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名片
范勇勇在野外操作设备
在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有这样一位守望者,他以科技为剑,以实干为盾,将青春和智慧献给了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土地,他是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2013级海洋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范勇勇。
范勇勇现任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实验室主任。在职期间,他带领团队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根据山东黄河河道、浅海测验的实际情况,参与多项技术攻关课题的研究,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测绘、水文测报和对外科技咨询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河口河道和浅海测验、工程测量等工作中多项技术难题。范勇勇积极投身于黄河口科研工作,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了多项国家基金科研项目,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黄河三角洲,这片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沃土,如今以其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研究宝库。
2013年,范勇勇怀揣着梦想踏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在导师的指引下,早早地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读研期间,范勇勇跟随导师深入黄河三角洲,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的调查研究,完成了百年来黄河三角洲东北部毗邻海域沉积记录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等科研项目。每一次踏足这片土地,他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黄河奔流不息,千百年来在这里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赋予了这片区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这些珍贵的自然馈赠,如同一本浩瀚的地质教科书,激发了范勇勇对这片土地的深厚兴趣和无限探索欲。毕业之际,当导师询问他未来的职业规划时,范勇勇毫不犹豫地表达了继续从事海洋地质相关工作的愿望。“学以致用,保护治理母亲河”,这简单的十个字,凝聚了他对事业的憧憬,也成为了他毕生的使命。机缘巧合,黄河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正好需要海洋地质方面的人才。范勇勇毅然决然地背起行囊,奔赴黄河入海口东营,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新篇章。
黄河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作为黄委水文局的重要基层单位,肩负着监测和研究黄河三角洲14,000平方公里海区的重任,这里的工作环境远非想象中的轻松惬意。海上测量工作往往枯燥单调,需要长期在海上作业;复杂多变的海况环境时刻挑战着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更有甚者,风暴潮等极端天气的突然降临,常常令测量工作充满未知和风险。
然而,这些艰难险阻在范勇勇眼中,却化作了激发潜能的催化剂。作为一名合格的地质工作者,他深知"吃苦"二字的分量。他把每一次出海都当作是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在波涛汹涌中寻找专业的乐趣,在风雨飘摇间磨砺意志品格。凭借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范勇勇总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测验和调查任务。
校友风采
01
风雨无阻:用汗水丈量黄河口
黄河入海口,一幅壮美的自然画卷。这里,浊黄的河水与蔚蓝的海洋相拥,孕育出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金色阳光下,沙滩闪耀,海天一色。河口处,黄蓝交融,呈现壮丽景象。湿地芦苇随风起舞,水鸟翱翔觅食。这里不仅是众多生物的乐土,更成为科研勇士与环保志士心中那片亟待探索与守护的圣地。
范勇勇初次踏上黄河口这片土地时,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便油然而生。目之所及,绿意盎然的湿地与远方的蔚蓝海洋交相辉映,仿佛有一种力量,在冥冥中牵引着他,预示着一段不解之缘即将开启。自那一刻起,他深知,自己的命运已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范勇勇和他的团队开始了科研探索。他们像勤劳的园丁,在茂密的芦苇荡中小心开路;又像执着的勘探者,在广阔的入海口采集泥沙样本。这些看似普通的工作,是解开黄河口生态奥秘的关键。在水文勘测中,范勇勇和同事们深入研究潮汐、波浪等因素对水文的影响。通过长期观测和实验,他们研究这些因素对河口水文特性的作用。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河口生态系统的规律,为河口治理和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炎炎夏日,东营的七月如火般炙热,却未能丝毫减缓他们前行的步伐。为了调查芦苇湿地内部的环境,他们换上厚重的水靴,拿起勘测设备,踏入茂密的芦苇丛。刚进入芦苇荡,团队就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困难。密集的芦苇比预想的还要高大茂密,原定的采样路线几乎无法通行。范勇勇和同事们停下脚步,围在一起商议对策。"我们可以尝试用无人机先进行一次空中勘察,找出最佳路径。”同事提议道。范勇勇点点头,"好主意,但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地面情况。"他环顾四周,突然想到,“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芦苇制作简易的标记,沿途做记号,既能确保不迷路,又能为后续调查留下参考。”大家纷纷赞同,立即分工协作。有人操控无人机进行空中勘察,其他人则收集芦苇,制作醒目的标记。范勇勇带头,小心翼翼地在芦苇间开辟出一条窄路。芦苇荡中阵阵闷热扑面而来,蚊虫叮咬并未阻挡他们的步伐。范勇勇在前面为大家开路,芦苇的尖锐叶片扎破他的手臂,但他只是擦了擦汗水,继续前行。同事们紧随其后,虽然汗水湿透了衣衫、泥浆污染了裤腿,但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坚定的笑容。在这个炎热的夏日,只有风吹芦苇的簌簌声和水靴踩泥的咯咯声,伴随着他们的脚步。
在另一次野外调查中,范勇勇和同事们遇到了一个难题。他们需要在潮汐变化的短暂时间内完成河口沉积物取样,但现有的采样设备效率不高。面对这个挑战,他和同事连夜讨论,设计了一个改良版的取样器。第二天,他们带着这个自制设备再次出发。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小问题,但在大家的协作下,他们成功地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了采样任务。这次经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范勇勇深知,黄河入海口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不仅关乎局部,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黄河与海洋的交汇点,这里的生态健康直接影响着整个黄河流域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正是像范勇勇这样无数奋战在一线的地质、水文工作者,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各项海洋要素调查,为我们揭示了黄河入海口地区水质、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环境状况。这些宝贵的科研成果,为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保护措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确保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贡献了重要力量。
02
科技创新:解密黄河口生态
范勇勇室内工作
实践为先,技术为要。当夕阳西下,范勇勇结束了一天的野外工作,带着满身的泥土和汗水回到办公室。虽然身体疲乏,但他的求知欲望丝毫未减。他明白,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不仅需要在野外勤奋作业,还要在实验室里仔细分析数据。范勇勇坐在电脑前,开始整理今天采集的数据。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和图表,仿佛在向他诉说着黄河口的秘密。他知道,要真正理解这片土地,光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
在过去的几年里,范勇勇带领团队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他们深入研究山东黄河河道和浅海测验的实际情况,将先进技术应用到测绘、水文测报和对外科技咨询中,参与了多项技术攻关课题。这些努力不是为了追求技术而技术,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作为主要参与者,范勇勇和他的团队在科研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们建立了黄河口拦门沙区的三维模型,并使用GIS方法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处理;在黄河河口河势遥感解译方面,他们有效解决了传统河势监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河势监测方法的变革。无验潮模式测验技术成功应用于黄河口水下地形测验,这一测验方法不受潮水位的影响,目前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此外,基于遥感影像的黄河口表层悬沙浓度反演技术,成为监测悬沙动态大范围、长时序变化分布的有效手段,很好地弥补了传统观测的诸多缺陷。
除了解决具体的技术难题,范勇勇还积极参与国家基金科研项目。他深知,只有将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才能真正推动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在一项关于黄河口沉积物输运机制的研究中,范勇勇提出了创新性的观点,为理解黄河口地貌演变提供了新的思路。
晚上,办公室里常常还亮着灯。范勇勇和同事们在讨论如何把研究成果用于实际的生态保护。他们相信,科技创新不应只停留在论文上,而应该服务于国家战略和人民福祉。范勇勇常说:"我们的每一项技术创新,都是为了让黄河更加安澜,让这片土地更加美丽。"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他和他的团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范勇勇深知,科技创新这条路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但他坚信,只要怀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持续不断地努力,终会有更多的科技成果开花结果,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校友寄语
范勇勇为同学们介绍相关设备
作为奋斗在一线的海大人,范勇勇不仅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更以自身经历为后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深知学生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因此对学弟学妹们倾囊相授,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
范勇勇认为,在校期间打好专业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说"要珍惜每一次实习机会,将课堂所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积累宝贵的实战经验和专业技能。这些都是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
同时,范勇勇认为学生时代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他说:"当你踏入社会,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内容时,迅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至关重要。要不断汲取新知识,系统学习相关技能,这样才能在职场中游刃有余。"
谈到工作态度,范勇勇强调了责任感和主动性的重要性。他鼓励年轻人:"在工作中要勇于担当,积极主动,把握每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在职场中脱颖而出。"回顾自己从学生到职场的成长历程,范勇勇坦言:"初入职场时,我也曾感到迷茫。但正是这种迷茫促使我不断学习和成长。"他深有感触地说:"从职场新人到业务骨干的蜕变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仅仅依靠学校所学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和技能,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ID:zghydxx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