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仁书院与关学薪传
宏仁书院的缘起与创建
宏仁书院前身是爱日堂,而爱日堂的前身是尊经学堂,是清末国子监学正、贡生张元际早年所办之学堂。张元际(1851—1931),字晓山,号仁斋,贡生,国子监学正,兴平县庄头村人。他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庭训,刻苦读书,青年时期先后师从高兰亭、柏子俊、史梦轩、刘古愚等著名关中大儒,又因仰慕清麓书院贺复斋学问,遂赴三原从学数年。张元际学有所成后,返回兴平,投身教育事业。
张元际最初在兴平县城隍庙设馆讲学,虽地方狭窄、条件简陋,但听者甚众。值三原院考之际,张元际带领学生前往应试,结果他的学生里竟有八名考中秀才,足占兴平全县半数名额之多,直接奠定了他在兴平教育界的崇高地位,于是张元际“兴平半片”的绰号响彻兴平城乡,成为了全县学子心中的名师大儒。然而就在这时,张元际惊闻母亲去世,遂回家奔丧。
按照旧俗,张元际应当守孝三年,随着他的离开,学馆也就随之解散。临走时,他婉劝诸生另择名师,千万不要因为他而耽搁前程。但是诸生深信只有在其门下读书才能金榜题名,故而期望他能夺情,继续教育事业,但张元际坚辞不就,于是局面僵持不下。诸生迫于无奈,只得将书籍衣物存放于村东关帝庙尊经学堂,暂作容身学习之处。应说明的是,这所尊经学堂也是张元际所办,本就规模较小,此时更为拥挤不堪。张元际看到这种情景,知道众意难违,遂慨然捐地十五亩以另择新址扩建学堂。
宏仁书院的文脉与学风
学堂教授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和孔孟程朱之学,学堂教室分别以朱子的“立志、居敬、明理、反身”命名,就连藏书处和灶房也分别取名经义、治事,并有楹联自勉:拥书天假百城富,种树人为万户侯。
爱日堂的教学和管理均效法三原清麓书院,“堂内一切制度,取法清麓规则为遵守,躬践实行,辄以第一等人为期许”,即效法清麓,以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清麓书院,其正式名称是“正谊书院”,由清末关学大儒理学家领袖贺复斋创办于三原,是清末陕西四大书院之一。张元际早年曾在清麓书院求学,因此张元际的爱日堂效法清麓也是有师门传承之意。
除了教学外,爱日堂还定期举办规模宏大的学术交流讲座大会,参会者动辄数百人之多。爱日堂有楹联曰:讲会在四月朔初,宾友远来者近往者;岁祀定甲戌首夏,先生于彼乎于此乎。据记载,爱日堂规定“每岁四月朔日为该堂讲学大会,邀请四方友朋,于此日祀圣、习礼、歌诗,古冠深衣,升降拜跪,彬彬秩秩,足然有三代之风,再现于今日。”至于前来参会的名士宿儒更是数不胜数,除关中诸县外,更有不少外省理学领袖不远千里应邀赴会,“或讲心得、或发经义,不一而足,凡来听讲者,无不心旷神怡。”
抗日战争爆发后,原来“爱日堂”之名恐遭社会各界误解,遂改名为“宏仁书院”。宏仁书院,就教学内容和层次来看,基本还是传统私塾的水平和层次,从其影响来看,则又远非普通私塾能相提并论。当时,新式学校虽符合时代潮流,但学费贵且入学门槛高,而私塾在学费、名额、入学门槛、学习年限等方面具有相当灵活性,如宏仁书院就对贫寒学生一律免收学费。故而对很多贫寒子弟来说,去私塾读书仍是较好的选择。并且,对当时的多数人而言,私塾学院足够满足他们读书识字的基本文化需求。
赓续文脉与关学薪传
宏仁书院的创始人及其继任者张元际、张元勋兄弟,都是近代陕西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关学代表性人物,享誉三秦,名震陕甘。辛亥鼎革之际,陕西革命军政府曾使蓝田牛兆濂和兴平张元际、张元勋兄弟三位代表与攻陕之清兵谈判,当时清兵首领升允得知三位谈判代表身份后,掩面痛哭说:“今三先生至,事不可为矣!”遂同意讲和撤兵。这一轶事后来也被《白鹿原》化用。
书院自创办以来,经历了传统私塾书院转设为学堂和学校的改革潮流,但宏仁书院受当时复杂的社会原因影响,始终固守传统,坚持不改革为新式学校。虽然外界多有抨击和批判,但张元际等矢志传承关学的关中宿儒却认为,正是他们的坚持才使得关学文脉不至于在近代文化转型浪潮中消亡。宏仁书院创办人张元际去世后,省府主席杨虎城赠予“关学薪传”匾额,以资表彰他对传承弘扬关学文脉的功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宏仁书院因故停办,前后共六十余年办学史。宏仁书院经历了从学堂到书院的发展历程,同时办学期间还吸引四方学人前来求学问道,除本省关中各地外,还有晋鲁豫沪皖诸地,更有海外地区,诸如朝鲜、越南等地学生,从宏仁书院走出来的学子可谓是遍布四海。书院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自有其积极的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同时传统书院千年发展史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陕西的书院更是与关学兴衰密切相关。新时代下,我们要挖掘整理咸阳书院文化资料,厚植咸阳书院文脉底蕴,丰富咸阳故事叙事体系,提升咸阳文化传播力,增强文化自信,继续为咸阳文化发展繁荣作出应有贡献!
海报轮播
来源:咸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