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应链平台都有一个标签
移动互联网兴起,成长出来的巨头都有明显的标签,这个标签背后映射着这些平台起家的拳头产品和服务。
专业的买家会去京东买3C,淘宝找小商品,天猫买国际货,抖音买水果,拼多多捡漏,美团点外卖,京东药房买处方药,携程和一起飞比较着买机票...
2、标签不可持续性
这些直接面向C端客户的平台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流量眼球生意,很少沉下心来关注平台上直接服务C的B端过得好不好。相比对B的KPI更加苛刻,造成供给侧无休止的内卷在重复建设上。
当然不能以偏概全,聚焦小众的B端会通过平台的部分数据支撑和自身刻苦的努力做差异化发展,但获得平台的发展支撑非常少。
这样就形成了不停的出现各种类型的平台建设相同的标签,红海竞争,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和时间。
最终作为平台自身的标签弱化甚至消失,平台平庸化。
3、同质化竞争的普遍性
前不久看到黄奇帆老同志痛心疾首的发声。他提到一个现象,我们在5G基站建设上花了几万亿,却大部分仅仅服务于直播带货为主的大流量平台,这些平台除了收割B端供应商就是热衷于房贷这些没技术含量的生意,并没有广泛的扶持帮助平台连接的广大B端做深度数字化升级。
即使出现了工业互联网做了部分应用,但是仍远远没有达到我们建设基础设施的初衷,先发优势在应用上非常不明显,造成大量5G供给的浪费。反观后知后觉的欧美,在人口老龄化和产业升级压力下,5G在工业级的应用上后来者居上,走在前列,工业机器人、智能芯片、物联网与5G充分融合。
4、汽配供应链的标签可持续性问题
同理,我们看到在汽车供应链领域出现同样问题。核心企业的在大张旗鼓的投资产业数字化,力争通过连接产业上下游,形成自闭环的产业互联网生态圈。
但是,在经济转型冲击产业变革下,所谓形成产业深度融合的护城河很浅,根本盛不下泛滥的江河湖海。
短视行为也就层出不穷。主机厂降本增效疯狂压降成本,不降价就替换,降质控本;汽车经销商欠款跑路;汽配物流携带代收货款失联;汽配供应链平台不教而诛的乱罚款,竞价后砍价... 至于供应商死活,管我甚事。
供应链平台如此运营,怎么能有长久发展呢。
危机时先管好自己,似乎永远都是首选,还有其他选项吗?
5、定好位·真赋能·踏实干
有句话说得好,不要用那种高明的道理干扰我们的工作生活。
造新词、新理论的多,踏踏实实学习经典,弄通基本原理的少。
经济上行的时候飞起来过,遇阻就蒙了,趴泥里起不来。
为了创业而创业,击鼓传花,自己都信了,成了形式主义的典范。
盲目的,用资本化逻辑,试图去催熟一个晚熟产业链的供应链,等同于欺骗供应链上下游和兄弟们。
6、作为供应链平台,首先是供应链本身,其次才是平台。
供应链讲究的是专业性,实质就是要扎扎实实的做买卖,做交易核心就是上下游供需两端,用专业性解决他们的困难,促成交易,进而才有供应链管理和运营。
价值是要能够可测量的,然后才因为有供应链平台的促进,形成价值流动效果和效率最优配置下的转移,形成价值链效应。
一些供应链平台做的是什么交易活动?
相同的工厂,不同的流通包装商标,卖个相同的客户,做运营服务的平台操盘手也是跳来跳去互相流动,这种所谓模式创新仍聚焦在低端制造和流通领域基本雷同。
消耗的却是资方的钱,浪费的是产业资源和自身时间,对产业链升级赋能深度很浅。可以说对产业和自身都是不负责任。
作为垂直产业链供应链的业务模式,能够维持已经实属不易,再能够结合新技术做些创新做优就更难。产业链高度发达的转型期,供应链端的事情都是沉珂旧照,治起来那得靠真功夫,靠的是工匠精雕细琢,这是“慢”活,得讲究火候,哪有那么快3-5年就解决行业大问题呢。
踏踏实实做事,真真切切做实业务,是对上下游的基本承诺。
—END—
伟辰刹车盘 | |||
美途雨刷 | 润滑油铁罐包装厂 | ||
奥克莱电池 | 箭冠汽配连锁 | ||
广园汇汽配采购港 | 智配库汽配联盟 | ||
力能石油 | 汽配云 | ||
睿马易车配 | |||
静耐士刹车片 | 宝丰制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