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好人的大彻大悟让人伤感

文化   2024-10-20 11:57   北京  

本文来自青年文摘旗下

「青年文摘阅读与写作」公众号
今天是「作家」栏目,私享沙龙







作家品经典名著

理解文学与人生


特邀作家



六神磊磊

本名王晓磊,作家,曾任新华社重庆分社时政记者。著名自媒体人,其“六神磊磊读金庸”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自媒体之一。著有《六神磊磊读金庸》《六神磊磊读唐诗》《翻墙读唐诗》《给孩子的唐诗课》《你我皆凡人——从金庸武侠读出的现实江湖》等畅销书







点击聆听作家音频





作家品读



透视贾雨村的假意真心


文/六神磊磊


《红楼梦》开篇,就是贾雨村。须要读明白的也是贾雨村。


红楼故事真正的开始,是姑苏的阊门外。姑苏是有的,阊门也是有的,但是接下来的地名就没有了。曹雪芹说阊门外有个街叫十里街,有个巷子叫作仁清巷,巷子里有个古庙叫作葫芦庙。这些都是曹雪芹捏造的。“十里街”就是势利,“仁清巷”便是人情,“葫芦庙”便是糊涂。这里玩的是谐音,要说的便是这个世界上的人间百态,讲一些人丑恶的面孔。


但曹雪芹又不明明白白告诉你在谐音映射,而是故意瞎扯逗你玩。书上解释葫芦庙的得名,说是地势狭窄,像个葫芦形状,这便是故意瞎扯。好比后来书中有个庵叫“馒头庵”,这里馒头指的便是坟包,寓意人生镜花水月一场空,终究要吃个“馒头”,躲不开生老病死。曹雪芹却偏逗你玩,说是庵里馒头做得好,才叫馒头庵。


却说这个仁情巷,里面里住了两个人,是乡绅甄士隐和穷儒贾雨村。《红楼梦》便是从这两个人开始的。曹雪芹写贾雨村,第一笔就写得入骨,乃是贾雨村陪笑问甄士隐:“老先生倚门伫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一开口便问人街市上有什么新闻没有,曹雪芹言下之意是什么?四个字:此人浮躁。


注意这还不是仅此一回。后来过了些年,贾雨村又出场,开口也是问“都中可有新闻没有?”


古典小说里有个规律,但凡闲人,开口便问人有没有什么新闻的,往往不是歹人,就是嫖客。试想贾雨村一个读书人,立志“求取功名、再整基业”,如今穷困潦倒借住在葫芦庙里,原本应该刻苦用功,珍惜时光才对,哪知他却开口就问新闻,表明什么?就是心态浮躁、想法很多。


甄士隐对贾雨村真正是好,非但不嫌弃他穷困,还和他来往,中秋节还约他来喝酒赏月。两人推杯换盏,正值月亮上来了,贾雨村酒一上头,便吟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貌似说月亮,其实乃是自抒怀抱,总有一天要出人头地,万众瞩目。有的朋友不敢看《红楼梦》就是因为怕诗词,其实你看这诗并不难。甄士隐一听贾雨村的诗,脱口叫好,说老兄必非久居人下者。贾雨村便感叹:非是不想去考功名,奈何囊中羞涩,没有钱去中京。甄士隐等的就是这句话,立刻拿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相赠,说十九号就是黄道吉日,你马上买船出发,必定金榜题名,雄飞高举,咱们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


甄士隐慷慨解囊,雪中送炭,贾雨村是什么反应?不过“略谢一语”,简单地说了声谢谢。这里的细节我们不可放过,魔鬼都在细节中。第二天,大好人甄士隐睡觉起来,又想到一事:贾雨村去了神都,人生地不熟,怕没地方住。于是想再写两封荐书,让他投靠都中的朋友,好有地方落脚。哪知此时却发现葫芦庙人去楼空,贾雨村已经跑了,都不面辞一下恩人,还扔下一句很滑稽的话,“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面辞了”,跑了。意思是读书人出行就不挑什么吉日了,办事第一,然后不告而别。


作为读者,你一定要读出来贾雨村在偷换概念,故意回避问题。试问:眼下是所谓“黄道黑道”的事吗?根本不是,而是人家慷慨周济了你,你却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溜了的问题。怎么能故意回避这个恩情的大问题,去偷换成“黄道黑道”的小问题?贾雨村会不会做人?


现下就有了两个可能:第一,贾雨村是大英雄。大英雄不拘小节,有恩来日再报,感激的话说再多也是空的,咱们日久见人心。这是有可能的。第二个可能,贾雨村没心肝。没心肝,所以不记得恩情,不知道感念,内心只有一己之私,拿了钱就跑,甚至逃避这种恩情。


到底哪一个是真相?咱们暂且搁置,先说故事的结局。贾雨村是中秋时离开的,到了元宵节,甄家就遭了祸,三岁的女儿英莲被拐跑了,家里又遭了火灾,烧成一片瓦砾。最后是甄士隐出家,不知所终;甄太太投靠娘家,备受欺凌,景况十分凄凉。


那边贾雨村却发了迹。他一去神京就考中了,还无巧不巧地回姑苏当了知府。有一天巡到街上,他撞见一个美貌女孩,是甄士隐当年家中的丫头娇杏。为了得到这个丫头,贾雨村寻找到了甄太太,象征性给了一点钱,把这个丫头要了去了。


这里看似没有讽刺和鞭挞,其实充满讽刺和鞭挞。贾雨村为什么去联系的甄家?为了娇杏!你回故乡做大官,许久不曾想到酬答知己恩人,压根没有动一点念头过问一下甄士隐。当初甄士隐慷慨赠银时说的“明冬再晤”,贾雨村压根抛之脑后了。后来却因为馋人家丫环,才去找到甄家要人,何等有趣?又何等讽刺?


至于甄家丢失的女儿英莲,贾雨村嘴上说要寻访,却半点事都没有做,完全抛之脑后。后来章节里更要命了,明明知道了英莲下落还不援手,反把英莲往火坑推。


看到这个结局,我们可以给贾雨村下结论了。这人有才华,有野心,然则没有心肝。世间有所谓“弹钢琴的刽子手”,便是这等人。对于甄士隐的恩情,他的不会道谢、不知感念,根本不是什么“不拘小节”或“耿直率性”。来做个对比便明了了:后来他官场上吃了瘪,却幸运地得了另一个人大贵人盐政林如海的帮助,给写了封极重要的推荐信。且看贾雨村是如何反应?是“一面打恭,谢不绝口”“于是又谢”。


瞧,他不是不知道说谢谢,只是会区分对象而已。对林如海的帮忙,他就谢不绝口,对甄士隐的帮忙,他就“略谢一语,并不介意”,还不告而别。他是习惯性地区分人,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甄士隐不过是“乡宦小家”,他瞧不上,就算给了什么恩情,他内心也觉得是理所应当,反正下次再也求你不着了,故此用过就算,过后不论。而林如海不同,乃是长期的大腿,以后极有可能还要用到的,所以“谢了又谢”。说到底便是没心肝而已,焉有其他?


贾雨村和甄士隐的故事,用如今网络游戏里的话说,好比是《红楼梦》的一个副本。曹雪芹借着这两个人,把整个《红楼梦》的主题先加速预演了一遍。你爱才惜才,结果如何?你慷慨助人,结果如何?女儿没了,家庭败了,人生毁了,受你帮助的人却哪里还记得你?


甄士隐家破之后,一度失魂落魄,忽然遇到了一个跛足的道人,便是那“一僧一道”中的道士。此人唱了一首歌点化甄士隐,叫作: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歌便是著名的《好了歌》。甄士隐听了这首歌便大彻大悟了。一般所谓大彻大悟,都是好事,我们是要祝福的。但是对甄士隐的“大彻大悟”,我却觉得温暖不起来,祝福不开口。这一番“大彻大悟”,贾雨村是出了大力的。好人的“大彻大悟”,居然靠的是不肖之徒的恶劣作为,那这个“大彻大悟”的代价也太沉重了,太让人伤感了。


中学生必读推荐书目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展现了封建时代家族和社会的没落。作者曹雪芹以宏大的结构、委婉的情节、精致的细节,描绘出18世纪中国社会的人间百态,创造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



原著精选



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当下雨村见了士隐,忙施礼赔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士隐笑道:“非也。适因小女啼哭,引他出来作耍,正是无聊之甚,兄来得正妙,请入小斋一谈,彼此皆可消此永昼。”说着,便令人送女儿进去,自与雨村携手来至书房中。小童献茶。方谈得三五句话,忽家人飞报:“严老爷来拜。”士隐慌得忙起身谢罪道:“恕诳驾之罪,略坐,弟即来陪。”……


这里雨村且翻弄书籍解闷。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得呆了。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来,不免又回头两次。雨村见她回了头,便自谓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尽,自谓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也。





「青年文摘阅读与写作训练营」专注阅读与写作

持续提供经典、原创、实用、有趣的内容

原创投稿邮箱📮:gfzwlm@126.com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杂志社的官方公众号。小火慢炖暖心汤,挑三拣四好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