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曾被称官僚养成所,他仅用两年时间,让北大成为世界一流学府

文摘   2024-11-19 23:47   陕西  
1916年,北大学生上课,老师只差低头哈腰地说:请老爷上课。
为啥称学生为“老爷”?因为当时北大的学生多为官宦富家子弟,他们整天吃喝玩乐,混了文凭去买官。老师讲课也敷衍了事,无心学术。外界对此嗤之以鼻,戏称北大为“官僚养成所”。
1917年1月,来了一位穿长衫、戴眼镜的校长,不出两年,北大竟成了世界一流的名牌学府。     
这位校长,就是蔡元培。

图|蔡元培
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出生在浙江绍兴笔飞弄的一个古宅里,他自幼聪明过人,4岁入家塾读书,17岁考上秀才,18岁就能设馆教书,22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点为翰林院编修,后坐上教育总长,从此致力于教育事业。
1816年,在法国的蔡元培接到教育部任命他北大校长的电报,回国后,老朋友轮番前来劝他:别接这个烂摊子,以免坏了自己的名节。他却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便只身去了北大。
顾颉刚曾回忆:“先生来学校第一天,校工们排队恭恭敬敬地在门口向他行礼,他脱下头上的礼帽,认认真真地回鞠了一个躬,这使全校师生大为惊讶,因为一反以前历任校长的傲慢和目中无人。”
当时的校长一职,可谓三品大官,校长竟然给师生脱帽鞠躬,北大一片哗然。其实蔡元培是在以身作则,就像他任职演讲说的那样,北大要成为全新的北大,首先要做到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蔡元培还要求学生,求学要抱定正大的宗旨。你到底来大学干啥的?他认为,大学生是研究高深学问的人,读大学是来研究学术的,而不是借用来升官发财的。
定下了大学的性质,蔡元培便大刀阔斧地对北大进行了改革。
他先是解聘和开除了那些不学无术的教员与学生,然后广为纳贤,识才重才,不管你学历高低,只要你讲课有内涵、有真东西,便会招到北大来。
蔡元培求贤若渴,在聘请陈独秀任文科学长时,曾三顾茅庐。
第一次拜访大雪纷飞,蔡元培就哈着气、跺着脚,在门外等候。
第二次天不亮就来到陈独秀的房门外,他也不敲门,就那样静静地等。最后以陈独秀不舍得放弃有影响力的《新青年》,婉言拒绝了蔡元培。

图|陈独秀
第三次到访,大门敞开,蔡元培被请到上座。片刻商榷,《新青年》搬到北大,这样,不但以北大做平台宣传了新思想,陈独秀还可以一边做编辑,一边教学。
果然,北大新思想层出不穷,他们渴望自由的精神,不但带动了北大的学生,还影响到全国,成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引导索。
不但思想自由,蔡元培还倡导兼容并包,容纳不同学派,各个学科也要沟通与融合。他不但聘请了在学术上有造诣的胡适、马叙伦、李大钊、李四光等,还留用了思想保守但有学术技能的章太炎,甚至留下了梳辫子的怪人辜鸿铭。
蔡元培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以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
北大像一股自由的清风,把民国带到春秋战国时期,学派荟萃,百家争鸣,人才辈出。正是各种不同的相互冲击,才彻底激发出人们心中对知识、对真理的渴求。
此后,他还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他去掉学长职务,把各个学科分类建系;他还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招收了北大第一批女学生,等等。
蔡元培先生深知教育是一国之本,他以雄阔的胸襟和视野,开拓了教育崭新的格局,为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路基础。
蔡元培,北大永远的校长、北大之父,不仅用两年的时间改变了一所大学,还照亮了一个国家的未来。先生不愧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令人敬仰。
参考文献:
《蔡元培选集》  1984版
《北大的校长们》  作者:李振东
《蔡元培传》  作者:周天度

黎庶文史
网络作家,期刊作者,挖历史,趣历史,家族史 让枯燥的历史趣味化,让难懂的历史简单化,让干条条的历史故事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