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过年
文摘
2025-01-30 09:35
加拿大
感觉时间过得飞快,似乎一晃眼一年就过,春节暗搓搓地就来了。春节的到来对生活在加拿大的人来说,是没有太大感觉的。只有中国人才会特别意识到这个重大节日。因为中国的春节在这边其实就是很普通的一天,大家正常要上班,学生正常要上学,连假期都没有。加拿大的日历上往往也只会标注一个Lunar New Year, 而且这个日期一般还是大年初一。即到大年初一的那一天,可能会有一些关注节日的加拿大人对你说Happy Lunar New Year,他们并不知道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其实是除夕夜,即日历上标注的日期的前一天。这有点像圣诞节,平安夜才是重头。文化的差异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或许在温哥华和多伦多这样华人比较多的大城市,春节的氛围会浓厚很多,但在一个沿海小城,春节的氛围并不多见。最热心的是商家,譬如沃尔玛、superstore这样的一些商超,他们会提前就做好一些带着中国元素的陈列牌及商品展示。即使在中国超市里面,其实春节的元素也不是那么明显,例如我家附近的一所华联超市,除夕前一天我去购物,发现和平时并没有多大区别,结账的时候就好奇问了一嘴,“你们没有春节的活动吗?”收银的姑娘立马说,“有啊,有一些特价商品活动”,我无语了,说:“那不是每周都有的吗?”那姑娘说:“有一些商品是只有这周才有活动啊”。鸡同鸭讲,在零售业好歹有过几年从业经验的我指的其实是国内商超都会去做的一个整体氛围感的设计打造及营销活动。这边的大商超如我前面提到的沃尔玛等,他们自然是有这样的规划和活动,可惜的是华人市场及春节的整体影响力还是无法与西方的重大节日相比,所以那些针对春节的活动和商品只占据了国外商超一小部分的空间,比不上国内超市所见的大场面。但其实来加拿大的华人也很容易明显看出加拿大边远小城中超商业思维运营之落后,连中国十八线小县城的超市都很难赶上。正因这种大环境的存在,所以很容易让人忽略春节的到来。日常生活中很少能感受到春节的氛围,除非你每天刷手机沉浸在熟悉的社交媒体圈中,那可能情况会不一样。就个人来说,我的日程表每周都是排得满满当当,每天生活的重点都是如何把今天日程表上的事情做完,这导致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产生,就是我明明知道春节马上就要来了,但并没有去具体记住是哪一天。譬如今年的春节我就搞了个乌龙,因为我把春节的日子记成了1月29日,因为工作的地方要办一个party是在1月29日,他们邀请我为他们包一些饺子,所以我也就理所当然地以为1月29日是对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一天。好在有朋友的及时提醒才让我避免了这个错误,成功在1月28日的晚上吃上了年夜饭。国外的朋友也很少晒年夜饭,不像在国内过年的时候,除夕的那一天从早上就开始有人晒,年夜饭能一直晒到深夜。这可能是有多种因素制约,但在加拿大过年,的确让人很没有过年的感觉。这可能有点类似于早些年在深圳过年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回乡了,整个城市变得空荡荡,而且城市里面是连鞭炮都不能放的,除了门上贴上对联,一家人做个饭或出去逛逛,也没别的事好做,因为没有亲戚朋友在,拜年都省了,过年可谓是过得忒轻松也忒空落。到了国外,这种空落落的感觉变得更为突出。你身边的人都在过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但你知道,这对你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它是你的文化你的根,在这一天奔着年夜饭而去似乎就是距离家乡最近的时刻。而这种时刻很难分享,因为它在真正的热闹之外,它更多是在你的心中。大年初一穿新衣,这天早上上学,我让女儿穿上了从中国寄过来的中式礼服,其实在前一天我就已经让她穿上了另一套去学校,小姑娘开开心心回来后说她的衣服得到了所有人的夸赞。今天回来后说新穿的这一套衣服得到了更多人的夸赞,大家都对她说Happy Chinese New Year,小姑娘心情飞扬得就像今天铺天盖地的大雪。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过年穿上新衣时的心情,那是一种期待和欢喜。对女儿来说,期待和欢喜是一样的,她享有了一段独属于她的春节体验,但谁说这不就是春节所带来的意义呢。今天早上送女儿去学校在校外听到的歌声,不知道什么歌感觉还挺好听大年初一过完,对于我们来说,这个年也就过去了。紧随而来的是常规的日程安排,赶着大雪去上班,去上学,继续迎接生活中的风刀霜剑和细碎庸常的流水生活。无论如何,还是要祝大家春节快乐,继续享受当下拥有的幸福和闲暇时刻吧。新春快乐,阖家幸福!今年还是没时间写字,只能附上前几年春节写的对联,祝所有人新年万事如意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