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渐浓时 | 腊月廿六,炖大肉

民生   2025-01-25 08:42   天津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在传统的年俗里,每个日子都有独特的讲究。从“二十三,糖瓜粘”到“二十四,扫房子”,再到“二十五,磨豆腐”,一路数来,腊月二十六带着它独有的习俗,在人们满心的期待中如期而至。

当腊月廿六的脚步悄然临近,空气中弥漫的年味愈发醇厚浓烈。在这天,“割年肉”这一传统习俗,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一抹富足与喜庆的色彩。


习俗起源与寓意

追溯“腊月廿六,杀猪割年肉”习俗的源头,它与过去的生活条件息息相关。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平日里人们的饮食较为简朴,只有在过年这样重大的节日里,才舍得花钱买肉,改善生活。这一天割回的年肉,不仅是为了满足家人的口腹之欲,更蕴含着深厚的寓意。肉在传统观念中象征着富足和繁荣,割年肉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家庭能够生活殷实,衣食无忧。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日子越过越红火。

“割年肉”

在腊月二十六这天,家境殷实些的人家会杀自家养的猪,而大多数普通家庭则会去集市割一块新鲜猪肉回家。猪肉在年夜饭桌上是不可或缺的美食,像红烧肉、粉蒸肉等各种以猪肉为主料的菜肴纷纷登场,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美味,共享团圆时刻,同时也寓意着生活富足,来年能有足够的肉食,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炖大肉”

把割回来的年肉精心处理后进行炖煮。在过去,物资相对匮乏,平时很少能吃到炖煮的大块肉。腊月二十六炖大肉,是为了筹备过年期间的食物。炖煮好的大肉香气四溢,不仅满足了家人的口腹之欲,而且这些储备的肉食可以在接下来的春节期间随时取用,用来招待上门拜年的亲朋好友。热气腾腾的炖大肉,象征着家庭的温暖和团聚,也预示着新的一年生活红红火火、富足美满。

“洗浴”

除了准备食物,腊月二十六还有洗浴的习俗。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人们在临近新年时希望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春。洗澡、洗衣,去除身上的污垢和晦气,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这一习俗不仅包含了清洁身体的实际需求,更蕴含着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期望洗去过去一年的烦恼与不顺,以清新、洁净的姿态开启新的一年,迎来好运和福气。

习俗的传承与变迁

在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吃肉早已不再是一件稀罕事。然而,“腊月廿六,炖大肉”的习俗依然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并以新的形式传承下来。如今,很多家庭依然会在这一天去市场挑选新鲜的肉类,带回家里精心烹制。不过,与过去不同的是,现在可供选择的肉类更加丰富多样,除了猪肉,还有牛肉、羊肉、鸡肉等。人们在遵循传统习俗的同时,也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健康需求做出选择。
腊月廿六炖大肉,这一古老的习俗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憧憬和对家庭团聚的期盼。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它始终是春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在每一年的这个时候,都能通过这一习俗,找到那份属于家的温暖和浓浓的年味。



时代记忆平台简介








弘扬中华文化使命,采用“互联网+文化+旅游+地图+场景+支付”的线上平台模式,将文化保护技艺传承与文旅消费相融合,以大数据、云支付为纽带,链接空间、技艺传承人、公共文化空间、文创空间、产品及服务,助力于打造文旅消费O2O新模式。

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空间有机结合,在挖掘、传承、保护、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全景式输出优秀文旅产品服务的同时,整合历史、非遗、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物产等资源,搭建以“ 品牌+、文化+、互联网+、资本+ ”为核心特色的数字文旅平台,做大做强文旅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紧抓文旅数字化战略契机,倡导东方审美、塑造国际元素、输出生活方式、引导价值标准,助力推动独具区域特色的文旅产业快速升级。

文章来源:时代记忆

|英文摘要|  Abstract

Stew the pork on the 26th day of the 12th lunar month


荣程集团
和谐荣程大家建,美丽荣程共同享。欢迎关注“荣程动态”,关注荣程,关心荣程,共同建设幸福荣程、智慧荣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