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大家都在忙着走亲访友, 我虽“三高”不敢过量,但也从正月初一就开始堕入“肉山酒海”,每天跟亲友、兄弟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常在桌边转,杯里游,醉里啷当。把个老伴急的没办法,常在耳边嘟囔:“你跟大家座座我不烦,但要自己有个数啊……,别整天弄得醉醺醺的,身体要紧啊。”我清醒的时候也会自责,家里人都是为了我的健康考虑,自己应该听劝,酒就不要多喝了。可是,不喝不喝又喝了,喝着喝着又多了……
今天晚上醒酒早,看着老伴收拾明天待客的菜肴,不禁想起儿时那渐渐模糊过年记忆,那些过年“作假”的故事。今天先说喝年酒的故事。
东门口、西门口,拿着瓜干去换酒,走一步,喝一口,及赶到家喝没有,这是当年我们老家杞城一带爱酒人士的诙谐写照。
当年,我们那一块地儿只有杞城、城里有供销社代办点,买酒就去这地方。买酒是没有钱的,只有拿着家里的地瓜干子去换酒。酒是纯正的景芝酒,那时候极少有瓶装酒,一般的都是让“拉脚”的从上级批发点成桶拉来,然后供销店把纯度较高的酒倒进大缸里,然后由店主掌握适量加水兑匀再往外销售。当然,这期间店主是要留出点纯净的自己待客用或者送给当地头面人物的,这是机密,咱就不说了。有个笑话是这样的:顾客特爱酒,拿着地瓜干去换了酒,当场就痛饮一口解馋,可是他细一咂摸,一品味,咋没有一点酒味?他找店主理论,双方争吵起来,最后店主自己尝了一口,吓得赶忙给顾客重新装了好酒,原来这缸酒还只是白水,还没有往里兑酒呢。
当年好像是三斤多地瓜干子打上点钱就能换一斤白酒。说一斤其实也不一定,就是营业员给你用半斤提装两下,但这两下里面学问大着呢。酒的比重低一般都浮在水上,售货员想照顾的顾客他会从上面给你轻轻“撇”上一提,虽然不满提,但那酒的质量杠杠的,当然,他如果看你脸色不对,会再给你加一点,既为了人情,又不多卖。而来了不需要的顾客,售货员会先用提在缸内搅一下,然后深深的为你挖上一提,那提绝对满满的,可是酒的质量嘛~可不敢说了,大家都知道“撇酒捞醋”的说法就是这个。
那时候地瓜干子也少啊,是大家的主要口粮,所以拿出来换酒的也不是很多啊,所以一般人也换不起多少。酒那么难得,那喝酒就会有贪酒的,正好借着过年出门做客解解馋。于是正月里大家出门探亲都要住下,让主家请酒。大家用小酒盅,就着白菜炖粉条、粉条拌活菜、白菜蒸鸡、炒芹菜等几个菜“滋溜滋溜”地喝起来。开始,主家是真真实实的相劝,后来,看看酒喝的差不多了,主人就想:这家伙咋还不说住工啊,再喝自家的酒就喝光了。再后来,家里酒真喝光了,可是也不能说没有啊,主人只好自己偷偷给自己倒上点白开水冒充酒,给客人倒上酒。客人一是喝的醉眼迷离看不出猫腻,二是即便看出了也装作不知,反正自己喝的是真酒,那叫一个美啊!再到后来,主人为了掌控局面便会提出划拳,也叫响席。大家唾沫四溅的喊着“八匹马啊~~六六六啊~~魁五手啊~”,动着手,拼命喊,就好似气势能压住对方似的,输的喝酒。主人开始喝酒少,比较清醒,可能赢的机会比较多,会把客人“打扮”好了早回家。于是正月里到了半下午,你到大道上看吧,大家背着大箢子,晃晃悠悠晃晃悠悠的走着,时不时会有人一头摔倒在路边沟的雪堆里,背后的大箢子里的饽饽会摔出老远。于是,我们一些小顽童常常会跟在醉汉子身后,等着沟里拾饽饽……那时的饽饽可是稀世之物啊。
但万事都有例外。在伺候客的时候也有的好酒主人是指客打局的,喝酒的时候也是不忘自己的酒盅。记得我们村有位叫恩周的大叔,一生唯爱杯中物,家中的地瓜干子都被他偷偷拿去换了酒,老婆孩子都跟着没饭吃。这在那个物品稀缺的年代是属于非常让人看不起的,所以一家人都对他喝酒进行封锁,于是他创造了很多偷偷喝酒的“专利”,闹得家里人一点脾气也没有,只能防备他拿地瓜干子换酒。但过年娘家兄弟来了总要让他喝点啊,大婶知道娘家兄弟不太会划拳而大叔是划拳高手,于是特别嘱咐兄弟:早跟他划拳,你输了喝够就走。兄弟听姐姐的话跟姐夫划拳,结果基本没赢过,结果连着喝了好几杯。恩周大叔觉得不对劲啊,这样自己居然捞不着酒喝了,于是他脑筋急转弯,在划拳时,每次都是一句词:“我都输了~~我都输了!”结果后半瓶子白酒全部进了大叔的肚,望着舅子背着箢子出门的样子,恩周大叔笑了:“小样,想跟我斗!”
今天就说这些,明天咱们继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有什么好的故事,也可以发来咱们一起讲给大家听。
祝大家2025
新年快乐
欢愉胜意,万事可期
爆料、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5864560886
杞都事儿qidushier
关注杞都事儿每天收看我们的消息
杞都事儿每天为您推送时鲜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