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冲突都是文明的试金石,广东土客大械斗与海陆丰乌红旗械斗,不仅是血与火的较量,更是社会变革的前奏。
——岭南阿谭
在广东的广袤大地上,曾经上演过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民间械斗,它们如同历史的伤疤,刻印着族群间的矛盾与冲突。
从广东咸丰同治年间的土客大械斗,到海陆丰的乌红旗械斗,这些事件不仅是地方史的一部分,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可忽视的篇章。
它们揭示了在社会动荡和资源争夺中,民间械斗如何成为历史发展的催化剂,以及这些事件对现代社会治理和族群关系的启示。
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历史的尘埃,探索那些被遗忘的角落与过往。
壹
海陆丰乌红旗械斗,是一段深藏在广东海陆丰历史深处的伤痛。
这场械斗,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民间冲突,它折射出了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社会动荡、资源争夺与宗族矛盾的复杂交织。
贰
乌红旗械斗,一段被岁月风沙掩盖的血腥记忆。
让我们翻开泛黄的史页,揭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探寻那些被遗忘在时光深处的真相。
清末咸丰年间,海陆丰地区动荡不安,各乡里为了安全自保,成立了村落联盟,俗称“乌红旗”。
他们以三角形的“乌旗”、“红旗”为标志,上书乡里、村寨名称;
领导机构是由乡里(或宗族)“老大”组成的理事会,拥有自卫组织和武器(武馆、拳馆);一般不与有矛盾的邻乡结盟,多数与邻乡间隔的乡里结盟,以达到互相制约的目的。
“乌红旗”是乡与乡、宗族与宗族之间因祖坟龙脉、水利灌溉、田园、山林权益等矛盾激化而形成的区域性民间社会组织。
尤其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是出于自身安全需要的产物。
他们除了自保外,还有明确的政治态度,咸丰年间,竖“红旗”的乡里表示支持“三点会”,而竖“乌旗”的乡里是支持清政府的。
因此,竖“红旗”接待过“三点会”的乡里都被清政府剿办。
因“乌旗”与“红旗”是紧紧相连的邻里,在矛盾发生时,往往都要通过械斗以定输赢,而各自联盟的乡里也要支援加入“战斗”,直至双方家破人亡,有的乡里甚至被清乡(杀戮),幸存者逃亡他乡。
而清政府当局也利用“乌红旗”的矛盾,挑拨离间,致使“乌红旗”两派矛盾进一步加深。
如咸丰四年(1854年)陆丰知县陈景辂利用“乌红旗”两派矛盾,一面在甲子髓瀛山附近各乡招募48股“乌旗”武装,一面贬“红旗”派为匪。
致使“乌红旗”两派“会族之斗,历年不绝”,“往往连结数十乡,莫延数十里”,两派结下了不解之仇。
又如宣统三年(191 1年)农历十月十二,海丰青草(红草)十三乡发生的“乌红旗”械斗事件,等等。(《海陆丰历史文化丛书 卷8 民间风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第200—201页)
曾文《辛亥革命和民国初年海丰的社会状况》一文(海丰文史 第八辑),也谈到了海丰乌红旗械斗:
辛亥革命后,若干乡村发生了乌红旗械斗。
事件首先于1911年12月2日(农历10月12日)在青草十三乡发生,以后械斗向周围扩展,参加械斗的有数十乡村。
这次械斗非常残酷,有南洋(曾姓,红旗村)、石房岭(在南雅,红旗村)、杉园(在埔边,乌旗)等三个村破乡。
继之发生的是陈、刘械斗,这就是东笏陈和杨古埔刘因争风水地发生的械斗,两姓的代表人物是陈月波和刘耀奎,械斗延续多时,双方破钱财无数,结果刘姓失败。
癸丑年(公元1913年,亦即民国二年),刘耀奎的儿子刘福田,以三点会、长发党为骨干,成立了一个东成王党,自称东成王,以卓亚添(赤山下围村人)为军师。
是年五月底,聚众数千人,首先在今陶河镇的拨马埔誓师,竖起八卦黄旗,设坛祷祝天地、问卜。
5月28日(农历4月23日),他们到竹围乡派二十担饭、十张布帐(棚布),限于5月29日早送到拨马埔,可是当天早上把饭送到拨马埔,队伍已转战青坑,再次攻下可塘,声势显赫一时。
彭湃从创立农会那天起,就注意到乌、红旗械斗的惨事,他就用乌、红两色的布,做成农会旗。
他对农民说:“这个旗子是表示团结。从今以后,农民兄弟一家亲,不要再上反动统治阶级的当,要发挥英勇的战斗精神,来打倒反动统治阶级。”农民群众听了以后,都欢呼起来。(祁连休编,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说故事选 中国民间文学作品选编,文艺出版社,1982.01,第320页)
在海陆丰的乌红旗械斗中,我们见证了历史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
这场械斗不仅是一场血腥的冲突,更是社会动荡、资源争夺和宗族矛盾的集中爆发。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是清末民初社会不稳定、政府控制力薄弱的直接体现。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它则揭示了械斗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资源的争夺、宗族的对立以及社会结构的失衡。
这些械斗事件,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苦难。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海陆丰的乌红旗械斗已成为过去,正如历史学者所言,这些械斗事件“不仅是地方史的一部分,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可忽视的篇章”。
在乌红旗械斗的血雨腥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历史的残酷,更看到了和平的可贵。
声明:
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抄袭,侵权必究。
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信息依据来自公开媒体和期刊报道。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喜欢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