惋惜!2024年又有39位中青年专家教授陨落,为何科研人员会“英年早逝”?

文摘   教育   2025-01-04 09:27   江苏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2024年,对科研学术圈来讲,“又”是伤心的一年!

之所以说“又”,因为紧接2023年数十位中青年专家去世后,2024年依旧如此:


34岁研究工程热物理的李海增,突发心梗,不幸离世;

37岁研究韩国史的黄永远,突发脑出血,于今年8月去世;

38岁研究紫外光水处理的宋凯,因考核未过服药自尽,年仅38岁;

......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学术圈已有39位中青年科研人员不幸离世……

(图片来源:蔚青学者公众与,侵删)

这些专家教授全部都是在40~60岁年龄,既是科研学术黄金期,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龄段。

在这些不幸离世的学者里,仅30+、40+的青年学者就多达半数,最年轻的学者也不过34岁(1990年)。

我们在为逝者哀思,为学术界惋惜的同时,不禁要发出疑问:

为何这么多的中青年专家教授会“英年早逝”?

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不堪重负?

是因为工作时间太长,没有休息?

是因为长期身处高危的环境之中,积劳成疾?

这些都是可能是原因,但都还只是表面原因,没有找到根上。

记得有位学者曾说:“如果出现了普遍的问题,那么就要从制度上去找原因。”

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之所以会出现众多学者英年早逝的现象,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国科研评价体制机制存在的诸多弊端。

2014年1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发文,经过对北京、上海、广东等地100余位学者展开“学术成果问题反思大调查”,结果显示:

48.7%的学者认为:“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是当前学术成果问题存在的根源”;

50.4%的学者认为:当前学术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量与质量不成正比”;

71%的学者认为:目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成果“存在多种不良现象”。

中青年学者接连早逝以及众多科研人员的健康状况堪忧,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科研体制与管理方式的不健全。

在我国现有科研评价体系之下,职称晋升是所有科研人员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而职称晋升的主要依据,就是必须要有众多是科研成果。

因为不同地区、院校、专业的科研人员,分配到的科研资源分配严重不公,同时在“有成果留、无成果走”的威逼下,无论是谁都必须“卷”起来才行。

手中握有丰富学术资源的中青年专家,必须要加班加点出成绩,而无法得到资源的科研人员,就只能每天坚持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休息、没有运动、没有娱乐,饥一顿、饱一顿。

中国科协近期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的平均工作时长为8.6小时,最长工作时间每天16小时

高学历者每日工作时间更长,睡眠缺乏情况严重,博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每日平均工作时间最长,为9.29小时。

同时博士和硕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每周花在运动上的时间都不足5小时,显著少于其他学历群体。


医学研究显示,日均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的人,认知能力明显下降,情绪体验也较差,睡眠问题也随之增多。


由《知识分子》联合自然科研等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得出了类似结论。


该调查称,12.84%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每周工作时间不多于40小时,刚刚符合《劳动法》的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而多达58.39%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


调查显示,将近一半人表示自己过度疲劳,不太健康;只有一成人群表示自己非常健康。


睡眠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的焦虑状况,科技工作者作为高端脑力劳动者,睡眠质量尤为重要。




由此,造成中青年科研工作者们严重的健康问题。


据中国科协的调查结果显示:40%的科技工作者患有常见疾病颈椎和椎间盘疾病的比例最高为22.4%,其次是高血压为7.8%、关节炎为7.5%


虽然科技部在2020年2月17日专门发文,即《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但文件依然以“评审、评价、评估”作为科技成果的判断导向,没有根本改变“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制度机制。


我国科研评价体制改革必定是一个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你我几个人讨论就能够实现的。



但是,面对一位又一位中青年专家的突然离开,我们要做的不能只是悲痛与叹息,更要深刻反思其背后的根本原因。


科技工作者都能在宽松的科研环境、充分的经费保障、先进的医疗条件下,才能保证科研成果。


不然的话,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往期推荐:


学术之乎者
一位不“误”正业的博士,与你共同分享教育、学术、学习的点点滴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