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叩其术,曰: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方苞《狱中杂记》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以仕。——方苞《孙征君传》
由是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次第死厂狱,祸及亲党。——方苞《孙征君传》
及天启初,逆奄魏忠贤得政,叨秽者争出其门,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方苞《孙征君传》
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方苞《狱中杂记》
其乡人有杀人者,因代承之。——方苞《狱中杂记》
余在狱,犹见某姓,狱中人群指曰:是以某某易其首者。——方苞《狱中杂记》
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意色扬扬,若自矜诩。——方苞《狱中杂记》
其治身务自刻砥,执亲之丧,率兄弟庐墓侧凡六年。——方苞《孙征君传》
望迢迢而愈远,情脉脉而难亲,幸宿离之不忒,际光景之常新,允惟兹夕,乐过千春。——方苞《七夕赋》
重曰:秋夜良兮秋河皎,度秋风兮长不老。——方苞《七夕赋》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竟行之,案末二人立决。——方苞《狱中杂记》
余同逮以木讯者三人:一人予三十金,骨微伤,病间月;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一人六倍,即夕行步如平常。——方苞《狱中杂记》
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斯罗。——方苞《狱中杂记》
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方苞《狱中杂记》
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其绞缢,曰:顺我,始缢即气绝;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方苞《狱中杂记》
唯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方苞《狱中杂记》
用此,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方苞《狱中杂记》
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方苞《狱中杂记》
每岁大决,勾者十四三,留者十六七,皆缚至西市待命。——方苞《狱中杂记》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方苞《狱中杂记》
余尝就老胥而问焉: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果无有,终亦稍宽之,非仁术乎?——方苞《狱中杂记》
曰: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后也;不如此,则人有幸心。——方苞《狱中杂记》
主梏扑者亦然。——方苞《狱中杂记》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日:庸奴,此何地也?——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汝来前!——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国家之事,糜烂至此。——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或叩之曰:罪人有无不均,既各有得,何必更以多寡为差?——方苞《狱中杂记》
曰:无差,谁为多与者?——方苞《狱中杂记》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方苞《狱中杂记》
部中老胥,家藏伪章,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方苞《狱中杂记》
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方苞《狱中杂记》
功令: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方苞《狱中杂记》
狱词上,中有立决者,行刑人先俟于门外。——方苞《狱中杂记》
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方苞《狱中杂记》
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狱具矣,胥某谓曰:予我千金,吾生若。——方苞《狱中杂记》
主者口呿舌挢,终不敢诘。——方苞《狱中杂记》
其同事者曰:是可欺死者,而不能欺主谳者,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方苞《狱中杂记》
胥某笑曰: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方苞《狱中杂记》
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则吾辈终无死道也。——方苞《狱中杂记》
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壮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或劝以少休,公日: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方苞《狱中杂记》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方苞《狱中杂记》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数十人。——方苞《狱中杂记》
余叩所以。——方苞《狱中杂记》
杜君曰:是疾易传染,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方苞《狱中杂记》
而狱中为老监者四,监五室,禁卒居中央,牖其前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方苞《狱中杂记》
旁四室则无之,而系囚常二百余。——方苞《狱中杂记》
每薄暮下管键,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又隆冬,贫者席地而卧,春气动,鲜不疫矣。——方苞《狱中杂记》
狱中成法,质明启钥,方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方苞《狱中杂记》
又可怪者,大盗积贼,杀人重囚,气杰旺,染此者十不一二,或随有瘳,其骈死,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所不及者。——方苞《狱中杂记》
余曰:京师有京兆狱,有五城御史司坊,何故刑部系囚之多至此?——方苞《狱中杂记》
中家以上,皆竭资取保;其次求脱械居监外板屋,费亦数十金;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方苞《狱中杂记》
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方苞《狱中杂记》
积忧愤,寝食违节,及病,又无医药,故往往至死。——方苞《狱中杂记》
余伏见圣上好生之德,同于往圣。——方苞《狱中杂记》
每质狱词,必于死中求其生,而无辜者乃至此。——方苞《狱中杂记》
傥仁人君子为上昌言:除死刑及发塞外重犯,其轻系及牵连未结正者,别置一所以羁之,手足毋械。——方苞《狱中杂记》
所全活可数计哉?——方苞《狱中杂记》
或曰:狱旧有室五,名曰现监,讼而未结正者居之。——方苞《狱中杂记》
傥举旧典,可小补也。——方苞《狱中杂记》
杜君曰:上推恩,凡职官居板屋。——方苞《狱中杂记》
今贫者转系老监,而大盗有居板屋者。——方苞《狱中杂记》
此中可细诘哉!——方苞《狱中杂记》
不若别置一所,为拔本塞源之道也。——方苞《狱中杂记》
余同系朱翁、余生及在狱同官僧某,遘疫死,皆不应重罚。——方苞《狱中杂记》
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左右邻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方苞《狱中杂记》
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方苞《狱中杂记》
荪一岁兮一相过,胜人生兮百岁多。——方苞《七夕赋》
戊戌秋九月,余归自塞上,宿石槽。——方苞《逆旅小子》
逆旅小子形苦羸,敞布单衣,不袜不履,而主人挞击之甚猛,泣甚悲。——方苞《逆旅小子》
叩之东西家,曰是其兄之孤也。——方苞《逆旅小子》
有田一区,畜产什器粗具,恐孺子长而与之分,故不恤其寒饥而苦役之;夜则闭之户外,严风起,弗活矣。——方苞《逆旅小子》
余至京师,再书告京兆尹,宜檄县捕诘,俾乡邻保任而后释之。——方苞《逆旅小子》
逾岁四月,复过此里,人曰:孺子果以是冬死,而某亦暴死,其妻子、田宅、畜物皆为他人有矣。——方苞《逆旅小子》
叩以吏曾呵诘乎?——方苞《逆旅小子》
则未也。——方苞《逆旅小子》
昔先王以道明民,犹恐顽者不喻,故以乡八刑纠万民,其不孝、不弟、不睦、不姻、不任、不恤者,则刑随之,而五家相保,有罪奇邪则相及,所以闭其涂,使民无由动于邪恶也。——方苞《逆旅小子》
管子之法,则自乡师以至什伍之长,转相督察,而罪皆及于所司。——方苞《逆旅小子》
盖周公所虑者,民俗之偷而已,至管子而又患吏情之遁焉,此可以观世变矣。——方苞《逆旅小子》
左君未生与余未相见,而其精神、志趋、形貌、辞气,早熟悉于刘北固、古塘及宋潜虚,既定交,潜虚、北固各分散。——方苞《送左未生南归序》
余在京师、及归故乡,惟与未生游处为长久。——方苞《送左未生南归序》
北固客死江夏,余每戒潜虚:当弃声利,与未生归老浮山。——方苞《送左未生南归序》
而潜虚不能用。——方苞《送左未生南归序》
余甚恨之。——方苞《送左未生南归序》
辛卯之秋,未生自燕南附漕船东下,至淮阴,始知《南山集》祸作,而余已北发。——方苞《送左未生南归序》
居常自怼曰:亡者则已矣,其存者,遂相望而永隔乎!——方苞《送左未生南归序》
己亥四月,余将赴塞上,而未生至自桐,沈阳范恒庵高其义,为言于驸马孙公,俾偕行以就余。——方苞《送左未生南归序》
既至上营,八日而孙死,祁君学圃馆焉。——方苞《送左未生南归序》
每薄暮,公事毕,辄与未生执手溪梁间,因念此地出塞门二百里,自今上北巡建行宫始二十年,前此盖人迹所罕至也。——方苞《送左未生南归序》
余生长东南,及暮齿,而每岁至此涉三时,其山川物色,久与吾精神相凭依,异矣。——方苞《送左未生南归序》
而未生复与余数晨夕于此,尤异矣。——方苞《送左未生南归序》
盖天假之缘,使余与未生为数月之聚;而孙之死,又所以警未生而速其归也。——方苞《送左未生南归序》
夫古未有生而不死者,亦未有聚而不散者。——方苞《送左未生南归序》
然常观子美之诗,及退之、永叔之文,一时所与游好,其入之精神;志趋、形貌、辞气若近在耳目间,是其人未尝亡而其交亦未尝散也。——方苞《送左未生南归序》
余衰病多事,不可自敦率,未生归与古塘各修行著书,以自见于后世,则余所以死而不亡者有赖矣,又何必以别离为戚戚哉!——方苞《送左未生南归序》
况复严更警逝,流光迅驱,别当久远,来不须臾。——方苞《七夕赋》
念云端之重阻,眷天路之无期。——方苞《七夕赋》
莫不愿秋夜之如岁,怅秋情之如丝。——方苞《七夕赋》
乃有绣阁名姝,璇宫丽女,徙倚阶除,骈罗椒糈,闲耽时物之新月,巧乞天工之与。——方苞《七夕赋》
爱秋华之临空,快泠风之送暑。——方苞《七夕赋》
婉转芳夜之歌,密昵长生之语。——方苞《七夕赋》
惜光景之常流,恐欢娱之无处。——方苞《七夕赋》
况乃家辞南汉,戍絷幽都,望沙场之凄寂,忆庭草之深芜。——方苞《七夕赋》
方捣衣而身倦,乍缄书而意孤。——方苞《七夕赋》
望星河之乍转,惊日月之相疏。——方苞《七夕赋》
值天上之佳期,触人间之别怨。——方苞《七夕赋》
立清庭以无聊,痛河梁之永限。——方苞《七夕赋》
肠轇轕以为轳,意氛氲而若霰。——方苞《七夕赋》
激长歌以心摧,展清商而调变。——方苞《七夕赋》
歌曰:乐莫乐兮相于,悲莫悲兮新别离。——方苞《七夕赋》
今夕兮不再,晨光兮已晞。——方苞《七夕赋》
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方苞《孙征君传》
其与人无町畦,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者。——方苞《孙征君传》
方杨、左在难,众皆为奇逢危,而忠贤左右皆近畿人,夙重奇逢质行,无不阴为之地者。——方苞《孙征君传》
鼎革后,诸公必欲强起奇逢,平凉胡廷佐曰:人各有志,彼自乐处隐就闲,何故必令与吾侪一辙乎?——方苞《孙征君传》
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方苞《孙征君传》
征君论学之书甚具,其质行,学者谱焉,兹故不论,而独著其荦荦大者。——方苞《孙征君传》
杜君曰:迩年狱讼,情稍重,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皆归刑部;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方苞《狱中杂记》
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方苞《狱中杂记》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人也。——方苞《孙征君传》
年十七,举万历二十八年顺天乡试。——方苞《孙征君传》
其后畿内盗贼数骇,容城危困,乃携家入易州五公山,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而弦歌不辍。——方苞《孙征君传》
河南北学者,岁时奉祀百泉书院,而容城与刘因、杨继盛同祀,保定与孙文正承宗、鹿忠节善继并祀学宫,天下无知与不知,皆称曰夏峰先生。——方苞《孙征君传》
赞曰:先兄百川闻之夏峰之学者,征君尝语人曰:吾始自分与杨、左诸贤同命,及涉乱离,可以犯死者数矣,而终无恙,是以学贵知命而不惑也。——方苞《孙征君传》
方高阳孙少师以军事相属,先生力辞不就,众皆惜之,而少师再用再黜,讫无成功,《易》所谓介于石,不终日者,其殆庶几耶。——方苞《孙征君传》
岁云秋矣,夜如何其?——方苞《七夕赋》
天澄澄其若拭,漏隐隐以方移。——方苞《七夕赋》
试一望兮长河之韬映,若有人兮永夜而因依。——方苞《七夕赋》
彼其躔分两度,天各一方。——方苞《七夕赋》
会稀别远,意满情长。——方苞《七夕赋》
欲渡河兮羌无梁,空鸣机兮不成章。——方苞《七夕赋》
叩角余哀,停梭积恨,四序逴以平分,寸心抚而不定。——方苞《七夕赋》
悲冬夜之幽沉,迷春朝之霁润,睹夏日之方长,盼秋期而难近。——方苞《七夕赋》
尔乃商声淅沥,素景澄鲜,重轮碾而寻地,破镜飞而上天。——方苞《七夕赋》
汉影弥洁,宵光转丽,翼联乌鹊之群,桥现长虹之势。——方苞《七夕赋》
逝将渡兮水中央,若已需兮云之际。——方苞《七夕赋》
于是躧纤步以轻扬,搴羽裳而潜泳,玉佩露融,罗纨冰净,摘华星以为珰,对明蟾而若镜。——方苞《七夕赋》
笙竽则天籁纡徐,帷幔则彩云掩映,素娥仿佛以行媒,青女飘摇而来媵,古欢更结,离绪重陈。——方苞《七夕赋》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而道之不明,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而不求其情,其枉民也亦甚矣哉!——方苞《狱中杂记》
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方苞《狱中杂记》
山阴李姓以杀人系狱,每岁致数百金。——方苞《狱中杂记》
康熙四十八年,以赦出。——方苞《狱中杂记》
居数月,漠然无所事。——方苞《狱中杂记》
胥某一夕暴卒,众皆以为冥谪云。——方苞《狱中杂记》
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方苞《狱中杂记》
吏因以巧法。——方苞《狱中杂记》
盖以律非故杀,必久系,终无死法也。——方苞《狱中杂记》
五十一年,复援赦减等谪戍,叹曰:吾不得复入此矣!——方苞《狱中杂记》
故例:谪戍者移顺天府羁候。——方苞《狱中杂记》
时方冬停遣,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至再三,不得所请,怅然而出。——方苞《狱中杂记》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入也。——方苞《孙征君传》
将出,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方苞《狱中杂记》
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方苞《孙征君传》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奇逢独与定兴鹿正、张果中倾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世所传范阳三烈士也。——方苞《孙征君传》
方是时,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奇逢之友归安茅元仪及鹿正之子善继皆在幕府。——方苞《孙征君传》
奇逢密上书承宗,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方苞《孙征君传》
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方苞《孙征君传》
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方苞《孙征君传》
台垣及巡抚交荐屡征,不起,承宗欲疏请以职方起赞军事,使元仪先之,奇逢亦不应也。——方苞《孙征君传》
入国朝,以国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辞。——方苞《孙征君传》
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苏门百泉。——方苞《孙征君传》
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逆率子弟躬耕,四方来学,愿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方苞《孙征君传》
奇逢始与鹿善继讲学,以象山、阳明为宗,及晚年,乃更和通朱子之说。——方苞《孙征君传》
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
赠送您诗集《读睡诗选》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
《格命草诗评(第二辑)》
《格命草诗评(第三辑)》
《格命草诗评(第四辑)》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历时大半年,共收录诗评400篇,58万多字,目前头条阅读量100多万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20多万次,百度阅读量50多万次,时机成熟会正式出版。欢迎收藏阅读。关注格命草微信公众号,阅读最新诗评,如需付费评诗,付费推广诗歌,付费写诗评集,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详谈)。
格命草主编出版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