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治疗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学术   2024-10-29 18:01   北京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文章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2024,44(14):987-994.

作者:张旭超 徐卫东


摘要  

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irreparable rotator cuff tear)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通常由于长时间的磨损、退行性改变或急性外伤导致,且由于肌腱的退变和瘢痕化,使常规的修复手术,如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肌腱转位术、肩峰下球囊间隔术、上关节囊重建术等的临床疗效并不一致。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reverse total shoulder arthroplasty)颠倒了盂肱关节的球窝解剖结构,内移肱骨头旋转中心,远端化肱骨干,有助于增加外展时三角肌力臂,从而改善肩关节稳定性和活动范围。对肩关节力偶平衡失调影响肩关节功能的患者,采用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能够充分募集三角肌肌力,有效改善因肩袖巨大缺损导致的肩关节功能障碍。盂侧假体的旋转中心及肱骨侧假体的倾角是影响假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不仅可以作为治疗老年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的初选方案,而且在其他治疗方案失败后仍可作为补救措施,两者的术后短期及中远期疗效均良好。但是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术后应重视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阶段性目标及方法以确保患者合理地进行日常活动,避免对关节假体造成过度的压力或损伤。此外,对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肩胛盂切迹、肩关节不稳、假体周围骨折及假体感染等,需要通过精心的术前规划、术中操作技术和术后管理来预防,一旦出现需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最后,有关反式全肩关节置换用于不可修复肩袖撕裂治疗的争议问题,如联合肌腱转位以改善外旋功能、修复肩胛下肌以增加内旋肌力以及手术年龄指征,需更多的临床研究和长期随访予以解决。以上结论为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基于证据的指导,明确了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的优势与注意事项,旨在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医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肩袖撕裂是导致中老年患者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的常见原因。传统观点认为肌腱撕裂>5 cm或累及≥2条肌腱的全层撕裂就可诊断为巨大肩袖撕裂(massive rotator cuff tear),约占全部肩袖撕裂的40% 1 ]。目前,MRCT定义为冠状面或矢状面MRI显示肌腱残端回缩至关节盂和(或)矢状面MRI上测量大结节暴露的面积>67% 2 ]。其中部分巨大肩袖撕裂因脂肪浸润程度增加、肌肉萎缩加重而进展为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即无法将肌腱断端修复至肱骨大结节。临床上可表现为轻度的肩关节疼痛或活动障碍,严重者肩关节功能明显受限甚至丧失 3 ]。除患者肩关节症状及体格检查异常外,影像学检查在确定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的诊断及术前预测手术可行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肩关节正位X线片在提示盂肱关节退变(Hamada分型≥3级)有重要价值。MRI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此外,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实时的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肩袖肌腱断裂、退变和缩短等征象。肩关节造影检查可通过注入对比剂来提供更详细的结构信息,不过该项检查通常在MRI或超声检查后使用,以进一步评估肩袖撕裂的程度和可修复性。以上这些影像学检查都可帮助医生判断肩袖撕裂是否具备可修复条件。


经保守治疗后患者肩关节疼痛明显或活动严重受限;影像学提示肌腱残端无法有效地拉回至固定点,肌腱严重退变且无法提供足够强度支持修复,甚至出现多个肌腱撕裂或广泛撕裂,可考虑行手术治疗。常规手术治疗方案多但疗效不确切,尤其是对肌腱质量差、假性麻痹及伴有盂肱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 4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适用于年轻、小型肩袖撕裂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明显,但对大型肩袖撕裂的患者,修补术后张力大,再撕裂率可高达36% 5 ]。肌腱转位术适用于年轻、活动量大的患者,以及盂肱关节退变不严重并伴有明显肌肉萎缩、脂肪浸润和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然而该技术对肌腱转位止点定位要求高、操作难度大且对原有肌肉创伤相对较大,容易增加手术失败的风险 6 , 7 ]。上关节囊重建术可作为相对年轻且不伴有骨关节炎患者的一个合理选择,可以有效缓解肩关节疼痛并改善活动度,但是对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的老年患者或进展至盂肱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骨关节炎的发生和进展。此外,文献报道上关节囊重建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70.0%,提示该技术在临床疗效方面的不确定性 8 ]。肩峰下球囊间隔术创伤相对较小,短期疗效可、长期疗效未知,但球囊移位及球囊降解后的产物对肩关节的影响未知等因素,均限制其广泛应用。目前上关节囊重建术仅用于对肩关节活动需求不高、肩袖无法完全修复及需要短期康复的患者 9 , 10 ]


近年来随着对反式全肩关节假体生物力学更深刻的理解,其适应证已从最初的肩袖撕裂关节病(cuff tear arthropathy),发展到可用于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massive rotator cuff tear)、肩袖退行性病变、创伤性肩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肱骨近端骨折、半肩关节术后翻修等多种肩关节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1 , 12 , 13 ]。本文通过检索数据库,对反式全肩关节置换应用于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全面、可靠的参考依据。


一、检索策略

本研究以"reverse total shoulder arthroplasty"or"irreparable rotator cuff tear"or"irreparable massive rotator cuff tear"作为英文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以"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或"反肩关节置换"或"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或"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作为中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自各数据库建立至2023年6月,重点纳入近5年的文献。


文献纳入标准:(1)与"反式全肩关节置换"密切相关的各种临床或基础研究;(2)文献类型为论著、综述、系统评价、meta分析及个案报告;(3)研究条理清楚,结论可靠,且优先选择发表的高质量文献。排除标准:(1)与研究内容不相关文献;(2)重复发表的文献;(3)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4)会议记录、讲座或评论型文献;(5)文献质量差、病例数量较少和证据等级低的研究。


共检索到921篇文献,通过Endnote软件排除重复文献得到404篇文献,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文献36篇。


二、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治疗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的机制及改进

采用常规手术方案治疗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存在较多的临床问题和争议,尤其是对老年患者、伴有前屈活动度<90°或伴有严重盂肱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这些方案除了相对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较高的技术要求外,临床疗效也不确切。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患者常因肩关节稳定性减弱,出现肩关节功能障碍并继发盂肱关节骨关节炎,而反式全肩关节置换可从根本上解决盂肱关节不稳的问题,改善了肩关节活动度,避免了骨关节炎的进一步发展。近些年随着对反肩假体的不断改进,对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治疗效果明确,已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和采用。


(一)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的机制

1.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导致肩关节力偶失平衡

盂肱关节类似于球窝结构,周围有丰富的软组织包裹,以维持其动态稳定性。其中肩袖肌群作为维持稳定的结构在盂肱关节发挥功能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冈上肌维持肱骨外展功能,冈下肌和小圆肌提供肱骨外旋力量,肩胛下肌使肱骨内收内旋。冠状面和横断面力学平衡共同维持肩关节的正常功能。三角肌及冈上肌共同维持冠状面的力学平衡,避免外展时肱骨头上移。肩胛下肌、小圆肌、冈下肌共同维持横断面的力学平衡。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患者肌肉萎缩、肌腱回缩,导致肱骨头和旋转中心上移,肩峰下压力增加,同时肩关节外展起始受限,致使患者肩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逐渐加重,加速骨关节炎进展 14 ]


2.反式全肩关节假体充分募集三角肌力量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反式全肩关节假体,该假体在结构上颠倒了盂肱关节的球窝结构 15 ]。在力学上内移肱骨头旋转中心,下移肱骨使之远端化,这种独特的假体设计为肩关节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患者因肌腱回缩、肌肉萎缩、脂肪浸润等原因导致肩袖大面积缺损,下压肱骨头的力量明显减弱。采用常规的修复方法无法有效地恢复肱骨头动态稳定性,不合理的局部受力加速肩关节退行性病变。


反式全肩关节假体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三角肌功能正常,其临床应用的四大核心原则:(1)肱骨头旋转中心内移以充分募集三角肌力量;(2)肱骨远端化使三角肌紧张;(3)恒定的旋转中心使假体具有内在稳定性;(4)半限制假体设计具有更大的运动弧度 16 ]。反式全肩关节假体利用肱骨头旋转中心内移以充分发挥三角肌外展功能的生物力学特性,将基座-骨界面间的剪切力转化为对肱骨近端的压缩力,肱骨被远端化,三角肌纤维方向较前变得更垂直,三角肌募集作用明显增强,在提高外展效率的同时起到防止肱骨头上移的机械制动作用,以防止盂肱关节骨关节炎 17 ]


(二)影响反式全肩关节假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反式全肩关节假体自设计和临床应用以来仍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最初的肩关节假体旋转中心相对正常肩关节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在后续的临床应用中出现因盂肱关节间剪切力过大导致假体松动,而反式全肩关节假体将盂侧组件旋转中心内移,有效地提高了假体稳定性。内移旋转中心虽然可以募集三角肌发挥最大屈曲功能,但同时削弱了三角肌前后束部分的内外旋功能,增加了肩胛盂撞击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临床采用不同倾斜角度的肱骨衬垫,自主调节肱骨内移或外移,在寻求平衡的过程中将外展、内收范围最大化并降低肩胛盂撞击的发生率。肱骨侧组件的Onlay设计可结合肱骨托盘或衬垫实现肱骨的内移或外移,手术调整时具有可操作性,在提高肩关节活动度的同时降低了撞击风险。相较于Inlay设计,Onlay设计保留了大结节,意味着使肱骨更外侧化,有助于拉紧残余的肩袖,进而改善主动内、外旋功能 16 ]


Favre等 18 ]对肩关节假体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显示相较盂侧组件,肱骨侧组件凹面结构的空间位置对肩关节的稳定性更为重要,术中将肱骨侧组件调整为中立或轻度前倾的位置有利于改善肩关节前方稳定性。Kontaxis等 19 ]模拟不同肱骨侧组件倾角(0°、前倾20°、前倾40°、后倾20°、后倾40°)对反式全肩关节假体撞击试验从侧面证实了肱骨侧组件前倾角度与肩关节稳定性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肱骨侧组件倾角为0°时撞击频率最低(12%),而更大的前倾或后倾不仅会带来更多撞击,也会改变撞击的位置;前倾40°时撞击频率最高(57%),最常发生在关节盂后下缘;后倾40°时撞击频率次之(38%),最常发生在肱骨侧臼杯和关节盂前上方。由此可见,不合理的假体倾角有可能对手术效果带来负面作用,因此术者在术中操作时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假体。


三、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治疗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的疗效

反式全肩关节假体是全肩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一种选择,已有的反式肩关节假体种类较多且各具特点,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较好的疗效。NeerⅡ型假体由金属肱骨头和聚乙烯肩胛盂构成,是最常见的反式全肩关节假体之一,其相对简单、可靠,具有较长的临床应用历史,并且被广泛研究和验证。一项长期随访研究表明,NeerⅡ型假体的5年和10年随访结果证实肩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疼痛程度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较高 20 ]。DeltaⅢ型假体底座的中心有一个可调节的旋转中心,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解剖结构进行调整,以提供更自然的肩关节运动,特别适用于缺乏肩袖的患者,因此这一设计能够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功能恢复。DeltaⅢ假体的中长期随访结果证实能明显缓解疼痛并改善肩关节功能,同时具有较低的复发率和较好的生存率 21 ]。Global CAP假体具有可调节的中央杆承载结构,可以根据患者的骨质状况和肱骨干柄的长度进行调整,以提供更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SMR假体组件由金属构成,采用了球杆接口形式,即肱骨头的球状部分与肱骨杆(humeral steam)直接连接,这种设计可以提供更好的力学稳定性和肩关节稳定性。目前不同的假体已在临床得到应用,为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治疗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带来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一)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

尽管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多数肩关节疾病的"最终手段",但是临床应用表明相较于其他治疗方案,首选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 22 , 23 ]。反式全肩关节假体置换应用于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患者提供稳定的肩关节运动学支点,为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供力学支撑,解决了肩袖大面积缺损带来的肩关节失稳症状。此外,患者的年龄较大,往往伴随盂肱关节骨关节炎等退行性病变,反式全肩关节置换可以同时处理肩关节退行性病变和肩袖撕裂两大难题,避免了远期关节退变带来的持续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问题。


既往研究表明反式全肩关节置换在老年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患者的初次应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Lacheta等 24 ]对首选同种异体移植物重建上关节囊(22例)或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29例)治疗不伴骨关节炎的后上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上关节囊重建组年龄(57.0±6.6)岁,反式全肩关节置换组年龄(63.0±4.9)岁,术后平均随访2年,两组患者肩关节评分相近且疗效满意。Lee等 25 ]报告采用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后平均随访32个月的临床疗效,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患者34例,年龄(73.5±4.1)岁;肩袖撕裂关节病患者68例,年龄(75.1±4.3)岁。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组前屈活动度为125.3°±18.6°、外展123.7°±19.0°、外旋42.5°±14.2°、内旋22.1°±2.2°;肩袖撕裂关节病组前屈活动度为121.9°±15.2°、外展119.7°±19.3°、外旋38.4°±11.8°、内旋22.7°± 2.0°,两者效果改善相当。Petrillo等 26 ]对396例平均年龄71.9岁(范围34~95岁)的患者平均随访35个月,肩关节前屈活动度为124.4°±11.9°,外展115.4°±9.8°,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


(二)反式全肩关节置换作为最终的补救方案

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患者肩袖脂肪浸润严重,肌肉萎缩明显,可能同时伴有盂肱关节骨关节炎表现。对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患者采用常规的修补治疗方案,仍存在肩袖修补术后腱-骨愈合不佳、再撕裂率高的问题,导致活动障碍伴疼痛持续。而肩峰下球囊间隔术远期疗效未知、肌腱转位技术难度高且创伤大,以及上关节囊重建术等均存在疗效不确切等问题,以上因素常导致患者常需要再次手术。


在以上治疗失效或失败后,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可作为最终的补救方案,具有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且假体长期生存率较高。Merolla等 27 ]的回顾性研究对157例半肩关节置换失败(127例因肩袖撕裂导致半肩关节置换失败、30例因关节盂磨损导致半肩关节置换失败)行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翻修的患者,平均随访49个月(范围24~121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和肩关节活动范围均得到明显改善,且假体存活率在术后2年时为95.5%、5年时为93.3%。此外,该研究中患者再手术率较低,11例(7%)患者因继发盂侧假体松动(3例)、关节不稳(3例)、肱骨组件分离(2例)、肱骨柄松动(1例)和感染(2例)再次行翻修术。Cusano等 28 ]对上关节囊重建(13例)或关节镜下肩袖修补(32例)失败后接受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翻修的患者平均随访22个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改善相当,后者疼痛评分相对较低。Marigi等 29 ]对肌腱转位失败后行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的33例患者随访4年,疼痛评分从术前6.2分降至术后2.2分,前屈活动度从术前85°提升至术后111°。


(三)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的中远期疗效

采用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已得到临床认可。但对相对年轻的患者,远期疗效与患者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密切相关。假体寿命、假体松动、假体感染等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后远期疗效不佳。因此,反式全肩关节置换的长期疗效一直是临床医生和患者关注的重点。目前关于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的最长随访时间可达20年,随访结果显示其临床效果已达到临床预期,能满足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


Gerber等 30 ]对22例平均年龄68岁(范围54~77岁)的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患者随访至少15年,肩关节功能评分在术后没有明显变化且患者满意度较高。Ek等 31 ]对40例65岁以下(范围46~64岁)的患者平均随访93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从34%提升至74%,前屈活动度从72°提高至119°;术后1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3例假体组件松动、5例假体感染、3例肩胛骨骨折、7例脱位等,其中9例不需要移除假体。因此认为虽然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但是多数能够有效治疗,并不明显影响临床结局。Ernstbrunner等 32 ]对接受反式全肩关节置换的365例患者平均随访9.5年(范围5~20年),术前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分别为66°、63°、19°,末次随访时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分别达到127°、113°、24°,肩关节功能及预后评分与术后相比也未见明显降低。


以上研究证实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作为老年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患者的初选治疗方案和翻修方案,总体上能改善患者肩关节的活动度、降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并且远期的功能评分及预后良好。


四、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

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后强调早期康复的重要性,以恢复被动和主动关节活动度、加强肩胛带稳定性、增强上肢力量和功能为主要康复目标。早期阶段(0~6周)重点在于减轻疼痛、控制水肿、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肉收缩训练等方面;中期阶段(6~12周)着重加强肌肉控制、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力锻炼;进阶阶段(12周后)致力于提高肌力、肩关节稳定性和功能,包括进行高负荷的功能性训练。


具体康复程序:(1)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从早期开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并逐渐过渡到主动关节活动;(2)肩胛带稳定性训练,包括肩胛带收缩、旋转动作和正常肩胛带模式的训练;(3)肌力锻炼,通过使用弹力带、负重和体重支撑来逐渐增加上肢肌力;(4)功能恢复,进行特定的功能性训练,如提物、抬手等日常活动模拟。最后要进行术后康复进展的定期评估,包括关节活动度、肌力测试和功能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患者的康复进展调整康复计划和治疗目标 33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除关注患者康复进展及心理因素外,还应密切监测并预防可能的并发症,如感染、假体松动或脱位等。


五、反式全肩关节置换的术后并发症

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各异,发生率相对较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8.9%~16.1%,翻修手术率为2.5%~33.0% 7 , 34 , 35 , 36 ]。肩胛盂切迹、关节不稳、假体周围骨折为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的特异性并发症,也是翻修的主要原因。其次,感染、神经损伤等也影响反式全肩关节置换的术后功能。Bohsali等 34 ]报告4 124例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1%,分别为肩关节不稳(5%)、假体周围骨折(3.3%)、假体感染(2.9%)、假体松动(1.8%)、神经损伤(1.2%)、肩峰和(或)肩胛骨骨折(1.0%)、血肿(0.51%)、三角肌损伤(0.15%)、残留肩袖撕裂(0.1%)和静脉血栓栓塞症(0.1%)。Kovacevic等 7 ]关于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治疗策略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显示,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的假体失败率为10.1%(16/159)、骨折6.1%(14/231)、不稳1.9%(4/206),翻修率8.2%(19/231)。Parada等 35 ]对4 158例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患者的分析结果提示,其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8.9%,翻修手术率为2.5%。


(一)肩胛盂切迹

肩胛盂切迹(Scapular notching)是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96% 37 ]。肩胛盂切迹是指肩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肱骨侧假体或干骺端骨质与肩胛颈下缘产生反复的机械作用导致肩胛盂颈磨损,磨损产生的聚乙烯颗粒诱发无菌性炎症,造成骨量丢失,最终引起假体松动。


既往研究表明肩胛盂侧假体直径过小、肱骨侧衬垫前倾或后倾过大都能引起肩胛盂磨损,严重者可导致假体松动、不稳,甚至发生骨折。因此,做好术前规划、术中反复确认、选择适合的假体组件及位置是降低肩胛盂切迹发生的根本策略。在手术中可以通过选择Onlay肱骨衬垫、调节肱骨侧衬垫倾角、适当外移旋转中心、下移肩胛盂侧假体位置或采用偏心假体来减少肩胛盂切迹的发生风险。


(二)肩关节不稳

术后肩关节稳定性直接决定手术的成功与否。文献报道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后约4.7%的患者出现肩关节不稳 38 ]。假体倾角、假体适配度、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骨质疏松、骨量不足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肱骨侧组件的倾斜角度是影响关节前向稳定性的内在因素,手术医生需要根据患者肩关节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其倾斜角度。Favre等 18 ]关于反式全肩关节假体内在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提示,避免肱骨侧组件后倾角度>10°有利于增强肩关节前向稳定性。有学者认为适当地采用大号肩胛盂球体、增加肱骨侧假体臼杯尺寸或聚乙烯衬垫厚度,可以提高软组织张力,有助于减轻脱位发生的风险 39 ]


对严重的盂肱关节退变,肩胛盂前缘、前缘和后缘、肩胛盂广泛缺损都有可能导致盂侧假体放置更加困难和复杂,极易影响假体稳定性。对肩胛盂前缘骨缺损的患者可通过放置较大尺寸的肩盂侧假体来修复;对肩胛盂前缘和后缘同时骨缺损的患者,需要植入具有额外后缘承托的假体来稳定关节;而对肩胛盂全部骨缺损的患者则很难处理,往往需要使用特殊设计的假体或进行额外的骨质缺损重建修复技术,如肩胛盂重建术或肩盂骨移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肩胛盂骨缺损的类型,选择合适的盂侧假体进行置换,获得与周围骨质的良好固定和结合,进而提供稳定的关节运动 40 , 41 ]。总的来说,对严重的盂肱关节退变伴有肩胛盂骨缺损的患者,术前的详细评估和手术规划非常重要。医生需要考虑骨缺损的类型、大小和位置,选择合适的盂侧假体或骨缺损重建修复技术来实现稳定的关节重建。


(三)假体周围骨折

假体周围骨折常见于肩峰、关节盂或肩胛骨。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患者由于肱骨头前上移位与肩峰撞击导致磨损,植入假体后肱骨向远端移位,三角肌张力明显增加导致肩峰受力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42 ]。老年人骨质疏松也是肩峰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肩峰骨折一旦发生,可根据严重程度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美国肩肘外科医生反式全肩关节置换并发症多中心研究小组开展了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后肩峰或肩胛骨应力性骨折的预测因素研究,结果显示6 755例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患者肩峰或肩胛骨骨折发生率为3.9% 43 ]。研究认为严重的肩袖疾病是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应力性骨折的高危因素( OR=2.510)。


(四)假体感染

假体感染发生率低,但一直被认为是灾难性并发症。尽管有文献报道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不足1%,但是关节假体感染一旦发生,很有可能给患者带来经济及心理上的巨大负担,甚至有再次手术的风险 44 ]。反式全肩关节假体感染分为急性和慢性,及时、准确地诊断假体感染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治疗的关键。术后一旦发生感染,必须即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针对性地应用抗生素治疗。对6周以内的急性感染一般采取彻底冲洗、清创、更换聚乙烯假体组件,而对慢性感染需要考虑行二次翻修手术 45 ]


六、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治疗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的争议

(一)外旋无力可能需要联合肌腱转位弥补外旋不足

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患者多存在肩袖大面积缺损,肩胛下肌、大圆肌损伤影响肩关节内旋功能,冈下肌和小圆肌损伤引起外旋受限 46 ]。反式全肩关节假体发挥作用需要依赖三角肌肌力,减弱了三角肌的外旋功能,而残存的肩袖肌群无法协助小圆肌达到有效的外旋,此时可考虑背阔肌或大圆肌转位重建外旋肌力。Chan等 47 ]的体外肩关节生物力学试验证实,背阔肌转位止点靠近大结节外侧和小圆肌部位,相较止于肱骨干产生的外旋扭力更大。Petrillo等 26 ]纳入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治疗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的7项研究,包括396例平均随访35个月的患者,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平均外旋活动度仅27.7°±13.8°。因此,对部分外旋功能不足的患者,需要考虑联合肌腱转位术改善患者肩关节外旋功能。


(二)肩胛下肌是否修复

肩胛下肌作为横断面力学平衡的主要结构,术中是否需要处理并没有得到共识。修复肩胛下肌后可以辅助拉紧肩袖实现更多的三角肌包裹,增加内旋肌力以平衡外旋肌,进一步增强盂肱关节假体的稳定性。Edwards等 48 ]对纳入前瞻性研究队列的138例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患者开展平均36个月的随访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不修复肩胛下肌,反式全肩关节置换的术后相对脱位率将翻倍。Collin等 49 ]对平均随访3.3年的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证实肩胛下肌修补者较未修补者具有更好的内旋功能。而反对肩胛下肌修补的学者则认为:(1)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中肩胛下肌部分内收会抵消三角肌的外展作用,限制抬高外旋;(2)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常累及2条外旋肌腱,不修复肩胛下肌可以将对抗外旋所需的力最小化;(3)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中肱骨远端化导致自身相对延长,增加了肩胛下肌修复的难度,修复后可能会削弱盂肱关节稳定性,也容易发生再撕裂 50 ]


(三)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治疗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患者的适用年龄

65岁以上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患者采用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确切,假体使用寿命和效果基本满足患者日常生活需要。临床上对巨大肩袖撕裂、断端严重回缩并发生盂肱关节骨关节炎的年轻患者,能否采用反式全肩关节置换仍较为谨慎。


传统观点认为关节假体使用寿命短,远期可能出现更多的并发症,如假体松动、脱位、感染等。Neel等 36 ]对接受2年随访的不同年龄段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患者进行临床结局和影像学评价的结果表明,与60~79岁人群相比,60岁以下的患者在术后47个月时有相对较高的翻修率(1.8%和5.2%)、稍低的患者满意度(92%和86%),但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差异。Ernstbrunner等 51 ]对平均年龄57岁(范围47~59岁)接受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患者(20例23肩)平均随访11.7年(范围8~19年),末次随访时前屈活动度达到117°±34°,外展达到111°±47°,临床功能评分没有出现降低,提示术后疗效保持良好。此外,该研究的生存分析显示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后不再接受任何手术的总生存率5年为82%、10年为74%。如果以反式全肩关节置换失败(半关节置换术、假体取出旷置、骨水泥间隔体植入)为终点,则生存率术后5年可达96%、术后10年为92%。


七、总结和展望

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是肩关节最常见的难题之一。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肌腱转位术、生物补片增强技术、肩峰下球囊间隔术、上关节囊重建术等,但疗效不确切,功能改善不佳,手术失效率和失败率高,且无法减轻和阻止肩关节退变。


近年来反式全肩关节置换用于伴有假性麻痹或盂肱关节骨关节炎的老年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患者,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肩关节稳定性,解决了肩关节退变的问题。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不论是用于首次治疗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也可作为治疗的备选方案,还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尽管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后有一定的并发症,但发生率相对较低。通过术前规划、术中反复确认、术后规范康复,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将再手术的风险降到最低。


目前,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被广泛用于治疗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仍存在一定困难,除患者认知不足,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本身也存在一些争议,如是否需要联合肌腱转位改善外旋功能、是否需要修复肩胛下肌增加内旋肌力,以及是否可以放宽手术年龄指征等。未来除了加强对患者的科普宣传,还需要更规范的体外肩关节生物力学实验以及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明确以上争议问题的答案,以便为临床广泛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略)


       




中华骨科杂志
面向骨科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和医学生的学术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