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tas的旗舰粘套V>15 Sticky:很稳、很转,只是。。。

美体   2024-11-22 12:01   广东  

我手上打的是V>15 Sticky,但脑子里想的是挺拔的K3K3 Pro。这是为何?
某种意义上,V>15 Sticky跟它们俩有着很高的相似度。从微粘的胶面到白色的蛋糕海绵。那种摩擦、持球的感觉,到弧线的反馈。
但,硬度上,V>15 Sticky52.5度,K353度,K3 Pro55度。那有没可能,除了硬度之外,它们是几乎一样的东西?

杜达的正手,丹羽孝希的反手

杜达:杜达AFC,正手V>15 Sticky,反手V>22 Double Extra

丹羽孝希:丹羽孝希ZC,正手V>22 Double Extra,反手V>15 Sticky

两位选手的器材配置有相似处,也看出点不同。同样一片微粘的V>15 Sticky,杜达用在正手,丹羽孝希用在反手。泥洼老师曾经一度使用了高粘性的TDTriple Double Extra)在反手位,显示了他想要更好掌控球,并制造更多旋转变化的渴望。而现在用了微粘的V>15 Sticky,对比之下,微粘的一个好处是:不像高粘那么吃转,防守更好些。

这是一片正反手皆宜的套胶,视乎个人的发力水准,而选择放在反手或正手。V>15 Extra47.5度,V>15 Sticky52.5度,硬度虽然提高了,但并非高不可攀。从我个人的角度,反手打这个,还挺容易,不会难透,不发闷。

性能演绎

对比涩性胶面的V>15 Extra,这个微粘的V>15 Sticky可能没有太高的相似度。也就颗粒部分吧。其他的,因为胶面加了粘性,硬度大大提高,性能上有了不小的差异。
同样都是52.5度,V>15 Sticky是微粘,V>20 Double Extra是纯涩。但打起来,V20力量大一号,旋转差很多。它们也很不一样。
更接近于这款V>15 Sticky的,还是挺拔的K3
台内控制好,小力量下的摩擦非常稳。而且,旋转比我们想象中更强。这是V>15 Sticky的主要特性。感觉会比K3更转,明明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获取了意想不到的旋转量。
然后附带高容错率,相当稳。虽然不像V>15 Extra那样明显不容易吃转,也不会觉得容易吃转。整体还是可控性高。
依托于这个海绵硬度,借力中防守和弹击也是很不错。
以上这些角度来看,作为反手胶皮使用的话,真的很不错哦!
正手位,够不够用,一来,看自己的技术需求;二来,看球板搭配。V>15 Sticky的持球弧线和旋转毫无问题,不过弹性只能说中等。简单说,力量凑合,但反弹速度慢。

反拉反带的速度还是可以的。你趴在近台,它没问题。你多是退台然后蓄力拉冲,它不太行。

贴在Viscaria的正手上,退点台,我就觉得:还是慢了些啊,穿透力不够,有点拉不死人。但放在斯帝卡的涌动混碳上,内置黄芳碳+阿尤斯大芯的结构,我发力了,就觉得:可以很快,力量绝对足够了;因为板子形变大,喷射力强,这时,套胶只要安稳线性,也够了。
简单总结V>15 Sticky,反手还挺喜欢的;正手很稳很转,但慢了,有点拉不穿。除非配的底板确实很高弹。


黑马聊乒乓
《乒乓世界》装备版特约编辑、专栏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