毕至、名师云集。
爱国民主斗士闻一多、人民艺术家老舍、生物学家童第周、海洋生态学家朱树屏、现代文学史家冯沅君、海洋工程专家侯国本、荣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的张正斌教授、海洋药物学家管华诗、翻译家林少华……名师大家辈出,良好治学风气代代传承。
截至目前,中国海洋大学已引育610余名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其中,包括全职两院院士8人,杰青、长江学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93人,优青等“四青”人才71人。学校教师团队连续3届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形成了22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
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中国海洋大学在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中实干笃行担使命,奋楫扬帆启新程。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摄影:刘邦华)
浩海求索 勇担强国使命
“崇尚学术,谋海济国”是中国海洋大学的价值追求。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是中国海洋大学的神圣使命。
在中国海洋大学,我国海浪研究的开拓者和物理海洋学的奠基人之一文圣常院士一生浩海求索、丹心报国的事迹广为传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的情况下,文圣常迎难而上。针对国际上两种主流的海浪计算方法——“能量平衡法”和“谱法”,他不迷信、不盲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导出了可用以描述风浪随风时或风区成长的更一般、更普遍的“普遍风浪谱”,被学界誉为“文氏风浪谱”。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沿海港口、海岸工程建设的加快,急需出台适合我国海域特点的港口工程技术规范。文圣常带领团队集智攻关,提出的工程设计和管理技术标准被纳入交通部《港口工程技术规范》,打破了我国在建设港口的有关规范中长期依赖外国的局面。“七五”“八五”期间,在没有大型计算机的情况下,文圣常创造了新型混合型海浪数值模式,使我国的海浪预报工作摆脱了长期使用的经验外推方法,迈入数值预报时代,被日本海洋学家鸟羽良明誉为“东方思想体系的结晶”。
建校百年之际,以文圣常生平事迹创作的大师剧、电影陆续演出、上映,师生们以此缅怀这位“大先生”,砥砺强国信念。
“服务国家战略,以工兴海强起来”是李华军院士领衔的海洋工程团队开展研究的动力之源。
面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团队勇担使命,积极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相关海洋工程建设出谋划策,提供技术支撑。“从福建厦门跨海三通道,到马尔代夫的中马友谊大桥,再到以色列的阿什多德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一些海洋工程建设我有幸参与其中。”团队成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方辉说,李华军院士时常叮嘱团队成员要牢记“为什么而战”——为我国海洋工程事业的发展而勇攀科技高峰。
30余年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团队以蔚蓝海洋为主战场,解决了海洋工程设计理论、安全施工与运行中的系列技术难题,发展了海洋工程安全与防护技术体系,开展系列海上施工作业技术与装备研发,推动海工装备产业向高端迈进。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洋领域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牵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
向海图强之路,中国海大人创新无止境。
无论是管华诗院士发起的“蓝色药库”开发计划,还是吴立新院士发起的“透明海洋”科学计划;无论是冯士筰院士建立的近海拉格朗日时均环流及其长期输运理论体系,还是李庆忠院士提出的“积分法绕射波扫描叠加偏移”技术;无论是麦康森院士领衔构建的国际上最大水产养殖动物精准营养数据库,还是包振民院士团队建立的全球最大、种类最多的贝类基因组综合数据库;无论是薛长湖院士主持研发的“海参功效成分解析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开辟了海参营养保持与高质加工的新体系,还是崔洪芝教授团队在极端环境材料结构设计及防护技术研发方面成果丰硕,不断填补国内空白;无论是李琪教授团队培育的长牡蛎“海大1号”“海大2号”“海大3号”“海大4号”新品种,助推我国牡蛎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还是魏志强教授团队矢志超算,精心构建的“深蓝大脑”,为更好地经略海洋提供保障;无论是为海洋经济蓬勃发展贡献智库力量,还是为海洋文化繁荣建言献策;无论是极地法治研究,还是全球海洋治理……中国海洋大学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勇担使命,屡书华章。
“站在历史新起点,面向百年新跨越,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全面开创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奋力书写好‘强国建设,海大有为’的崭新篇章。”田辉说。
百年兴学强国,恰是风华正茂。
来源:2024年10月23日【大众日报】百年兴学强国 恰是风华正茂——写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