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漏芦-祁州漏芦
别名:狼头花
采收加工:秋后采收,除去泥土,鲜用或晒干
药用部位:根
产地: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南、四川等
科:菊科
原植物:祁州漏芦
植物情况:多年生草本
高30-100cm。根状茎粗厚,主根圆柱形,直径1-2cm,上部密被残存叶柄。茎直立,不分枝,簇生或单生,有条纹,具白色绵毛或短毛。
基生叶有长柄,叶柄长6-20cm,被厚绵毛;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全为椭圆形,长12-25cm,贡5-10cm,羽状全裂呈琴形,裂片常再羽状深裂或深裂,两面均被蛛丝状毛或粗糙毛茸;中部及上部叶较小,有短柄或无柄。
头状花序,单生茎顶,直径约5cm;总苞宽钟状,基部凹;总苞片多层,具干膜质附片,外层短,卵形,中层附片宽,成掌状分裂,内层披针形,先端尖锐;花冠淡紫色,长约2.5cm,下部条形,上部稍扩张成圆筒形,先端5裂;雄蕊5,花药聚合;子房下位,花柱伸出,柱头2裂,紫色。
瘦果,倒圆锥形,长5-6mm,棕褐色,具四棱;冠毛刚毛状,具羽产太短毛。花期5-7月,果期6-8月。
漏芦-祁州漏芦药材性状:根呈倒圆锥状圆柱形,有的稍扭曲或扁压,通常不分枝,完整者长10-30cm,直径1-2.5cm。表面深棕色或黑棕色,粗糙,具不规则的纵形沟纹及鞭形的网状裂隙,外层常有剥裂。根头部膨大,有少数茎基及鳞片状的叶基,顶端有灰白色绒毛。质罗而脆,易折断,折断时皮部常与木部脱离,皮部色泽较深,木部黄白色,呈施射状,木射线处多破裂,木部中央因朽蚀而成星状裂隙,显深棕色。气特异,味微苦。
以条粗、棕黑色、质坚实、不碎裂者为佳。
漏芦药性:
【本经上品 漏芦 味苦寒。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久服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野兰。】
味咸,性寒,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利水秘精,凉血败毒。
漏芦咸寒,利水泄湿,清肝退热,治失溺遗精、淋血便红、眼痛目赤、背疽乳痈、痔漏瘰疬、白秃金疮、历节带下、泄痢蛔虫、一切跌打损伤、恶疮毒肿。接骨续筋,排脓止血。服浴皆善,下乳汁最捷。
【产地】生于向阳之地之草木植物,秋后则草枯而变黑,异乎他草,根苗皆入药。
【性味】味苦咸,性寒,无毒。
【主治】漏芦为泄热解毒要药,主治恶疮热毒,湿痹,扑损,能排脓止血,通经脉。
【别录】止遗漏,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
【大明】通小肠,泄精尿血,肠风,赤眼,小儿壮热,扑损续筋骨,乳痈瘰疠金疮,止血排脓,补血长肉,通经脉。
【括要】下乳汁,消热毒,排脓止血生肌杀虫,能预解时行痘疹毒,取其寒胜热,又入阳明故也,无则以山栀取代之。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妊娠禁用,疮疡阴证平塌不起发者,真气虚也,法当内塞,漏芦苦寒,非所宜投。""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味】 苦,寒。
【归经】 归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
【用法用量】 5~9g。
【注意】 孕妇慎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备注】 (1)对于疮痈初起红肿热痛,常与连翘、大黄等配合应用;对于乳房红肿疼痛欲成痈肿者,常与瓜蒌、蒲公英、贝母等配合应用。本品且能通乳汁,与通草、王不留行等配伍,又可用于乳汁不下。又可用于各种肿瘤。如用于肝肿瘤,常与半枝莲、半边莲、石见穿等配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