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氏名将 名冠晚唐 】
舒贺,字廷瑞,号东山,江西德兴人,今为江西德兴银城镇新营村人,是新营舒姓的始迁之祖。舒贺生于晚唐时期,自幼习武,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从小便立志以“兵符辅国”为己任。
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舒贺参加武举考试,一举夺冠,成为了江西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武进士(武状元),随后被朝廷授予行营司马参军之职。面对西域突厥动乱等战斗,舒贺率领“舒家军”,攻城拨寨,所向披靡。
唐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黄巢农民军揭竿而起,声势浩大,朝廷急忙调兵应战。乾符二年(875年),舒贺被拜为将军,追剿黄巢起义军至德兴。起义军为躲避官军锋芒,退入大茅山(今大茅山梧风洞)。百里大茅山,峰峦叠嶂,宜守难攻。舒贺便命部下在大茅山山脚处驻扎,重兵围困起义军。当时,舒贺的营盘设在“蒿埠”,此地因此得名“新营”。半年后,经过休整,黄巢起义军乘官军不备突破重围,官军尾随追击。队伍开拔前,舒贺已将家属和部分亲兵留在了新营。最终,唐末农民起义因朝廷的极力镇压而失败。战事结束后,舒贺因战功诏充山南东道节度使。而此时,朝廷皇帝昏庸,乱臣争权,民不聊生。舒贺不满朝野,便和曾经的大茅山战友王从佥相约,称病东归新营。解甲归田后,年逾古稀的舒贺率子弟族人在新营垒石筑堤,垦山开田,将此地建设为良田千亩,人丁兴旺的集市。天祐元年(904年)8月,他亲自为新营舒氏宗谱作序,叮嘱舒氏子孙后代要世世代代恪守“仁义”,守疆卫士,不得“少休”。舒氏公祠,原名武四祠,现位于德兴市新营街道新营一村,由清壅正丁亥年舒汉三等人筹建,占地面积800平方。2005年3月16日,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19日,被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惟德乃兴、上饶文旅、德兴人便民网)
编辑| 刘劲松
审核| 盛锡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