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网友小红书教育对账后:吐槽美国大学学费巨贵,中国学生太幸福了!

文摘   教育   2025-01-21 07:03   江苏  

点击上面的蓝字【学术之乎者】,关注我们


“TikTok难民”小红书教育对账后,美国人的信仰崩了。


一个女网友发视频称,自己念法学院竟然欠下了45万美元的高额债务,折合人民币330万



目前, 70%美国大学生陷入助学贷款泥潭之中,平均每人3.7万美元,最低利率是5.5%至8%,还是复利(利滚利)。


助学贷款占消费贷比重已经超过10%,成为全美仅次于住房抵押贷款的第二大贷款,就连前总统奥巴马的助学贷款也还了整整21年,一直到43岁才还清。



更严重的是,60岁以上还在还助学贷款的美国老年人,从2005年的70万已经飙涨到2015年的280万人。


截至2022年8月,大约有720万60岁以上美国老年人尚未还清学生贷款!


真不愧是:一贷传三代,人死债还在!


这位女生语带哽咽地说:“中国法学院学费一年才798美元(约合人民币5850元)。”



这时,热心的中国网友随即又“补一刀”:“中国的助学贷款可是零利息,在校期间不需要还款,工作后还清也不过1-3年。”


一般来说,美国大学的费用分为两大类:


首先是学杂费,包括学费、书本费、国际学生注册费、医疗保险费、校园设施维护费等。


Education data网站最新统计,美国硕士学位的费用通常在5.6万到7.5万美元之间,平均59684美元,约42.3万元人民币



具体学费因学校、专业和课程而有较大差异,比如,公立学校硕士学位的平均费用为48690美元;而私立学校硕士学位的平均费用为64440美元。


于是,就有美国网友提问:中国的大学学费是多少?



当听说中国大学学费是7000元时,一开始觉得还行。不过,得知7000元不是一个月,而是一年学费时便彻底破防了。



还有一个细节:美国教材太太太太贵了。


有美国网友说:“美国的教材价很夸张,你交得起学费也未必买得起教材。”


据悉,美国一学期几门课下来光买书就得花上千刀,在中国大学根本不可想象,这也催生了美国特色的“二手教科书”市场。



顿时也理解了为什么美国大学里强力打击盗版书籍,一个人动辄少赚几百刀,成千上万的学生那得是多少白花花的银子,站在资本家的角度,要是廉价给了穷学生们,不是妥妥的造孽嘛!


其次,花费主要是住宿费和生活费。


住宿费包括房租、水电、燃气、网络等,研究生基本上都是租房,而本科校内住宿居多。


外面租房因具体城市消费水平而异,在市中心以外区域租房,纽约人均1730美元/月,洛杉矶人均1313美元/月,一年也得1.6万-2.1万美金左右,合计10万-15万元人民币


如果大家稍微一查,就会发现一个情况:中国大学的住宿费简直太便宜了!


全国本科生宿舍年收费普遍在1200元左右,清华、复旦就是这水平。



中国大部分大学住宿费收费几乎和本世纪初相当,清华大学部分住宿费的收费依据,用的还是1999年政府部门核准的价格。



另外,美国学生生活费主要包括一日三餐外加平时聚餐、零食、酒水饮料等伙食费,购物、健身、看电影、参加各种活动等日常娱乐开支,买车、打车、公共交通等交通费。


跟住宿费一样,生活费主要也跟当地的消费水平挂钩。


前面说的费用,美国读研一年最保守估计在50万人民币左右本科生由于住校,每年费用会增加,最起码也在60-70万元人民币左右,4年要240万-280万


为此,美国很多学生要自己打工攒学费,这个负担对他们来说肯定很大。


据统计,在中国如果读的是公立一本二本:每年至少4-5万,四年就是20万左右


如果读的是民办三本:每年至少6-7万,四年就是25-28万


总体大概只有美国学费的1/10


今天,美国高等教育变成了一种全社会的教育消费主义陷阱,导致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


其实美国人不知道的是,中国读大学只是学生的学费便宜,并不代表中国的高等教育就便宜。


只不过美国是把高等教育成本推给了学生承担,而中国是学生承担一小部分,国家承担了绝大多数成本


举网友举例,他所在普通211学校有3.4万学生,包括本硕博留学生,平均每人每年缴费5000元,一年就是1.7亿,就这点钱够干啥的?


实际上,他们学校每年财政预算是将近50亿,除去学生交的钱,其他都是国家财政在补贴,平均每个学生的经费是14.7万。



中国政府的承诺是: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原因失学!


交不起学费的大学生,国家4年免息贷款;


生活费不够的大学生,国家提供足够的助学金,吃饭绝对没有问题,大部分学校还提供勤工俭学岗位。


可以这么说,只要你能考上大学,国家能保证你后顾无忧地读完,这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投入。


中国教育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放眼全世界:


确实是对穷人最好的教育制度了!








往期推荐:

学术之乎者
一位不“误”正业的博士,与你共同分享教育、学术、学习的点点滴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