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中国供应商电话被打爆!美国商家:担心加关税,囤积一年存货…

创业   2024-11-26 00:01   北京  

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的消息传开,美国企业正陷入一场关乎未来生存的抉择:如何在可能到来的高额关税政策中找到生存之道。

一、关税恐慌:企业的“囤货潮”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反复强调要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60%的高额关税,这一消息令许多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企业感到压力倍增。护肤品牌Bare Botanics创始人Jason Junod的行动就是典型案例。他迅速联络中国供应商,以5万美元囤积了一年的存货,这几乎填满了所有仓库空间。同样,其他行业的企业也采取了类似策略:尽可能在关税正式落地前囤货,以缓冲政策冲击。  

统计数据显示,这种现象并非孤例。中国10月出口同比增长11.2%,明显超出预期,不少经济学家将其归因于美国企业的提前采购行为。这种“抢跑”策略虽然有效,但并非长久之计。

关税落地后,企业仍需面对成本上涨的长期影响。  

二、贸易战的前车之鉴

回顾2018年中美贸易战,众多企业仍记忆犹新。彼时美国加征中国商品关税,引发囤货潮,而最终受损的却是美国企业与消费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表明,关税既未显著削减中美贸易逆差,亦未促使制造业大规模回流美国,反倒使美国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成本增加。

北卡罗来纳州Fine Fit Sisters老板Toni Norton感受深刻,若60%关税成真,其身体护理油业务恐难存续,因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她几乎无调价空间。  

三、中国的地位为何难以撼动?

尽管贸易战已持续多年,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并未改变。这不仅因为中国提供了低成本、高质量的商品,更在于其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管理体系。与之相比,越南、印度等替代市场虽有所发展,但在成本、效率和规模上仍难以与中国竞争。  

美国供应链专家Joe Jurken指出,中国对西方企业来说依然是“不可替代的”。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分散供应链,但大多数只能将其他市场作为备选,而非完全替代。  

四、高额关税背后的现实与争议

特朗普关税政策看似护美制造业,实则加重消费者负担。经经济学家剖析,关税成本虽由进口企业先承担,然最终借商品涨价转至消费者,即美国消费者为“买美国货”口号埋单。

且美国制造业回流目标仍未实现。企业所需不只是政策庇佑,还有全球竞争里难复制的低成本劳动力及产业集群效应,而这些恰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着力深耕之处。

五、应对未来:企业该如何决策? 

面对不确定性,美国企业需要更主动地调整策略,以下是几种可能的应对方式:  

1. 多元化供应链:虽然中国难以完全替代,但企业可以尝试分散风险,将部分生产转移至越南、印度或墨西哥等国。这既可以缓解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也有助于分散政策风险。  

2. 技术升级和降本增效:与其一味压低成本,不如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从内部削减成本压力。  

3. 价格策略调整:企业需要重新评估产品定价策略。适度涨价虽然可能流失部分消费者,但也能通过增加品牌溢价来维持利润空间。  

4. 政策游说与市场教育:企业需要积极参与政策制定的对话,通过行业协会向政府表达合理诉求。同时,教育消费者理解涨价背后的经济逻辑,以获得市场的更多理解和支持。  

六、结语:前路漫漫,未雨绸缪

中美贸易摩擦非仅关税之变,实乃全球供应链格局重塑。企业关键不在避冲击,而在应冲击寻新增长点。特朗普或返白宫的不确定性,是挑战亦机遇,未雨绸缪可于国际市场稳立。

未来四年,对企业来说将是一场策略与执行的竞赛。胜者将脱颖而出,败者则可能被迫退出市场。在这场博弈中,唯有保持灵活应对与前瞻思维,才能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的机会。  

✎ 近期10万+好文推荐 

一个乌龙消息砸盘,A股惊弓之鸟下跌
马克龙:特朗普将用关税迫使欧洲与中国脱钩
中方10万亿救市,马斯克转移工厂…谁笑到最后
特朗普上台第一件事,先给中国送两份大礼
美国万万没想到,中国做出重大决定,20亿美元
中国狂赚7万亿,特朗普怒火中烧,印度也开始嫉妒

商界观察
汇聚全球顶尖商业趋势观察家,以犀利的商业嗅觉,与您一起把脉商业未来趋势,负责观察商界一切,挖掘、探索、剖析财富密码!成功快人一步,商业模式、企业战略、案例、趋势、分析、宝贵经验一个都不漏!商界最值得关注的自媒体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