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的学生们来到临沭县中小学生实践中心,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在这里,他们体验了一节与众不同的课程-------民俗劳动。
民俗劳动教育,在活动中拓展学生的视野,结合沂蒙老区人民支前场景展开,将爱国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亲近地方民俗,喜爱地方民俗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
整队点名进行分组。
任务一 支援前线,为战士们运送物资
陈毅元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解放战争时期,支前群众推着小推车全力支援前线,为冲锋陷阵的官兵运来“炮弹山”“粮食山”“服装山”……小推车,这个当年农村地区最普通的运输工具,书写了半机械化时代战争保障的一段传奇,见证了人民群众支前的伟力。
我们的小战士们正在认真的倾听老师讲比赛的规则。
各小组讨论分工任务
为前线的战士们运送物资啦。好!各队支前的小英雄们,比拼开始!
任务二 饮水思源 勇挑重担
水井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水井出现之前,人类逐水而居,只能生活于有地表水或泉的地方。水井的发明使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中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地下水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发现最早的水井是浙江馀姚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水井,其年代为距今约5700年。
这次同学们当一回小战士,为老百姓挑水,只见同学们弓下腰把扁担搭在肩上,屏住呼吸用力把身体往上一挺,走起路来,扁担一颤一颤的,桶里的水也欢快地跳着舞,好惬意!
任务三 好事多磨 体验磨玉米面粉
多年来,这些在抗战期间,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大石磨,随着时光的流逝,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发展,早已隐身幕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一盘盘在抗日战争时期,加工粮食提供后勤保障,立下过汗马功劳价值连城的大石磨,历经风雨洗礼,饱含社会沧桑,立下赫赫战功的无价之宝,如同那些在革命战争年代,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许多老前辈们一样,隐姓埋名默默无闻从不居功自傲;淡泊名利普普通通从不自我炫耀!
磨玉米面
推石磨时一般由两人或三人互相配合,走动的步幅、频率、推力大小要互相协调。否则,极可能出现磨棍前段滑落在下层面粉上。负责向磨眼中添加粮食的人,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若添加粮食太快,磨碎不了要“冒磨眼”,出来的面粉粗糙。添加得太慢,石磨可能磨出磨石微粒。
踏碓一种谷物加工机械。掘地安放石臼,上架木制杠杆,一端装杵头或缚石,脚踏另一端,使杵头起落,舂米面。西汉时期发明。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史游《急就篇》。桓谭《桓子新论》:“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杵舂。又复设机关,用驴骡牛马及役水而舂,其利乃且百倍。”说明两汉之交,已出现以畜力为动力的碓和以水力为动力的水碓。
孩子们两两合作进行踏碓体验,辛苦的耕耘,得到了收获的喜悦,相信同学们自己亲手弄得玉米面粉,肯定是最香甜的!
分享环节
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
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也在劳动中感受到快乐,珍惜每一粒粮食...
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付出,感恩父母养育之恩...
体会到民拥军,军爱民的深切情谊,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进入新时代,红色基因依然焕发无穷生命力。沂蒙精神,是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沂蒙精神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