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本作者序
因戈·穆勒教授是德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在热力学基础理论、非平衡热力学方面做出了被同行科学家高度认可的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校长徐惠彬教授早年在柏林工业大学学习期间在穆勒教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他在《热力学史——能量与熵的学说》[(德)因戈·穆勒著 : 吕广宏, 程龙译.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25. 1]的“中译本序”中给我们讲了一个穆勒教授帮他修改英文论文的“段子”:
穆勒教授是一位“老派”科学家,他的很多工作习惯对当时的我来说,感觉都是不可思议的。例如,穆勒教授对发表论文的质量要求极为严格。在我印象中,他每次写完论文初稿,都要邮寄给多位同行,通过信件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后再投稿发表。还有穆勒教授帮我修改英文论文的经历,也成为我学术生涯中的一个“段子”。那是我第一次写英文论文,拿着初稿去他的办公室请他帮助修改,他跟我用德语讨论了论文中涉及的学术问题,讨论结束后,穆勒教授拿起他的铅笔,坐在我旁边,整整花了几个小时,把论文用英语重新写了一遍,而我的英文原稿则被放在一旁。这就是“我的”第一篇英文论文。后期的英文论文,我写得越发谨慎,穆勒教授才接受在我的英文初稿上进行修改,没有再全篇重写。穆勒教授有个习惯,他经常穿着一件深绿色的薄呢子大衣,大衣的口袋里永远装着三件办公用品:铅笔、橡皮、转笔刀。
穆勒教授今年已经88 岁高龄。为了表达对穆勒教授当年培养的感谢和敬意,同时也为国内读者带来一本囊括穆勒教授几十年来对热力学及其发展进程的理解的著作,徐惠彬教授组织北航的多位老师和研究生,把这部《热力学史——能量与熵的学说》翻译成中文,让更多的国内读者能够感受到穆勒教授和这部书的魅力。
热力学或热物理是物理学中至关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对当代科学和技术乃至人类日常生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穆勒教授撰写的这本《热力学史——能量与熵的学说》是一部讲述热和功等基本概念、重要历史人物、热力学理论与技术发展历程的优秀专著。穆勒教授在正文中力求以最少的数学演算得到相应的物理图像;对于必须大量推导的情况,采用了插注的形式进行单独表述。这样安排可以使不熟悉相关数学工具的读者也能迅速了解热力学领域令人兴奋的概念和多姿多彩的人物故事。
最后,我们用“第十一章 新陈代谢”最后一节“生命是什么”的结尾来结束本文:
……
所有这些论述都不能真正帮助我们回答“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尽管有众多杰出人物已经失败了,我还是想试着自己做出回答:一个复杂体系尚不明确的运行方式构成了生命。即使是蒸汽机或火车头也拥有生命的特征。那么一个显然的问题是:要多复杂才算复杂?火车头的运行机制太容易理解,因此过于简单而不能称之为生命。人们常用艺术来做比喻:如果我能做到,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因此我要说:如果我能理解它,它就不能称之为生命。
毫无疑问,如同现在已经理解了火车头如何运行,我们最终会理解动植物的运作方法。生物物理学家和生物化学家正逐渐把生命机制阐述得愈发清晰。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不会发现生命,就像一个工程师在拆卸蒸汽机时不会发现蒸汽一样。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对生命的理解仍然没有比伊萨克·迪尼森领先多少,她曾说道:
通过无限的技巧,人体这台精巧的机器能够将西拉葡萄酒转化成尿液。
你感受到“穆勒教授和这部书的魅力”了吗?
本文摘编自《热力学史——能量与熵的学说》[(德)因戈·穆勒著 : 吕广宏, 程龙译.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25. 1]一书“中译本作者序”“中译本序”“第十一章 新陈代谢”,有删减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ISBN 978-7-03-079170-2
责任编辑:范运年
本书深入讲述了热力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通过对热力学理论发展的历史回顾,帮助读者了解热力学从古典到现代演化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和相关概念的演化历程,以及热力学在自然界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内容涉及温度、能量、熵、化学势等热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以及热力学第三定律、辐射热力学、不可逆过程热力学、涨落、相对论热力学、新陈代谢等方面。
本书可供大学物理、化学、材料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及科研人员阅读参考,亦可供热爱自然科学、科学史的读者阅读。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位
科学出版社 视频号
硬核有料 视听科学
传播科学,欢迎您点亮★星标,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