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最出名的女儿,嫁给表哥,由大家闺秀沦为“婢女”,被载入清史

文摘   2024-10-14 00:02   陕西  

她是林则徐的三女儿。

因为父亲林则徐在朝中比较有影响力,上门求亲的达官显贵无数。

父亲却偏偏看中了家境贫寒的表哥。

并将她许配给了他。

她的名字叫林普晴。

她嫁给表哥后,从养尊处优的大家闺秀沦落为粗使婢女。

她是如何过好这一生的,还被载入《清史稿·烈女传》。

01

林普晴出生于1821年,母亲在回老家的途中,乘坐轮船时生下了她。

此时,她的父亲林则徐在翰林院供职,也是林家生活最安定的时候。

虽然那时候“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广为流传,但富人家仍然很重视女子的教育。

林普晴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也跟着父亲见多识广。

林则徐共有四个女儿,林普晴排行第三,她也是林则徐四个女儿中长相最好的一位,也是书读的最好的一位。

图|林普晴

清朝贵族皇室,女子几岁的时候就被赐婚,到12岁,13岁就可以出嫁。

林普晴几岁的时候,王室贵族上门求亲的不计其数,都被林则徐婉拒了。

林普晴11岁那年,妹夫沈廷枫进京参加应试,就将12岁的儿子沈葆桢暂时寄养在林则徐家里。

沈葆桢个子瘦小,长相也很普通,扎在人堆里找不见的那种。

林则徐也没有注意到这位外甥。

直到沈葆桢在朝中做了青年书吏。

有一年腊月三十的晚上,大家都匆匆忙忙的赶回家过年。

林则徐起草了一封奏章后,一边伸懒腰,一边往前庭走。

到前庭,他发现厢房里的灯还亮着,他推门进去,发现沈葆桢还在认真的抄写文书。

林则徐好奇的问道:都大年三十了,你怎么还不着急回家?

面对自己的舅舅和上级,沈葆桢连忙起身回答:我想抄好再回家过年,今年的事不宜拖到明年。

林则徐赞赏的点点头,接着又拿出刚起草的奏章说:这是我刚起草的,明天就要发出,麻烦你帮忙誊抄下。

沈葆桢从林则徐手中接过奏章,一直誊抄到三更时分才好。

林则徐过目后,觉得字迹有些潦草,就让他重抄。

没想到沈葆桢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认真的抄起来,一直抄到天亮。

当他将誊抄好的奏章再次拿给林则徐时,林则徐看到字迹工整的奏章,满意的点着头。

图|沈葆桢

沈葆桢的忠于职守,不急不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深的打动了林则徐,林则徐当时就表扬了沈葆桢:如果能保持这种态度,将来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林则徐便将沈葆桢请到了后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后堂叙话”。

所谓的“后堂叙话”,林则徐一面表示对沈葆桢才干的认可。一面将自己最宠爱,也是四个女儿中最有才华的林普晴许配给了沈葆桢。

清朝时候,还没有自主恋爱一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最主流的婚嫁方式。

02

16岁那年,沈葆桢果然不负老丈人的期望,考中了秀才。20岁,沈葆桢与自己老师林昌彝同榜考中举人。

真是年轻有为,后生可畏!

沈葆桢中举这一年,是林家喜忧参半的一年。

鸦片战争爆发,担任两广总督的林则徐因为禁烟,得罪了朝中的保守派,被革职查办。

而这一年,林家有一件大喜事,林普晴与表哥沈葆桢结婚。

虽然沈葆桢中举,沈家的地位比起从前已上了一个台阶,但财富不是一天两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几代人的积累。

沈父因为屡试不第,发誓不再参加科举,便回乡以教书为生。

因为教书薪水比较微薄,沈家的生活一直过得十分拮据,没有原始积累,家中更没有粗使丫鬟。

图|林普晴和沈葆桢

林普晴自嫁给沈葆桢后,就由养尊处优的大家闺秀沦为了婢女。

家里的洗衣做饭打扫屋子的活都由林普晴负责。

林普晴不会做家务,不会做饭,她就一点一点学。

即来则安,她没有半点抱怨,而是撸起袖子,让自己快速适应当下的生活。

沈葆桢在婚后,考了三次进士,落榜了三次。

他几次心灰意冷,都是林普晴在旁边鼓励他,照顾他的生活,打理家中事务,让他无后顾之忧。

婚后第7年,沈葆桢在第四次应考时,考中了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也就是能在当时的最高学府翰林院读书,相当于现在的博士研究生。这是一批书读的最好的人,前途也不可限量。

沈葆桢一边读书,一边任翰林院的编修,相当于正七品的官级,还有薪水可以拿,跟一县之长是一个阶品。

从此,沈葆桢的人生仿佛开挂了。

34岁时,沈葆桢成为了江南道监察御史,从七品升为五品。35岁,沈葆桢出任江西九江知府,从五品升为四品大员。

不得不说林则徐长了一副识英才的慧眼,当然也衬托出林普晴这位妻子的旺夫。

沈葆桢当了大官,家里的生活条件好了,林普晴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家里有了粗使丫鬟,她不用再做那么多苦力。

但是,不用做苦力时,她又面临新的挑战,就是如何做合格的知府夫人。

作为林则徐的四个女儿中是最出名的一位,林普晴还受到左宗棠和曾国藩的褒奖,甚至称她为巾帼英雄。

她的出名并不是因为嫁给了名臣沈葆桢,而是因为她“啮血写书求解围”的这一历史事件。

图|冼夫人

因为这件事,大家还将她与骑马驰骋疆场的冼夫人,也就是琅琊榜中霓凰的原型相媲美。

03

在沈葆桢任江西广信知府之前,太平军率军两次攻打江西,并占领了江西的50多个县。

沈葆桢上任江西广信知府后,对太平军也将展开镇压。

一次,在沈葆桢外出筹集军粮和军饷时,太平军便先下手为强,对广信展开围攻。

此时的广信军队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很多官员都收拾细软,携带家属逃出了城。

府衙里的人都劝林普晴出城躲躲,一介女流之辈,留在城里也没法守城。逃出城后,还有机会与沈葆桢会合。


林普晴不但没有出城,并指着府里的那口井说:敌军来了,我还有那口井。

于是,她临危不惧,找守城的将领一起商量对策。

她组织城里的百姓紧闭城门,并告诉大家,她将誓死坚守广信。

作为知府的夫人,林普晴的坚守,也从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军心和城中的百姓。

与此同时,林普晴咬破自己的手指头,写了一封血书,向父亲原来的部下左宗棠请求增援。

第二天,沈葆桢回城,看到手持刀剑,准备殉城的林普晴,不禁大为吃惊。

林普晴看到进城的是自己的丈夫,并不是敌军,这才松了一口气,将剑递给沈葆桢说:城中人都跑光了,我以为敌军来了。我与你结为夫妻以来,一直害怕死在你之后。现在你我共同遇难,又是报效国家之时,请你帮我保存好这把剑,如果敌军来了,你帮我阻击片刻,让我好有时间跳井。

沈葆桢听完后热泪盈眶,对林普晴的敬意油然而生,夫人一介女流,能抱着必死的决心守城,他作为一府之长,更是心生愧疚,沈葆桢说:我一府之长,在危难之时不在城内,让夫人代我守城,实在有愧于百姓。生死之际,又不能给夫人只言片语的安慰,实在有愧于妻。今日,于公于私,我将携夫人与城共存亡。

正当沈葆桢夫妇誓死守城时,左宗棠带着援军赶到,解了城中的围。

得知林普晴誓死守城的事迹后,左宗棠向林普晴深深地躹了一躬说:夫人真是巾帼豪杰,让宗棠敬佩万分。


之后,曾国藩收到左宗棠的捷报,向朝廷奏章,请朝廷嘉奖林普晴夫妇。

关于林普晴的事迹,还被编入了《清史稿·烈女传》。

后人赞她不愧为名臣之女,称她不愧为名臣之妻。

林普晴,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勇敢的挑战传统,追求自我价值,展现了她的独立和坚韧。

关键时刻,她可以将国家利益和大义摆放在前面,宁可跳井,也不肯出城逃跑。

林普晴一生都在践行一个道理:身处困境,与其自怨自艾,不如提灯前行,走着走着天就亮了。


黎庶文史
网络作家,期刊作者,挖历史,趣历史,家族史 让枯燥的历史趣味化,让难懂的历史简单化,让干条条的历史故事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