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水水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
小寒,作为一年中最寒冷的节气之一,已悄然来临。从这时起,日初长,雁归北,年味渐浓,人心愈暖,待春来。
在北方,此时正是“三九四九冰上走”的严寒时节,然而在京城的一些公园里,却已有腊梅迎寒绽放,正所谓“春寒料峭,梅吐芬芳”,这点点梅花在冰天雪地中带来了春的气息,也让人心生欢喜。
![]()
小寒养阳之“三宜”
- 宜温补阳气:
小寒时节,可适当多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核桃、红枣等,这些食物能为身体补充能量,抵御严寒,提升阳气。
羊肉性温,是冬季补阳的佳品,可煮羊肉汤,加入适量的当归、生姜,既能补气血,又能暖脾胃、散风寒。
- 宜早睡晚起:
冬季昼短夜长,人体也应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早睡晚起。早睡可养人体阳气,晚起能养阴气,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养。
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生发,让我们在寒冷的季节里也能保持精力充沛。
- 宜适度运动:
虽说天气寒冷,但适度的运动仍不可或缺。可以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时段,如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之间,进行一些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阳气,但要注意避免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
小寒养阳之“三不宜”
- 不宜生冷饮食:
此时应避免食用过多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生鱼片等。
寒性食物易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尤其是本身脾胃虚寒的人群,更要严格忌口生冷,选择一些温热易消化的食物。
- 不宜过度劳累:
冬季人体阳气相对较弱,过度劳累会消耗大量的气血和阳气,使身体更加虚弱。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学习。适当休息,给身体充电,才能维持阳气的充足。
- 不宜情绪过激:
寒冷的天气容易让人情绪低落或烦躁不安,但情绪过激会损伤阳气。应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聊天等方式舒缓情绪,让内心充满阳光,阳气自然充足。
北方吃饺子习俗
在北方,饺子是过冬必不可少的美食,它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尤其在小寒这样的节气里,吃饺子不仅能驱寒,还能寓意“招财进宝”。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欢声笑语中,寒冷似乎也被驱散了不少。
小寒时节,遵循“三宜三不宜”的养生原则,精心呵护身体阳气,为新的一年打下健康的基础吧。
今天,我们是要吃饺子的,积蓄能量,静候春天的到来。
北京没有下雪呢,那就赏花吧,可以去看寒冬中怒放的腊梅吧。
感谢你读到最后。
关注“半水言说” 每天收看好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