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策略】八张图解读吴清主席《求是》杂志文章(吴信坤、杨锦、陆嘉瑞)

财富   财经   2025-02-03 08:04   江苏  

【注:微信公众号文章推荐规则近期改变,如您想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请将公众号添加星标】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八张图解读吴清主席《求是》杂志文章


2月1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求是》杂志发布了题为《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署名文章。文章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为主线,强本强基、严监严管,持续推动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不断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直以来,我们海通策略团队对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培育引入长期资金、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等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相关领域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跟踪分析,结合吴清主席的此篇文章,以及我们过往相关研究内容,我们有如下解读:


融资端: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文章指出“从融资端看,我国上市公司总量已经不少,但结构尚不合理,头部上市公司科技含量还不高,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而科创企业具备轻资产、高研发、盈利和现金流不稳定的特质,所以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明显的信贷约束,更多通过股权融资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与美国相比,我国直接融资占比不高,股市中科技行业占比仍低,资本市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效果有待提升。一是以社融存量口径来看,2023年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在美国非金融企业融资结构中的占比达60%,而我国仅为16%,其中股市融资仅占4%;二是中国股市(A股+港股+中概股)的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科技型行业市值占比约为20%(数据截至25/01/27),低于美股(剔除中概股)的36%。科创企业发展需要资本市场为其提供畅通的投融资渠道,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直接融资配合,文章提到“研究制定更好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专门政策安排”、“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优化境外上市备案制度”,我们认为未来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有望进一步完善,支持优质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投资端: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文章提到,“从投资端看,资金不稳定、投资行为短期化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中长期资金总量仍然明显不足,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对于A股而言,中长期资金作为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长期以来受制于考核周期短、投资比例受限、市场化运作不足等,投资权益资产的比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总市值口径下,截至2023年,我国机构投资者占比约为17%,而同期美国机构投资者占比约为59%。进一步来看,对比美国公募发展情况,2023年我国公募基金整体规模27.6万亿元,相较名义GDP的比例仅22%,相较美国近年来接近100%的水平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近期证监会等多部门出台《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聚焦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提出一系列更加具体的举措,包括明确提升公募、险资等机构投资者的实际投资比例,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制度等。文章再次指出要落实好《实施方案》,继续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等。未来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渐推出落实,不仅有助于稳定市场的长期资金供给,优化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更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助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制度改革:推动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文章指出要“积极参与制定和落实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24年4月12日,继2004年“国九条”、2014年“国九条”之后,国务院再次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历次“国九条”的核心思想和主要任务在不同的时代发展阶段有着鲜明的变化,对资本市场的要求也从稳定发展到健康发展、再到高质量发展,中期维度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和股市行情的展开。这次新“国九条”聚焦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培育引入长期资金、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等多个资本市场改革方向,系统性重塑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配合后续证监会多条细项政策落实,形成资本市场“1+N”改革体系,一方面利于完善监管制度体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维护市场运行秩序,发展壮大长期投资。综合来看,随着“1+N”改革体系的逐步完善,资本市场制度环境将更加健全,这将推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金融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附录-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一、大势研判

1、《牛还在——再议924行情性质-20250118》

2、《鲲鹏击浪从兹始——2025年A股展望-20241116》

3、参考99年519——这轮股市行情及经济走出困境的思考-20241006》

4、策略对话行业:中级行情机会在哪里?-20240928》

5、《拾级而上,终可拿云——2024中期股市展望-20240610》


二、25年策略展望系列

1、影响港股25年走势的五大变量——25年策略展望系列6-20250103

2、25年能否迎来“流动性牛市”?——25年策略展望系列5-20241229

3《跟踪转口贸易的两个中观视角——25年策略展望系列4-20241220》

4、《贸易摩擦中“抢出口”如何演绎?——25年策略展望系列3-20241216》

5、被动化趋势如何影响A股?——25年策略展望系列2-20241215》

6宽财政如何拉动企业盈利? ——25年策略展望系列1-20241128


三、行业比较

1、美国:产业政策引导,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高端化研究系列2-20241121

2、日本:政策引导为主,海外布局助力——制造业高端化研究系列1-20240904》

3、《美日制造业政策经验和启示——高端制造研究系列6-20240715》

4、《中高端制造韧性强—高端制造研究系列5-20240710》

5、《科技制造风渐起 ——高端制造研究系列4-20240703》

6、《中美扰动下哪些制造领域更稳健?——高端制造研究系列3-20240623》

7、《从高股息到高端制造——高端制造研究系列2-20240616》

8、《曙光初现:高端制造——高端制造研究系列1-20240513》


四、重要策略专题

1、《全A业绩回升中——24Q3财报点评-20241031》

2、《回望:特朗普第一任期大类资产价格表现-20241030》

3《增配新能源产业链——基金2024年三季报点评-20241025》

4、9/24以来哪些资金在主导风格切换?-20241007》

5、《本轮美联储降息特点及对A股的影响-20240916》

6、《新背景下如何跟踪外资情绪?——解析外资行为系列4-20240902》

7、《历次美联储降息对资产价格的影响-20240817》


五、研究框架

1、《心随幡动——A股投资者行为研究框架-20230902》

2、《择优而仕——行业比较框架-20230826》

3、《牛熊轮回——大势研判框架-20230819》

4、《审时度势——大类资产配置框架-20230812》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名称“海通研究之策略”,微信号“ht_strategy”)为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欲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须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对本订阅号(名称“海通研究之策略”,微信号“ht_strategy”)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官方订阅号。

海通研究之策略
海内外股市策略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