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龙甲,字鳞森,1903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潍县庄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21年秋,庄龙甲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预科。当时的省立一师,是全省爱国学生运动和新思想、新文化传播的中心。庄龙甲在这里如饥似渴地阅读革命书刊,开始接受马列主义。因为志同道合,他很快便与同校的王尽美相识。
1923年夏,经王尽美介绍,庄龙甲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庄龙甲一边学习,一边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很快成为山东党组织的骨干。同年秋,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党支部建立,庄龙甲被选为第一任支部书记。随后,他又遵照党的指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跨党)。
1925年1月,庄龙甲受中共山东地执委和国民党山东省党部派遣,以农民运动特派员的身份回到家乡,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时机,开展马列主义宣传和建立党组织的工作。
1925年2月,由中共山东地执委直接领导的潍县支部成立,庄龙甲任书记。
在学校,庄龙甲以潍县毓华高等小学代课老师的身份,组织了“马列主义读书会”,引导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在农村,建立了南屯农民协会。在厂矿,庄龙甲深入到工人中间,宣传革命道理,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建立了坊子铁路党支部。经过一年多的活动,至1926年春,潍县党员发展到近120人,团员200多人,成立党团支部11个。
1926年5月,根据中共山东地执委的指示,中共潍县第一届党员代表大会在茂子庄秘密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推选庄龙甲为书记。这是山东第一个党的县级地执委。
1927年5月,庄龙甲联合国民党左派,在国民党潍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与国民党右派反动分子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会议选举产生的执、监委员,全部由跨党的共产党员担任,国共合作的局面得以继续保持。是年冬,中共潍县地执委改称中共潍县县委,县委随后作出了“建立革命武装,与反动派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决议。1928年1月,在其家中(今庄龙甲故居)建立潍县第一支革命武装——“特工队”,不久就扩建为潍县赤卫队。
1928年7月,本来就患有肺病的庄龙甲,病情恶化,开始咳血,在同志们的反复劝说下,他到安丘县南流镇杞城村一处秘密联络点休养治疗。养病期间,他仍时刻想着工作,只要病情稍好一点,就又拖着病弱的身体到处奔忙。
《昌乐县志》载:“1927年2月,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奉中共山东省地方执行委员会的指示,派共产党员傅锡泽、傅乃武到尧沟镇以开设济生大药房为掩护,开辟党的工作,3月,发展党员7人,建立中共尧沟支部,傅锡泽任书记,隶属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5月,划属中共益都县执行委员会领导。尧沟党支部建立后,党员发展到16人……领导当地群众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接送了大批过往的党员负责同志,成为昌(乐)益(都)寿(光)潍(具)4县党的重要联络站。”
原来这位傅锡泽是昌乐的早期中共党员,一位革命老前辈。1926年6月,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庄龙甲任书记,牟洪礼、张同俊、扈梅村为执行委员,王全斌为候补执行委员。这是齐鲁大地上第一个县级地方党组织。中共潍县地执委建立后,通过各种渠道,在乐道院先后发展了一些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发展王全武、庄兆贵、孙肇修(陈少敏)、董爱莲等入团,并成立了文美中学团支部。发展医院的金素兰、傅锡泽等护校学生入党。
《昌乐县志》载:“1928年4月,潍县茂子庄共产党员郭大同在济南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叛变,供出了傅锡泽及尧沟地下联络站。10日,国民党昌乐当局,奉济南戒严司令部指令,到尧沟镇逮捕傅锡泽。傅锡泽赴济未归,傅乃武被捕,济生大药房联络站被破坏。
尧沟党支部和地下联络站遭到破坏后,尧沟一带的党员并没有停止斗争。他们寻找党的组织,参加寿光、青州等邻县党组织的活动,继续为党工作。傅锡泽受组织派遣,来到杞城,在这儿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开起了药铺,一边为百姓悬丝诊病,一边为党从事地下工作。
1927年出生的王守敬老人
那么这药铺在哪儿?当年王宜瑞书记曾带领我们到杞东村与杨家街村搭界的地方拍摄纪录片,说这地方叫小前街,早先有个药铺与油坊。但笔者一直没有确认具体地址,为求确认,多次前往探寻。2022年夏天,在这儿遇到王守敬老人。老人是1927年5月生人,1948年8月入党的老党员,虽已杖国之年,但身体健康,思路清晰,他带笔者指明了当年庄龙甲被捕的场所——原来这药铺地址就在他家屋后不远。
1928年,大柳树暴动失败后,形势急剧恶化,国民党反动派开始直接屠杀共产党人。此时庄龙甲因积劳成疾,肺病迅速加重,终于接受了县委的决定,到安丘杞城村共产党员的秘密联络点傅锡泽药房去休养治疗。在养病期间,只要病情稍好,庄龙甲就又拖着病弱的身体,走村串户为革命奔忙。同志们有时去探望他,他总是打起精神仔细询问工作斗争情况,和大家一起分析形势,指出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同志们怕他劳累,劝他休息,他就将话头岔开,继续谈工作,对自己的病毫不在意。他总是笑着对同志们说:“干一天少一天,趁还没有躺下,我就得争取多干一点,等到闭上眼睛,想干也捞不着干了。”
在他的工作下,杞城一带一批热血青年加入了党的组织,王廷柱就是其中之一。
10月12日,正逢南流大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利用人多的机会造成震慑,将庄龙甲押赴刑场杀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厉声怒斥刽子手:“今天你们杀了我一个,明天会有千百万的人站起来杀你们!你们的日子不会太长久了,人民革命的烈火一定要把你们这些反动派彻底埋葬!”高喊着“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庄龙甲英勇就义,年仅25岁。敌人将庄龙甲残忍杀害后,将他的头颅挂在潍县东关南门外城墙上示众。
庄龙甲牺牲后,潍县县委委员牟洪礼路过南流,听到了这一噩耗,他极力忍住悲愤的心情,赶到庄家村参加秘密会议。会后,牟洪礼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首“藏头诗”:“老子英雄儿好汉,庄稼不收年年盼。死而复生精神存,在与不在何必言。南北东西人知晓,流芳百世万古传。”这首诗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老庄死在南流。”
庄家村党支部根据诗中提示,安排农民协会会长庄峰云以探亲为名到南流打听庄龙甲牺牲的情况和掩埋地点。庄峰云连夜赶到南流,得知庄龙甲的遗体已由南流的同志想方设法取回,悄悄埋起来。为了方便日后寻找,庄峰云在掩埋处埋上了石头作为记号。
庄龙甲牺牲后,山东互济会将其事迹收入被难革命战士纪念册,并在12月给中央和济总的《山东济难工作报告》中写道:“庄龙甲等同志,在群众中甚有信仰,而遇难又极其悲惨,被敌人非刑拷打后枪毙,再铡下头来……一般人对庄同志之勇敢及死难之惨景,无不赞慨同情。”
1963年清明节,潍坊市革命烈士陵园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正式安葬庄龙甲烈士。1999年烈士陵园改造,将土坟改为卧式墓碑。
由于战争年代时局动荡,庄龙甲烈士头颅的去向已经不可知。潍县解放初期,曾做过党的地下工作的朱继周提到,他曾到东关南门将庄龙甲烈士的头颅取下掩埋,但一直没有联系过民政部门及其亲属。直到现在,庄龙甲烈士的头颅掩埋在何处依旧是个谜。
后来,黄旗堡、南流等地划入坊子区,2010年,以原南流镇为主的坊安街道投资50万元在政府驻地庄龙甲就义处修建了庄龙甲革命烈士纪念园。每年“七一”、清明,大量党员干部、青年学生,来到纪念园重温入党誓词,祭奠、缅怀革命先烈事迹,起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那么,抓捕庄龙甲的是谁?多有史料记载:是国民党潍县党部的王有德、国民党南流区分部的宋法玉和国民党营长朱昌荣!但在“坊安街道志”等资料里,记载的却是宋法鱼、王崇德,究竟是谁?笔者查阅相关谱碟,发现宋谱中有“法玉”记载。具体人员,有待考究,这是后话。
庄龙甲烈士牺牲近百年了,但时间带不走怀念。让我们铭记革命先烈功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怀庄龙甲烈士
百年风雨忆峥嵘,杞城烽火念英名。
药铺谋筹志未竟,囹圄何惧身先倾。
热血尽抛酬壮志,丹心长照唤黎明。
忠魂不朽千秋在,潍水滔滔颂烈情。
本文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大众日报、潍坊党史史志网、中共潍坊地方史、潍坊大事记、潍坊晚报“潍坊人文”、昌乐县志、中共昌乐大事记、昌乐日报、坊安街道志、黄旗堡镇志
走遍杞都大地 探寻历史文化。
我是大志,让我们一起探索杞都。
爆料、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5864560886
杞都事儿qidushier
关注杞都事儿每天收看我们的消息
杞都事儿每天为您推送时鲜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