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茅山故事】小小乌佬果竟救过朱元璋于饥困绝望?

旅行   2024-12-09 17:20   江西  
一起来听听央视报道的大茅山故事吧
——遥想当年,是什么,
拯救朱元璋于饥困绝望之中?

元朝末年,朱元璋在鄱阳湖不幸战败,为躲避敌军的追杀,单枪匹马逃入德兴大茅山,饥渴交加的朱元璋向山中的一位老农求食,那位老农用山里的蕨根粉皮包裹野菜馈赠朱元璋。朱元璋问其姓名,老农回答:“我叫乌佬”。乌佬从那时起得名。

褐皮乌佬(以山蕨粉为原料)

乌佬果最大的特色是用山蕨粉作皮,而山蕨粉非常难得。乌佬果的粉皮是用山上所采集的野生山蕨根洗净磨粉后调制而成的,跟制作葛根粉的步骤相类似,但产量极有限。


大茅山、龙头山等地,乌佬与乌糯谐音,又被称为乌糯果。动人的传说寄托着德兴人对家乡风味的厚爱,也让人看到了德兴先民依山而居、采食于山野的生活传统。

大茅山林木密布,雨量充沛,种类繁多的野生植物,为先民提供了大量原生态食材。其中,不少食材还具有药用食疗之效。大茅山,自古以来,就天然具备强大的康养力和治愈力


乌佬果——德兴的匠心之作

明朝万历年间,红薯传入中国。后来,德兴人常常用红薯粉代替蕨根粉制作乌佬果。民间乌佬果(白皮)的制作方式如下:

  • 1.隔水炖粉:在和面之前,先烧一大锅开水,然后将盛满番薯粉料的面盆放进锅内加热,此工序也被称作“隔水炖”。


  • 2.和面:加热后的热粉需要再用热水活成烫面。看似简单的和面,其精髓在于对水温和水量的把握。


  • 3.擀面皮:唯有将水温水量把控的恰到好处,才能将乌佬果的面皮擀得薄如纸张。


  • 4.包馅:乌佬果的馅料食材来源宽泛,可荤可素。从本土盛产的香菇、春笋,到茭白、莲藕,再到来自南北的时鲜蔬菜,皆可调配其中。


  • 5.上锅水蒸:在蒸笼中高温蒸熟,直至表皮透明


  • 6.辅料润色:蒸熟的乌佬果,撒上葱花,再浇上熬制的新鲜猪油和特制的酱油,一盘亮闪闪如玉般的乌佬果就制成了,热腾腾、香喷喷,人见人爱。

(部分来源:CCTV科教频道)


编辑| 刘劲松

审核| 盛锡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