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家中有认知症老人,可能对以下场景并不陌生:明明刚吃完饭,碗还没收拾就追着你问:“什么时候能吃饭啊?”;明明一日三餐一餐不落,但逢人就控诉:“我都好多天没吃过饭了!”。这不仅让照护者疲惫不堪,还会让周围的人怀疑你是不是在虐待老人?康语轩也有几位爷爷奶奶同样会出现这些问题,为什么认知症老人总爱和“吃的过不去”呢?
做饭是Z阿姨的执念
“给我点吃的吧!”,刚回到餐桌旁边的Z阿姨又开始念叨起了必备语录。
刚入住时,我们以为Z阿姨可能是没有吃饱所以总念叨。除了每日三餐两点,我们还会为阿姨额外准备一些水果、小点心。
但入住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发现,即使阿姨刚刚吃过,她只要坐到餐桌旁就会念叨着要吃饭,但一旦离开这个环境,她就不会再提与吃相关的话题。
于是在餐厅用餐时,我们帮助阿姨调整了座位位置,让她面向电视机,看看电视,或者请阿姨帮助员工一起摆放餐具,或者由机能训练师组织餐前小团体活动,召集几位老人一起做游戏等等......慢慢的,Z阿姨念叨要吃饭的频次越来越少了,甚至能够主动的询问是否需要帮忙。
和女儿聊起这件事时,我们了解到原来Z阿姨之前身体比较健康时,是家里的家庭主妇,喜欢做饭而且做得特别好吃,但阿姨生病以后没有办法再做饭,每天只能坐在餐桌旁催人上菜。
但现在不同了,阿姨在员工的协助下,可以帮着我们一起分餐、摆盘,每周五还要包饺子。她又可以去做以前最擅长的事情了。
每每到了用餐时间,看着面前精致的餐食,总是能听到J姥姥的抱怨,“你们这饭也太难吃了”、“这饭给猪都不吃”、“你看这是什么饭呀,难吃的要命,连葱油饼都没有。”紧接着,就能听到姥姥反复念叨自己的大房子、葱油饼、北京烤鸭、伦敦、女婿等等各种话题。“我和你说,一进门就是我的卧室,旁边就是一个卫生间,再往里是姥爷的卧室,他也有一个卫生间,这是我女婿觉得我们太辛苦给我们买的”、“南京我们也有房子,哎呀,比你们这大多了”、“葱油饼那多简单呀,就是弄点油和葱花、盐一撒,一出锅就行了、这都不给我吃,要不然我教你们做”......从北京到南京再到伦敦,从吃的到家里的大房子,如果不打断姥姥的话匣子,没有一小时姥姥绝对放不开工作人员的手。其实并不是餐不合姥姥的口味,也不是因为“没有葱油饼”,姥姥在意的只是有没有人有耐心地听她聊天、帮她排解“苦闷”的情绪,最本质的是她需要心理关怀。“挑餐食的毛病”是她最容易找到的一个与他人聊天的突破口。为了缓解她的不安,我们为姥姥安排了触摸疗法、引导她多走出房间参加活动、积极参加露营、跳蚤市场等与社会接触的活动。在餐饮方面,我们为老人每个月安排了红酒会、咖啡日、幸福菜、包饺子等等,创造满满的仪式感、新鲜感,提高老人的期待度与丰富度。W叔叔在家里居住时,因为频繁地出现严重的被害妄想,觉得有人会在餐里给他下毒。而且由于与家人沟通存在障碍,家人反复劝叔叔吃饭时,叔叔总是会突然地发脾气。入住康语轩时,叔叔身高175cm,体重只有42.65公斤,血氧饱和度、精神状态等都非常差。刚刚入住时,为了先保证叔叔的基础健康状态,护士团队首先做好基础医疗保障和健康管理,定时安排叔叔吸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并指导营养状况。营养膳食科按照护士的指示为W叔叔定制个性化饮食:少量多餐、餐饮形态为软烂餐、提供加餐等等为叔叔做好每餐的营养配餐。用餐时我们也会引导W叔叔与大家一起到餐厅,为他安排一个专门位置,让他看到分餐的全过程,也让他看到周围所有人都和他吃同样一份餐,减少他对“别人要害他”的疑虑。同时,我们通过对餐饮色香味的把控、定期举办红酒会等餐饮仪式,让用餐变成一种享受。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经过一个月,W叔叔的体重变成了46公斤,增加了3.5公斤。第二个月体重变成了50.3公斤、第三个月体重变成了58公斤,直到现在维持体重在61公斤左右。整个人无论是表情、交流、各项生活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认知症老人很多时候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只能通过一些话题、行为表达他们的意思。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多想想、多尝试去解决,找到问题最根本的“症结”,那不论是多么消极、负面的情况,我们也能够与老人建立信赖关系。如果下次您来到我们的机构时听到老人说“给我点吃的吧”,请不要惊讶,爷爷奶奶可能不是饿了,而是喜欢您,希望您陪她聊聊天。当您坐下时,也会听到他们夸您“呦,你看这闺女多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