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年!嘉善县花,绽放!丨善·忆⑬

政务   2025-01-25 14:47   浙江  


栏目名片


为讲好嘉善故事,弘扬“善文化”,嘉善县委宣传部(嘉善县社科联)联合嘉善县传媒中心在嘉善发布开设《善·忆》专栏,聚焦名人、美食、历史故事、古迹、民俗等,推出嘉人善学、“嘉”肴“善”食、嘉史善事、嘉印善迹、嘉风善俗5个系列,带你一起了解嘉善、发现嘉善、感悟嘉善。


“善·忆”系列故事:点击文末“善·忆”合集或“阅读原文”查看↓


春节临近,年宵花市场十分热闹,各式花卉争奇斗艳,嘉善的杜鹃花尤为走俏。在“2025北京家庭园艺嘉年华——年宵名花进北京活动”中,浙江善鹃园艺有限公司带来的1000盆杜鹃花因色彩明艳、造型别致被抢购一空。


文化底蕴深厚的嘉善杜鹃花栽培历史悠久,最早的盆栽造型杜鹃花培植距今已逾200年。1987年,嘉善县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十九次会议通过决议,确定杜鹃花为嘉善县县花


一段佳话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唐代诗人白居易把杜鹃花比作下凡仙女,芙蓉、芍药这样的比之也都只如丑妇一般。杜鹃花,这朵“不似人间有”的“花中西施”,现如今已开满善城,留下了不少的故事。


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嘉善西塘镇就有杜鹃花的盆景种植和艺术造型。民国初期,镇上涌现了方、钟、陈、柯、徐、谢等盆景杜鹃种植名门大家。现在只要有人家的地方几乎就会看到杜鹃花。每当新春绿满江南时节,古镇西塘几乎家家户户的阳台上、院子里,窗口廊下,客厅卧室,以及临街的店铺柜台上都摆满杜鹃花。邻里朋友闲暇时相互串门观型品色,陶醉其间。


嘉善杜鹃花不仅深受市民喜爱,民间养花名家众多,最多的人家栽有数百盆品种名贵、造型秀美、花色上乘的杜鹃,一时争妍斗艳,缤纷多彩。嘉善杜鹃花以造型精美、风格迥异的盆景艺术名闻海内外。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到杭州。当时,杭州园林管理部门为布置总统下榻的宾馆,四处寻访花木盆栽,却找不到合适的好花。经一名西塘籍工作人员推荐,园林管理局便赶赴古镇西塘,从养花名家卓士浩先生家中“借”走十九盆杜鹃花,其中就有树龄百年以上的盆栽佳作。嘉善杜鹃花为中美友好带来了春意,也因此名扬大洋彼岸,成为园艺界和盆景艺术家的新宠。



市民、游客在古镇西塘与杜鹃花合影。



“借花”的卓士浩先生是位培育杜鹃花的高手。在五六十个平方米的庭院里,他种植的各式杜鹃花,竞相绽放,令人目不暇接。卓士浩先生首创的高压枝条法,提高了杜鹃的嫁接成活率。嫁接后的杜鹃花,一枝上接有不同品种,花开时呈现多种色彩,再加上枝干造型的精巧设计,极大地增强了盆景的观赏性。


一株普通的杜鹃花,经过匠心独运的剪修整枝后,就变成了一盆风姿卓越、仪态万千的美丽盆景。1988年7月13日,《浙江日报》对嘉善杜鹃花培育能手的高超造型技艺专门作了报道:“以杜鹃花命名为县花的嘉善县,育鹃能手辈出,盆景造型独特,精品闻名遐迩。”


非遗传承


嘉善人手巧,盘出了传统纽扣制作技艺,配出了西塘八珍糕制作技艺,磨出了蠡壳窗制作技艺。嘉善人也用这股巧劲,栽出了杜鹃花造型艺术,将杜鹃花提升至意境的审美高度。


杜鹃花造型艺术是以毛鹃或夏鹃为砧木,以春鹃为接穗,并通过蓄枝截干、嫁接、修剪、盘扎等盆景造型手法,创造出“缩龙成寸”“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2023年1月,杜鹃花造型艺术被列入第六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嘉善第十八届杜鹃花展,万余盆杜鹃花迎客来。



位于大云镇的碧云花园景区是嘉善县最大的杜鹃花规模化生产栽培基地,先后引进培植有东鹃、夏鹃、毛鹃等200多个品种,已连续十八年举办杜鹃花展。


杜鹃花盛开期间,小桃红、琉球红、小青莲、吐蕊玫瑰等近万盆杜鹃花开如炬,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齐聚在一起,共享满园春色。


“嘉善的杜鹃之美在于将盆景园艺造型与杜鹃花结合起来,将杜鹃的艺术意境发挥到极致。一盆杜鹃盆景往往需要经过数年打造,才能从平淡无奇蜕变成造型精美的模样。”嘉兴市杜鹃花造型艺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潘菊明,深知杜鹃花造型的技巧与花卉艺术的意境。


2002年,潘菊明被当地传承技艺的朋友带到嘉善县杜鹃花展。一接触到“杜鹃花造型艺术”,潘菊明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次花展改变了我后半辈子。”潘菊明说,“杜鹃花造型艺术”有独特技艺,兼具花的绚烂夺目和盆景的人文意境,“我一看到杜鹃花造型技艺就心动了,我当时就跟我师傅讲‘我要做杜鹃造型艺术,为传承出一份力’”。



“‘国’潮共传 ‘遗’路生花——杜鹃非遗传承百人赛”,亲子家庭报名踊跃。



碧云花园作为杜鹃花造型艺术传承基地,制作了“杜鹃造型技艺”音像资料,对嘉善春鹃优良品种进行收集并建成品种资源库,建起了中国杜鹃文化博物馆,开发了杜鹃花造型艺术的研学课程和“杜鹃花街周末非遗市集”,多年来已接待了上万人次的研学团队。


为保护传承好杜鹃花造型艺术,从2021年起,嘉善每年举办杜鹃花非遗传承百人赛,百组亲子家庭在非遗传承人和专业老师带领下,修花枝、塑花型,设计出了风格多样、别出心裁的盆栽作品。


美丽经济


造型精美、风格迥异的盆栽杜鹃花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从“花盆”里走向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已成为推动嘉善农业增效的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嘉善拥有规模化生产杜鹃花栽培基地10多个,是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位于魏塘街道的浙江善鹃园艺有限公司基地,拥有300多个品种的杜鹃花,已加入年宵花行列的有20多个品种。春节临近,基地工作人员也进入了最为忙碌的时候。


“我们提前数月就开始准备了,从修剪枝叶到控制温度、湿度,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一位工作人员说,这段时间,日均销售3000多盆,每株杜鹃花都以最佳状态迎接顾客。



嘉善杜鹃花吸引众人驻足。



栽好一株杜鹃花,开出一片“共富花”。在位于大云镇的“红杜鹃”共富工坊,缪家村村民潘明华正利用业余时间,跟着工坊内的园艺师学习杜鹃花修剪、嫁接等技能。“不出村便能实现就业,还能学习新技能,对我们来说是件好事。”在潘明华看来,“红杜鹃”共富工坊为他们带来了更多可能。


“红杜鹃”共富工坊以杜鹃花产业为核心,为周边农民提供种植、花艺、直播等培训,还提供短工就业机会,集休闲娱乐、体验教育、人才培育于一体。大云镇成立“红杜鹃”共富工坊的初衷,就是通过村党委联合农业龙头企业、农户、农创客等“三联”机制,辐射带动周边村、企、群众抱团致富,实现“富集体、富脑袋、富乡亲”的“三富”目标。


截至目前,“红杜鹃”共富工坊累计辐射带动35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带动村企旅游创收超1000万元。工坊累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000余人次,累计培养职业农民5000余人,入选了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示范共富工坊。



直播团队在“红杜鹃”共富工坊中直播义卖。



以花为媒,以花为景,以花兴业,以花富民,在嘉善,杜鹃花正以美丽经济的名义反哺热爱它的人们。




征稿


嘉善是吴根越角、明德至善的文化之邦,是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城。为进一步挖掘好、宣传好嘉善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嘉善故事,弘扬“善文化”,围绕《善·忆》专栏5系列,嘉善发布特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历史故事、人文掌故、地方民俗考究等稿件,来稿一经采用,给予一定奖励。


投稿邮箱:

1403355713@qq.com
















顾 问 | 陆勤方

编 辑 | 汤纯凤

责 审 | 丁珩、顾燕

终 审 | 计剑平、金治平、王培澄

来 源 | 文/丁珩、汤纯凤、陆丹,照片来源于大云镇、西塘镇、魏塘街道,浙江日报


善文化·回眸2024
视频制作:县传媒中心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将不能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推送内容。请将“嘉善发布”加为星标,每次阅读完后也别忘记点下“点赞”“在看”并分享哦~

嘉善发布
了解善城权威动态,获知善事服务资讯,感受善美城市印象。生活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从这里出发,我们共成长!本公众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