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暮年之诗
——读灯灯诗歌有感
文/荆随定(陌人)
不怕深夜
接到电话
不怕深夜
接不到电话
因为,你已到了
该走的年纪
爹爹,有了孩子
孩子,也有了他的娃娃
就像世界
越来越小了
就像地球
越来越大
从一棵树到一棵草
从一朵花
到田里的庄稼
它们都是
土地的牵挂
暮年是诗
它在你额头的皱纹里
不断地发芽
暮年不是诗
该走,就走吧
2024.7.3日
读青年诗人灯灯《中年之诗》有感,和之于洛阳小浪底
赏析
这首《暮年之诗》从内容到人生体验写得特别通透,诗人似乎将暮年洞穿,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有了本质上的认知。诗歌语言颇为简单,但是透着哲思意味。从生活写到人生,从自然变化写到人之暮年,无不体现了一种变化和淡然。通过文字,我们已然领略到诗人达观的人生态度。接下来,通过诗歌文本深入剖析。
这段关于深夜和电话的描写,可以感知,当处于一个特定的年纪,一切都会显得那么自然,无牵无挂,随境而走,不拘泥于外界的变化。这就是诗人下面所说的“你已到了该走的年纪”,这如同一句暗语,告诉那些迷茫中的人,该清醒了。紧接着关于爹爹孩子娃娃的述说,似在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成为自己,让他人成为他人,不必过于担心,不必过于干涉,一切顺其自然就好。诗人也是欲言又止,惟恐多言。
然后是世界与地球变化这节,诗人写出了某种联系和变化。从现实来看,诗人的书写是有因果联系的,这是一种发展与变化的眼光看待世界,体现了诗人的格局和眼界。接着又写树草花和庄稼,都是土地的牵挂,这仿佛在说,任何变化都有一个根本,万变不离其宗,土地就是树草花和庄稼的根本,土地的牵挂如同人的情感一样,诗人赋予土地人类的情感,着重体现的是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不可分割性。
最后写暮年是诗又不是诗,这表达的是两种状态。是诗,不断发芽,意味着生命力依然旺盛;不是诗,该走,就走吧,顺应生命的规律。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人暮年心态的体现,从更宽广的层面来说,诗人讲述的就是一个活法的问题。
总体来看,诗人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生活哲学。不仅对暮年之人有用,对年青人同样具有教育意义。诗人点到即止的语言表现力,让人能深入到诗歌内部,探寻人生的意义,充满了思辨性,耐人寻味,值得细细揣摩。
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
赠送您诗集《读睡诗选》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
《格命草诗评(第二辑)》
《格命草诗评(第三辑)》
《格命草诗评(第四辑)》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历时大半年,共收录诗评400篇,58万多字,目前头条阅读量100多万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20多万次,百度阅读量50多万次,时机成熟会正式出版。欢迎收藏阅读。关注格命草微信公众号,阅读最新诗评,如需付费评诗,付费推广诗歌,付费写诗评集,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详谈)。
格命草主编出版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