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为啥叫人日?“七不出,八不归”什么意思?

乐活   2025-02-04 01:16   北京  

     点击上方“半水言说”关注我吧!



文//水水

你好呀,欢迎你来半水言说。

“初七人日,人日天晴,百事可行。”谚语轻启,正月初七人日节的神秘面纱缓缓揭开。

在热热闹闹的春节里,初七藏着独特的文化密码。

以往,奶奶和老妈常念叨的“人日子”,我都没太在意。

这几天,宅在家里,我一头扎进书里和网上研究,竟发现人日节满是惊喜。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这些奇妙发现。

01

初七为啥叫人日节

人日节的起源,和女娲造人传说有关。

相传,女娲创世时,前六天依次创造鸡、狗、猪、羊、牛、马,第七天用黄土造人,赋予人类生命。

于是,正月初七成了人类诞辰日,被称为“人日” ,人日节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自身起源的美好想象,饱含对生命诞生的纪念与感恩。

02

人日节的习俗

人日节的部分习俗在南方较为常见,但并非所有习俗都局限于南方,有些在北方也有流传,只是具体形式和重视程度可能存在差异。
饮食习俗

南方的七宝羹:南方一些地区,人日盛行吃七宝羹。

在这一天,人们会精心挑选七种时令蔬菜,将它们熬制成羹汤。每一种蔬菜都被赋予了独特寓意,人们把新年的美好期许,都融入到了这一碗温暖的羹汤之中。
北方的多样饮食:北方在人日这天,饮食同样丰富多彩。

很多地方有吃面条的习俗,长长的面条寓意着健康长寿,饱含着对新一年生活顺遂、身体安康的祈愿。

饺子也是人日餐桌上的常客,饺子形如“耳朵”,吃饺子有保佑人们“耳聪目明”的美好寓意,期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家都能听得清楚、看得明白。

在山东等地,人们会摊煎饼,传说女娲在第七天造人时,天有破损,摊煎饼寓意用它“补天穿”,表达对女娲造人功绩的纪念,同时也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无灾无难。
活动习俗
登高。登高这一习俗在南方和北方都颇为流行。古人认为,在人日这天登高,能够寓意步步高升,还能远离灾厄。当人们登上高处,极目远眺,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能被抛到身后,从而以全新的姿态去迎接新的一年。

戴人胜:戴人胜的习俗在古代十分普遍。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女子,在人日节都会戴上用彩纸、绢帛制成的人胜。

这些精美的人胜,不仅为节日增添了浓浓的氛围,更寄托着人们吉祥如意的美好祈愿。

03

“七不出,八不归”是什么意思

传统习俗里,“七不出”指家中柴、米、油、盐、酱、醋、茶没准备好,就不出门远行,这体现对家庭责任的重视。

而“八不归”常见的含义是说做人若没做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基本道德准则,便无颜归家,时刻提醒人们遵守道德规范。
不过,在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八不归”是如果初七出门远行,初八就不宜回来,否则会不吉利。但这种说法并没有被广泛认可,更多是在部分地区流传。

而常见的道德准则解读,更强调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 。在人日节遵循此习俗,也是对家庭和睦、个人品德修养的守护。

04

初七接福口诀念起来

在充满希望的人日节,还有充满力量的接福口诀不能错过。

让我们大声念起:

“天门开,地门开,

东南西北贵人来,

一赐福,二赐财,

四面八方贵人来” 。

一家人围坐,共同接住这份福气,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祈求生活顺顺利利,万事皆如意,财富滚滚来。


正如唐代诗人高适所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人日节,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传承,每一个习俗、每一句口诀都蕴含着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人日节这一天,别忘了与亲好友分享这份节日的喜悦与祝福,让温暖在亲情与友情间传递。

愿我们在新的一年,出门遇贵人,做事皆顺遂,钱包鼓鼓囊囊,家庭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感谢你读到最后。

关注“半水言说” 每天收看好文

↓↓↓
END



往期精彩:点击下方蓝字,即可观看
探访深山里的魔幻寺庙——白瀑寺 ||北京游
才知山海只是山海  我也只是我——再次走进地坛公园赏秋 ||北京游
跑步进入中年的真实状态,看看你中了几条 ||人生感悟
东北游‖ 走过 路过 千万不要错过——查干湖的三日映湖、四季美景
东北游‖ 我凝望月亮 月亮也凝望着我 ——夜游利州古城
东北游‖中国最美边境城市—丹东之旅‍
东北游‖ 来东北旅行的四重境界,你属于哪一种?
东北游‖走进抚远  带父母探秘太阳升起的最东方
东北游‖爱上佳木斯 总有一个理由——走进四丰山
东北游‖走进富锦稻田公园 探访到稻梦空间的美丽画卷
探寻锦州笔架山的海底“天桥”——走八仙过海路过的地方‖东北游

低点“在看”吧,你的喜欢,是我的星辰大海



半水言说
读书与生活分享,乐游乐学乐呵着。活在当下,奔赴下一场山海,品味生活的风生水起,终将感悟人间值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