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警务 | 石渠雪鹰突击队:风雪中翱翔的雄鹰

政务   2024-11-23 19:41   四川  

     2024年10月,雪鹰突击队民警辅警顶风冒雪,在零下5℃的严寒气候中,热火朝天开展日常训练的视频在全网热播。有人说在这里坚守就是一种奉献,而他们却“与风雪较劲、和缺氧博弈”,以练为战,提升队伍能力素质。这样的“超燃”训练配上温柔的音乐,既反差又暖心!该“云端警察”风雪中训练视频被公安部新闻传媒、封面新闻、北京时间、四川政法声音、四川公安等新媒体转发,收到广大网友点赞,称他们是雪域高原的钢铁脊梁,更是“忠诚警务”在生命禁区的最好注解!

三省交界,云端石渠。在这片平均海拔4526米,位置特殊、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土地上,“即使躺着,也是奉献。”这句话常被来形容在这片“生命禁区”里工作的人们。然而,这句话在石渠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说法:“奉献,远不止值守。拼搏,更彰显忠诚!”他们不甘于平凡,自我加压加训,在相对含氧量只有50%的空气里,时刻保持着100%的绝对忠诚。

时势造英雄,忠诚锻铁军。2008年,受特大雪灾影响,石渠县域形势复杂,人民群众亟需一支在危难之时担当应急主力军和发挥先锋队作用的公安力量。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石渠公安应急处突大队应运而生,并在2010年正式更名为“雪鹰突击队”,从此“雪鹰突击、维护稳定、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这句口号响彻云端草原。全体队员更是以“一日雪鹰、终生雪鹰”的精神,扎根在扎溪卡大地上。

    队伍建立之初,大家都没有经验,时任第一任突击队长、现任色达县公安局长的杨桂杰心知,群众所需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一切从零摸索开始!雪鹰突击队立足辖区实际,主动适应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需要,开展24小时全天候武装巡逻,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安全就在身边。

越是艰险越向前。2010年7月9日长沙贡玛发生洪水灾害,石渠公安应急处突大队受命赶赴灾区执行抗洪抢险任务。抢险现场洪浪翻滚,受灾群众大部分都是妇女儿童,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以绳索或救生圈渡河,但大型装载机还达不到开展工作的条件,需要人员前往对岸探测最佳路线,面对汹涌的洪水,这项任务需要过人的胆量。

    “应急救援处突是我们的事,让我们上!”队员们绑上救生绳,抱着汽车内胎便奋不顾身跳入洪水,“生命禁区”的石渠,虽时值7月,但雨水与高山冰雪相融,河水依然冰冷刺骨。当他们开始渡河时,水面还在不断上涨,队员们先是腰,再是头,整个身子在洪水中起起伏伏,历经周折终于抵达了对岸,确定了机械运送的最佳路线,直至晚上10点多,被困的32名群众全部获救,无一伤亡。有感于突击队员们的英勇无畏,护民平安的事迹,这支队伍被正式更名为“雪鹰突击队”,寓意他们像高原雄鹰一样,飞跃天堑,永远守护着扎溪卡。

“宁朵巴,噶真切!宁朵巴,噶真切!”(谢谢你们!人民警察),今年4月,石渠牧区老人洛仁紧紧拉着现任石渠县公安局副局长、雪鹰突击队队长四郎丹孜的手不放。原来洛仁老人在拉运牛粪的途中,三轮侧翻连带着满车的牛粪掉进地里,狼狈不堪。这一幕被正在巡逻的雪鹰队员们所见,“下车,帮忙!”队员们一跃而下,很快就将侧翻的三轮车抬到了路面,散落一地的牛粪也被一一拾取,洛仁老人眼眶湿润着不断道谢,在巡逻车的护送下安全返家。

“那面旗子很亮眼,大红的底子,上面有一只雪鹰!”“草场上隔着老远,我们都能看见。”这是石渠农牧民群众对雪鹰突击队的初印象。这面队旗是第一批雪鹰突击队队员们自己构思的,他们说要像雪鹰巡天一样,在扎溪卡草原上逆风飞翔,守民平安。这面队旗的设计理念贴合了康巴汉子野性和纯真的美,也很粗狂、直白。但恰恰是这么质朴的旗子,却成了石渠老百姓在偏远牧场上放牧务农时,最安心的一抹红。

锻造雪鹰尖刀,守护平安石渠。“严管厚爱”是雪鹰大队建队管队的法宝,依托县局精心打造的石渠公安警史馆,管内设立“浩气长存”“队伍建设”“光辉历程”“历史痕迹”“英烈名录”“装备陈列”等展现石渠公安民警、辅警工作、战斗、生活的场景和光辉业绩的展板,以此激励全队民警辅警扛起如山的使命,激发建功立业的工作热情,进一步增强队伍荣誉感和归属感,将忠诚的价值取向和果敢的行为担当融入到广大民辅警血脉的最深处。在突击队营区外,还专门设有篮球场,队员工作之余都会在此打篮球强身健体。县上几大篮球比赛都在这里进行,敢打敢拼,默契配合的雪鹰突击队员们组成的篮球队,更是这里的常胜将军。

     在上下一条心,彼此亲如兄弟的雪鹰突击队里,还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自第三代雪鹰突击队开始,除去集体奖励外,每一个单独受到表彰奖励的队员,都会自发的将奖金拿出来交给大队内勤,并入公账和战友们一起分享,“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没有这个集体,也就没有这份奖励。”这是大家一致的认可,更是这个集体凝聚力、战斗力能够全州领先的根基。

沙场砺精兵,向战锻雄师。“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水气相荡,乃生长虹”,石渠雪鹰突击队聚焦“实战、精准、常态、典型”练兵思路,在一年冰雪覆盖超7个月的高原,全体队员依然坚持周期对抗训练。常态化联防联动演练一月一次,案事件高发期每月至少演练三次,不定期开展武装拉练,不断提升队伍策应、增援、协作周边兄弟县市的能力和实战效能。

海拔高,训练标准更高。石渠县地处高原,氧气稀薄,常人在此稍微奔跑便会气喘,但在大队基地里,150名平均年龄25岁的雪鹰突击队员每天早晚各集训2公里,雷打不动。苦训特战搏击、武装奔袭、格斗擒敌等必备的“本领”,更是打造了全州第一个专业化训练楼,针对性强化室内抓捕战术。主动加压加训,在山边实地训练攀登、索降,将训练所用200斤圆木更换成400斤,将训练假人增重至真人重量,日常翻轮胎训练所用也是200余斤的大货车胎,以此磨砺精神,野蛮体魄,激发队伍斗志,提升整体战斗力。

     狭路相逢勇者胜。2017年12月23日,在雪鹰突击队成立十周年的前夕,一条来自指挥中心的指令,让所有人心情激荡。“一起故意杀人案的在逃嫌犯泽某携带枪支出现两省四县交界处的达垛白玛卡(音译)”“找到人,抓!不能让他进县城!”在县公安局党委的部署下,大队长带领15名雪鹰突击队员全副武装前往抓捕。

    达垛白玛卡地处偏僻,是高海拔的无人区。当凌晨1时许,队员们顶着零下三十几度的寒风,翻越5000米余高的垭口,他们随身携带的火腿肠、矿泉水早已结冰,在垭口休息时,辅警在内,民警在外,大家围坐一团互相抱暖、互相鼓舞,等身体回暖,体力恢复便继续向目的地出发。15名抓捕队员经过长达八小时的长途跋涉,于次日上午7时许才到达在逃嫌犯泽某所在地。

     在合围展开抓捕行动中,嫌犯泽某持枪拒捕并向民警开枪射击,在经喊话、鸣枪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为及时有效的制止嫌犯严重暴力违法犯罪行为,民警依法开枪还击。嫌犯泽某被击毙。在和平年代,直面罪犯枪口的火焰,这让队员深感肩上责任之重大,使命之荣光,必不负群众期盼,组织重托。

实战铸利剑,忠诚书荣光。自08年突击队初创成立,到雪鹰大队今日的辉煌,16载风霜雪雨,那一面拓印着雪鹰的队旗经历了六代人的接替,传递到如今的副局长、特训巡警大队大队长四郎丹孜手中。曾任派出所所长、挂职州局经侦支队副支队长的四郎丹孜,自参加工作以来破获大案要案100余起,抓捕犯罪嫌疑人150余人,劝导主动投案20余人,是全局公认的“破案能手”,他也将这份破案之心融入到了这支极具拼搏精神的尖刀队伍之中。眼下,按照全州公安机关“忠诚警务”品牌创树的安排,他又率先而动,善作善成,把“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纯洁”融入全体队员思想最深处,成为全州探索践行“忠诚警务”的样板。

     “我们的队员不仅要巡逻抓捕,还要下乡搜集情报线索,辅助各业务部门、派出所办案!”石渠县公安局长敦清每每提起,言语中充满了自豪,因为这是全州唯一一个承接了办案职责的特巡警大队。现任雪鹰突击队副大队长,荣获全州“十佳辅警”的桑批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草原硬汉”桑批于2005年参加公安工作,至今已在石渠警队奋战19年,是名副其实的元老,一双“铁腿”踏遍了扎溪卡大草原的每个角落,收集各类矛盾纠纷线索千余条,调解民事纠纷上百起,协助破获刑事案件17起,其先后5次获得县局“年度先进个人”、 4次获州县嘉奖,是领导心中的“维稳能手”,家乡群众眼中的“亲人警察”。

扎溪卡草原的兵,永远值守在云端石渠。虽然环境苦,但他们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人动容,每一个队员的笑容都很治愈。时至今日,雪鹰突击队员们青黄更迭,已经来到了第六代,队伍中优秀公务员2人、十佳辅警称号1人、个人三等功7人、个人一等奖1人、个人三等奖9人、先进个人3人,先后荣获集体三等功4次,先进集体7次;“目标考核一等奖”等,对于每一个或走出突击队、走向新岗位,或依然坚守街头巷尾,每天将足迹拓印在草原的突击队员,那首他们自己创作的《扎溪卡草原的兵》,时刻萦绕在耳边:“历经风霜雪雨,走过春夏秋冬,我们是风雪中翱翔的雄鹰,岁月不改坚定,承诺重于生命,金色盾牌的神圣,在我们头顶。”

监制:彭刚

审核:拥青青措

责任编辑:索朗群措

编辑:志美达伟

来源:平安甘孜

云端石渠
传播石渠县时政新闻、民生关注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