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夯实“稳”的根基 积蓄“进”的动能

时事   2024-11-21 12:55   陕西  

夯实“稳”的根基 积蓄“进”的动能

——咸阳稳增长工作综述

10月下旬,咸阳经济运行“成绩单”发布: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咸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013.44亿元,同比增长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6.9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979.86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866.64亿元,增长4.2%。

今年以来,咸阳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中省各项决策部署,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着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眼下正处于决胜四季度、打好收官战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开阔视野、创新作为,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向好向优态势,凝心聚力夯实“稳”的根基,积蓄“进”的动能。

关键领域

夯实稳的“根基”

新年伊始。1月2日,咸阳市参加全省2024年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活动,427个重点项目开工。一季度,全市共开工项目427个,总投资741.32亿元。

5月16日至17日,全市举行开发区观摩和重点项目“晒比评”活动,聚焦聚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高质量项目、打造高能级平台,苦干实干精准干,奋力冲刺双过半。

11月6日,全市举行四季度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暨空天关键装备及复合材料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开工活动,共增开市县重点项目74个,总投资24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9.2亿元。

重点项目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也是稳住经济大盘、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

从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重点项目“晒比评”观摩活动,到加强招商引资、接续举办“政银企”对接等活动。今年以来,咸阳市全力推动项目提速、招商提效、投资提质。542个省市重点项目接续发力,挑起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担。


彩虹二路高架桥夜景。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祯 摄(资料图)

在建项目提速增效,新开工项目掀起大干热潮,重点项目建设场景令人眼前一亮——

彩虹二路高架桥建成通车、国产首条超高世代基板玻璃生产线点火投产、乾县桢龙航空无人机及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项目加快建设、中国西电集团咸阳智慧产业园项目稳步推进……截至10月底,487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12.2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9.95%。

以重点项目拉动有效投资。前三季度,咸阳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2%。工业投资增长44.8%,项目投资增长22.9%,民间投资增长20.3%。

把优质企业和项目“请进来”,还要“走出去”抢机遇、谈项目。从开春到入冬,咸阳奋力向前,聚焦16条重点产业链、8条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和3条文旅产业链,积极赴境内外城市开展招商工作,全力引进产业类项目、促进招商项目落地。

前三季度,咸阳市纳入统计陕西省招商引资(内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合同项目549个,新增投资额861.44亿元。

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重大项目意向签约、投资落户、开工建设,共绘砥砺奋进新图景。

在咸阳,经济增长的动力不仅体现在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一线,还体现在持续释放活力的消费市场。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


“国风电音嗨起来”为主题的国风电音活动现场“嗨”声不断。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国章 摄 (资料图)

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相互验证。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咸阳老街国风电音“嗨”声不断;武功古城姜嫄水乡红红火火、人山人海;《咸阳仪仗——秦军舞千年》“炸街”巡游;福园巷子“奇十妙想 潮趣国庆”国潮奇幻演出循环上演……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咸阳消费市场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4%。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2%。

抓关键领域,夯实稳的“根基”,咸阳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

结构向优

培育新动能

调结构、增动能,咸阳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咸阳市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智能化车间,秒针每跳动40余次,就有一片又大又薄的基板玻璃“走”下生产线。

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规划总投资200亿元,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投资91亿元,主要建设8座G8.5+基板玻璃热端窑炉和4条冷端生产线,具备年产580万片基板玻璃的配套能力。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一片薄薄的玻璃科技含量满满,让中国基板玻璃产业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在咸阳市装备制造产业园,三立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厂房屋顶铺设的10兆瓦光伏组件和3.5兆瓦氢燃料电池,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近年来,咸阳市聚焦新能源发电、光伏、氢能等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打造了一批新能源新领域新技术新产业项目,让新能源和环保产业聚链成势。

从新型电子显示产业的突破到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绿色氢能实现零碳排放,咸阳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

前三季度,咸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0%。其中,能源工业增长18.7%,高于非能工业9.4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6%。建材、能化、电子、医药、食品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1.6%、17.2%、11.6%、5.0%、4.0%。

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咸阳加快打造“544”现代产业体系,抓好重点产业链、特色产业链建设,加大延链补链强链力度,做大做强“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夯实产业链基础,优化产业生态,打造产业集群,持续提升全市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解决好科技成果落地过程中“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等问题,重新点燃科研工作者心中创新之火。咸阳在市域内高校院所大胆推行“三项改革”,通过科技经纪人、科技大使深度挖掘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吸引西安交大“新型有机液体储氢材料”等近200个项目在咸阳落地。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更离不开人才。面对如何让企业和高校各展所长,在科技创新中实现优势互补?怎样让前沿技术更接地气、打通科研成果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是咸阳用科技产出的“优”、创新主体的“强”、高新产业的“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提供的强大动力支撑。

优势产业持续巩固提升,新兴、未来产业形成先发优势……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咸阳经济发展韧性持续增强。

提质增效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10月26日,在第三十一届杨凌农高会上,旬邑展位围满了人,大家被展出的玉华富士、蜜脆、华硕、瑞雪、秦脆等“咸阳马栏红”苹果所吸引。

“我们县苹果种植面积31.57万亩,栽植标准化、规模化矮化苹果示范园1.4万亩,建成高质高效‘万元果’示范园309个,是中国苹果20强县,年产苹果54万吨,是‘咸阳马栏红’苹果重要产地之一,品牌价值41.11亿元。”旬邑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田志刚说。



目前,全市苹果种植面积252万亩,年产量450万吨以上,总产值280亿元以上,每年通过中欧班列、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海上丝绸之路等出口5000吨以上,远销哈萨克斯坦、东南亚、港澳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咸阳苹果打开了国际市场,点燃了咸阳对外贸易的星星之火。前三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04.64亿元。其中出口58.93亿元,进口45.71亿元。

咸阳大胆探索创新,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聘请专家教授担任“科技大使”,架起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合作交流的桥梁纽带,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牵线搭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让科技成果走出“深闺”转出“新动能”。

“我特别留心学校教师同咸阳的合作,及时把学校的科技成果推介给咸阳企业,经常组织企业到学校对接洽谈,为双方达成转化意向牵线搭桥。”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包宇说。

咸阳市聘请院士顾问55名、科技大使272名,探索出“四支队伍”转化科技成果的“咸阳模式”,举办“人才兴咸大会”“三项改革”进咸阳、中国创新挑战赛、院士咸阳行等活动,让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咸阳突出就业优先,注重综合施策,形成“126”条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纵深推进“人社工作进园区”“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和“就业公共服务进校园活动”,开展政策宣讲、职业指导。截至10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51万人。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前三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40元,同比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78元,同比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17元,同比增长7.6%。

稳投资、促消费、稳外贸,“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牢牢稳住咸阳经济基本盘。

决胜四季度、打好收官战,全市上下将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强化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继续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海报轮播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袁森/文
编辑:陈静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

声明:我们重视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图片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侵权的,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往期回顾

咸阳不断完善机制激发招商引资活力

光影咸阳|这份“民生答卷”,写满了咸阳幸福!

似笔走龙蛇!三原蟠龙剪纸绽放镂空艺术魅力

咸阳首个行政复议服务点成立!


咸阳日报
传播党的声音 反映群众意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