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黄河畔的制鼓人,「中华第一鼓」原来在洛阳!

美食   文化   2023-06-30 20:24   浙江  


鼓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打击器物之一
是祭祀的乐器,也是古老的报时工具
并且与民间社火等活动密不可分

自然造物X只有河南开启「非遗里的河南」企划
洛阳的第二站,我们来到了白马寺的文奇鼓厂
拜访黄河畔的制鼓人——陈义超
他遵循着“紧张密钉,晴雨同声”的祖训
日夜与木材、牛皮为伴
40年来用心做好每一只鼓

点击视频
观看更多

Part 1 · 壹 · 黄河畔的大鼓

鼓在中原大地,已活跃数千年
如果说鼓是中华大地脉动的声音
和鼓而鸣则是中原人骨子里的浪漫
我国的制鼓技艺伴诞生于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
伴随我们的祖先参与了最早的狩猎、战争、祭祀等活动

而洛阳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心地带
与鼓有了密不可分的缘分
在洛阳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陶鼓
奏出了黄河畔洪亮的第一声

(洛阳东大街鼓楼)

除了“洛阳铲”下的考古发现
在河南民间,鼓也是极其重要的
民间社火、舞龙舞狮、婚丧嫁娶都要用到鼓
与广东、潮汕的高亢鼓声不太一样的事
北方大鼓讲究声音洪亮,传播距离远
白马寺鼓楼的声音在东大街鼓楼也能听到

(洛阳民间社火表演,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在洛阳白马寺正西6公里处的陈村
有一个制鼓世家,从宋代传承至今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在32岁的登基庆典时
御用陈家鼓32个,被赐号“文成合”
于是陈家鼓更是名声大噪,誉满东西两京(汴梁、洛阳)

(图为手艺人提供)

陈义超是陈氏制鼓的第十八代传承人
今年58岁的他从初中毕业就跟随着父亲学习制鼓技艺
我们走进他的“文奇鼓厂”,了解黄河制鼓人的守艺故事‍‍‍‍‍‍


Part 2 · 贰 · 传承百年的打铁世家

陈家鼓是我国北派制鼓技艺的典型代表
经过历代传人的研究探索
形成了纯手工制作、用料讲究、鼓音纯正、美观耐用等特点
特别是陈家制作的特大型鼓
鼓型高大威武、壮观,鼓音高亢、激越
在全国制鼓业中首屈一指


说起陈家大鼓以前有多受欢迎呢
解放前在繁忙的洛阳鼓楼东大街
就有四五家戏装乐器店在售卖
看谁来的早才能背走一个,来晚了就没有了

(陈家鼓大鼓制作/图为手艺人提供)

1000多年来,陈家制鼓技艺虽几经兴衰,但一直传承了下来
最落寞时,陈师傅和父亲还会在农贸市场卖一些拨浪鼓来维持生计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又开始举办大型的社火活动
陈家大鼓的需求量才开始剧增
“在我们当地一个社就要买四面鼓、8面鼓,后来发展到10面、16面,最后好些社一订就是40面、50面。”


陈师傅和兄弟们还为97年的香港回归
制作了直径3.03米的“中华第一鼓”
和陈家鼓在天安门广场见证历史
是他制鼓40余年最骄傲的事情





(图为手艺人提供)

(被上海吉尼斯总部认定为“吉尼斯之最”/图为手艺人提供)


Part 3 · 叁 · 紧张密钉,晴雨同声”

“鼓皮紧紧张,鼓钉密密钉,晴天和雨天,敲着一个声。”
这是陈家做鼓的祖训
也是传承了十几代的做鼓秘诀‍‍
走进工坊,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制鼓工具







陈师傅介绍陈家鼓的制作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一是与木头相关的合鼓圈
二是与牛皮相关的蒙鼓皮
木材和皮都与鼓的发音有密切的联系

陈家鼓对木材的要求很严格
一定要选择质地坚实、纹理细密、不容易破裂的好木材
河南话称为瓷实
桑木最好,音质清灵
发出的声音与鼓皮产生共鸣,让鼓音更加纯正
但现在桑木很少,大多数用的是杨槐木和榆木等木质硬的木材


第一步:做鼓板

先把杨槐木根据鼓大小需要截成一段一段的圆木
除皮,锯方,在方木上打上圆弧线
将方木锯成一块块的弧形鼓板
这个环节是最费力气的活
过去没有电锯,6 个人3 把大锯
从早到晚也不过锯两三个鼓圈的木料
如今有了机器,就方便了许多


锯好的鼓板,放在春夏的太阳下晒一个月
在秋天雨季快到来的时候
将晒干的鼓板储存到比较干燥的房间
储存两年以后才能使用








木头的干燥程序还没有结束
在制鼓之前要把储存的鼓板到火炕上炕干
保证木材没有一点湿度
|木材的干湿度对做鼓非常关键,鼓板不怕干就怕湿,若鼓板不干,制成鼓后,鼓可能会变形而没有声音。







第二步:合鼓圈

做鼓圈一定要做到严丝合缝
最早都使用卧刨(放在地上的刨子)
根据模具的弧度依次刨好鼓板







再放进事先焊好的钢筋架中
相邻的两块鼓板反复刨磨调试
直到合圈完成







在刨光的鼓边上抹上白乳胶进行黏合


最后还需要用木锯截去参差不齐多余的鼓板
把有缺口的地方补齐,用木刨把鼓圈表面净光
这样就成了人们所看到的鼓的形状







如果把鼓身看作一个超大号箍桶
就不难理解合鼓圈的难度了
一个严丝合缝,密不通风的鼓身
需要手艺人多年经验的积淀和精湛的工艺


第三步:准备牛皮

牛皮是大鼓声音浑厚,经久耐用的关键
陈家鼓选用生长了七八年以上的公牛
有厚、坚实、韧性强的特点
只用头层鲜牛皮,绝不用二、三层皮
传统方法处理鲜牛皮费时费工、腥臭难闻
褪毛的水温也十分讲究
低于70℃褪不下毛,高于80℃就把牛皮弄熟了,整张皮就报废了


毛褪掉后,要裁成圆形
刨去皮中间的油脂层,鼓声才能清亮
制鼓人根据对牛皮的了解
部位不同、厚薄不同、鼓大小不同,所需牛皮厚薄也不同
甚至鼓周和鼓心的牛皮需要厚薄也不一样
陈老师说刨皮是最无法被机器代替的环节


最后在牛皮周围打上均匀的洞眼后穿绳


第四步:蒙鼓皮

把鼓圈放在张鼓架上
过去的张鼓架就是一个石磨盘
下面四周打入木楔子让其抬升
现在一般用铁圆盘代替石磨盘
用千斤顶代替木楔子


在张鼓架周围地上揳入木杆和铁杆
在千斤顶带着鼓圈慢慢升起来的同时
陈老师拿着大锤,不断敲打铁杆


跳鼓则是进入了制鼓的最高潮
为了使鼓皮的弹性完全释放、伸张度更加均匀
还要人在鼓皮上蹦蹦跳跳,才能把鼓皮彻底绷紧
如果是超过三米的大鼓,需要五六人一起跳
这场景是不是还有点神秘的仪式感~







第六步:钉鼓钉

在边上密密实实钉完钉后
鼓的一面蒙好皮后,再如法炮制蒙另一面
最后在鼓身上钉上鼓环,这样鼓就做成了


为让顾客看到木料的好坏、做鼓的工艺
陈家制的鼓从祖上传下来就是在卖出前不上油漆
这是他们技艺传承百年的底气‍‍‍



Part 4 · 肆 · 黄河鼓的今生

这几年,陈师傅在鼓的大小和工艺上都做了改良
用大漆做的工艺鼓,给孩子们做的小鼓
还有客户希望用大鼓和小鼓做桌凳的
陈家鼓慢慢运用到了更多当下的场景中
也让更多人知道了洛阳鼓文化

(图片来自洛阳晚报)

机器可以代替一部分的手工
但是永远没法完全代替
从百年前的“文成合”到现在的“文奇鼓厂”
对于制鼓精益求精的要求都没有改变
背后是一家人的守望与坚持
|陈义超说:“雇佣的工人嫌制鼓的活儿太累都走了,现在厂里只剩下我和老婆、儿子、儿媳妇一家人一直坚守‘阵地’。希望将陈家制鼓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享受到陈家鼓带来的乐趣”。


陈师傅从小就让儿子学会了制作陈家鼓的技艺
也教会他鼓在黄河中的意义
如今他是陈家鼓的第十九代传承人,也成为了市级传承人
年轻血液的加入让销路有了新的突破
从线下的口口相传,与时俱进地转移到了网络等新渠道

(图为手艺人提供)

我们希望手工制鼓在商业化时代中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黄河畔的黄河鼓里流淌的是中原人民的朴实与热情

从狩猎战争的工具
到雅俗共赏的乐器
不管是在鼓楼里敲响的历史之音
还是在社火中的热闹鼓声
时代在鼓声擂动中生生不息
鼓槌落下,就是生活和希望的延续



Part 5 · 伍 · 鼓在现代空间的运用


在我们与「只有河南」合作的非遗新空间

黄河鼓将成为其中重要的装置元素

在工艺改造上结合传统藤编技艺
融入河南在地元素——围棋、太极文化
打造一个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国风场景
让黄河鼓焕发新的活力


以洛阳黄河鼓为例
通过思考和设计
挖掘传统手工艺更深度的价值
展现其在空间中创新运用与跨界融合


「非遗里的河南」空间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
请期待我们的下一篇推文吧~



互动有礼

坚持看到这里的朋友有惊喜~

点亮文末右下角“赞”和“在看”
留言跟我们聊聊对黄河鼓的想法
我们将在精选留言里揪5个真爱粉
全网超火的折叠翻花龙一份
期待你们的分享呀~
*留言截止时间:7月6日下午5点



End
(致敬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



《民藝再生》
   七年踐行的力量·記錄自然造物背後的故事

△点击购买


自然造物·發現中國在地之美
(關注即將消失的老手藝,關注一切有意思的人、事、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