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要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头

政务   2024-11-27 21:29   青海  

清明临近,在返乡祭扫、缅怀先人时,如何既尊重传统文化又满足移风易俗、保护环境的治理需求,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话题。

改变陈规陋习,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是从良好本意出发的治理措施,也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促进和保障,为的是让老百姓受益。正如针对传统祭扫方式问题,许多人也不太想看到“浓烟漫漫、火光熊熊、灰堆遍布”的场景,希望能有既被群众接受又符合环保要求,庄重、美观的新祭扫方式。

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是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公民文明素养、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之义。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在一些移风易俗具体工作中,有的举措却引发争议,实践效果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的工作做得不接地气、不够深入,特别是某些“一刀切”的做法,与部分群众的意愿有“出入”,难免让群众不领情、不买账。

移什么风,易什么俗?怎么移,如何易?中华文化的根脉深远,一些不适应新时代的旧风俗,千百年来已成惯例、涉及千家万户,要想彻底改变,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群众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总结的有效经验,这就要求我们把工作真正做到群众的心头。

做好移风易俗工作,必须心中有群众,深入基层一线访一访,走到街头巷尾和群众聊一聊,走进田间地头看一看,积极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虚心征求意见和建议。在办事情时,多想想有没有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多问问是不是契合了群众的需要,多思考会不会让群众有不舒适感,要主动做好调查研究、宣传引导、表率示范。要充分发动党组织的“毛细血管”、社会基层组织力量进行引导,争取群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形成摒弃陋习、共树新风的良好氛围。

跟随时代潮流发展趋势,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方式在不断进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对移风易俗、树立新风形成共识。在革除陋习的同时,不妨多给大家提供一些替代方案,创新更多方法,努力做到既珍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情感,也推动文明风尚成为时代新貌。

来 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责 编:祁志鹏
审 核:胡川宁 
编 辑:普哇措


玛沁宣传
玛沁宣传,是由县委宣传部主办,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具体运营,是继玛沁政府门户网、玛沁新闻网之后,又一个宣传玛沁、发布权威信息、提供便民服务的政民互动网络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