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古典文学研究大家、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在天津去世,享年100岁。
很多人认识叶嘉莹先生,就是因为那部讲述她生平的电影《掬水月在手》。
2020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掬水月在手》因入围金爵奖最佳纪录片而在上影节首映。
《掬水月在手》的导演陈传兴,是来自台湾的纪录片导演,退休前曾是台湾清华大学副教授。
在《掬水月在手》之前,陈传兴曾执导2011年台湾纪录片系列《他们在岛屿写作》中的两部。
一部是《如雾起时》,诗人郑愁予的故事。
一部是《化城再来人》,诗人周梦蝶的故事。
叶嘉莹中年时,曾因战乱和丈夫一起流落到台湾,先在中学教书,后来凭借精深的诗词造诣任教台大,和台湾众多作家和诗人都有往来,并在台湾度过了生命中近20年时光。《掬水月在手》也访问到很多叶嘉莹在台湾的同事好友,与《他们在岛屿写作》的“宇宙”是打通的。由陈传兴来导演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极佳的选择,也完成了陈传兴“诗的三部曲”的最终章。
陈传兴在《掬水月在手》巡回宣传时与许知远对谈。
《掬水月在手》那年在上影节一票难求,引发了不小的热议。一个多月后的北影节,该片入选北影节“女性之声”单元,开票就告售罄。
当年9月,成都的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用《掬水月在手》作为闭幕片。
2020年10月16日,《掬水月在手》正式在大陆院线公映,采用艺联影院的方式放映。
【映画台湾】主理人落山风收藏的上影节和院线放映《掬水月在手》电影票。
2020年12月,《掬水月在手》获得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奖,该片出品人毛继鸿领奖。
2021年,在非常艰难情形下举办的第12届两岸电影展之大陆电影展,《掬水月在手》作为展映片在台北放映。
202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掬水月在手》的放映作为广州与东京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在东京举行了放映会。
2024年11月21日,也就是前几天,CCTV纪录频道才电视首播了《掬水月在手》。
当年纪然先生在上影节看过《掬水月在手》后,于【映画台湾】首发了这篇影评,今日我们再度发表,以致对叶嘉莹先生的纪念。
上影节要结束了,我最爱的是这一部(原标题)
作者:纪然,电影学博士,纪录片研究者
看片之前,《岛屿写作》系列一部没有看过。对导演陈传兴,只大略知道是台湾纪录片前辈。在看《掬水月在手》的过程中,即被诗词之美所吸引,为影片试图表达的文学意蕴所折服。当电影与文学相遇,创作者不突出渲染主人公叶嘉莹个人的悲欢离合,而是力图透过影像传递文字之美、传递两岸乡愁以及古今的对话。这份“企图”似是中国纪录影像中珍贵的民族性之视觉呈现,尤为难能可贵。本届若不是原一男六小时巨作参赛金爵,我想《掬水月在手》值得一座上影节的奖杯。
文学对话影像
导演陈传兴是台湾文学系列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的制作人,已经拍摄过的文学家有郑愁予、周梦蝶。在叶嘉莹这一部中,他定位的主题是“诗与存在”。以文学家作为主角的纪录片中,往往是以讲述其生平为主要要务。而在《掬水月在手》中,并未将主角叶嘉莹的生平作为主线,或者说在淡化其传奇人生。
片中在叶嘉莹讲述、采访之外,引入了大量的情绪空境,以静物特写、高速摄影等方式,力图让画面本身传达诗意、呈现写意之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片中录制了大量叶嘉莹的吟诵诗歌片段,并配以日本音乐人佐藤聪明创作的女声吟唱部分,垫于静物画面之上。以此将诗的文字化作了情绪性的画面,并以诵读和歌声共同呈现叶先生创作的诗词与她研究的古代经典作品。
相比较金马最佳纪录片《日曜日式散步者》(2015)中将静物与音乐先锋性地声画对位,《掬水月在手》的诗词画面呈现效果更为平易近人,同时又出离了一般人物纪录片中音画图解的视听方案。在影音空间中,创造出了一定的意境空间,任观者去感受,也非过于疏离。这种视听语言去体现古典诗词的意蕴,可能是华语纪录片中的一大难点,也可能是中国纪录片具有其民族性的起点。这是我以为《掬水月在手》中最难等可贵的一点。
他乡对话故乡
曾以为在两岸关系极为错综复杂的当下,难以寻觅《一把青》、《宝岛一村》等戏剧影视作品去回望大陆与台湾的交流史,虽然,我曾以为这份混沌暧昧难以厘清的关联是台湾电影中极为重要的主题。而在《掬水月在手》中,台湾纪录片创作者并不避讳这段历史,再次从中华民族这一更为宏观角度去看待两岸历史以及民族统一等问题。
北京是叶嘉莹先生的故乡,更是精神之源。这一段落在采访叶先生的同时引入了大量的历史素材。它们并非和真实事件一一对应,但通过做慢、放大等后期处理并附上少许的搬演镜头,如孩子们在北京的玩耍等,共同组成了叶先生依稀记得的儿时记忆以及在跟着顾随等老师生活学习的景象。1976年女儿去世后,叶先生坦言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回祖国再去教书育人,于是她从加拿大来到北京,最后在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教书育人完成夙愿。叶先生所透露出的对故土的思念,对于民族的认同感是发自内心的。叶先生以她一己之力弥补着因文革学子们在古典文学方面的缺失,更以其君子之心感染着身边的人。这个归国段落也可处理成影片高潮的煽情泪点,但在片中化作了叶先生温婉如水的内心戏。
古代对话现代
叶嘉莹先生是古诗的创作者与研究者。她以特别的方式进行吟诵。这其实是古诗在古代平仄声正统的诵读方法,在当代已少人提及。古诗词的诵读方式在当代濒临消失的命运。片中创作者录制了大量诵读的片段,用影像资料去留存保护诗词的音韵。同时,也用这一声画表达试图去抵达现代人的内心。片中呈现叶先生对于古诗的阐释,其中包含一种普世的人性情怀,例如对于李商隐诗歌中的不可说的意味,透露着其孤独的心灵,也亦与现代人的心境相通。叶先生说每个人心底都会有一个李商隐。这种古风对于现代人的关联,在叶先生的学生弟子们的身上传承。透过镜头本身,也在将古代的诗词以现代的影像的方式进行传递。
事实上,在世界纪录片大家庭中确立中国的民族特性并非易事。在1990年代以来大陆独立纪录片创作风潮中,以聚焦社会变迁百姓命运的作品以事件与人物本身作为中国纪录片的标签。而在当代,如何以影像语言本身来确立具有中国特征的纪实语言,一直是难而又难的命题。今年在上影节中看到《掬水月在手》,看到创作者的努力以及主人公叶先生自身对于中国文化民族性传播的身体力行,为之触动,并希冀这样的企图心能够更为成熟,来自文学影像、古今、两岸的对话能够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映画台湾】联络邮箱:
771539504@qq.com
(END)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文艺连萌成员
本期编辑:黄豆豆 落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