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学生心中的好老师”主题征文展示

教育   2024-10-31 14:10   山东  

因为热爱,一直走在教育探索的路上
李玉兰
1998年,来自农村的我带着父亲的嘱托踏上讲台;而今,父亲走了,他的那句“可千万别误了人家孩子”成了我永远的教育执念:用热爱书写教育春秋。
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工作26年以来,我一直坚守教学第一线,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把立德树人当成根本要求,身先示范,以德立身,厚植师德土壤。2001年提前结束产假重返教学岗位,解决学生因为交接频繁更换老师的问题;2004年学校因为缺语文老师,承担起三个班的语文教学;2005年后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之外又兼职通讯员,为学校宣传树形象立典型,分享成功的学校管理与教学经验做出贡献,连续六年被评为临沭县信息宣传先进个人;2008年起,兼职学校《柳芽》文学社和广播站工作,为学生展示特长搭建舞台;2019年经历一场大手术,医生建议休息三个月,面对班级管理脱节的问题,我再一次选择提前两个月返岗……

我知道,我只是一粒平凡的微尘,但身在其位就一定要坚守初心,为学生负责,为领导分忧,用热爱与奉献诠释教育大爱精神。

深耕语文,收获硕果

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改进,教无定法,秉承“简单、通俗、易懂”的原则,引导学生愿学、乐学,倡导“快乐语文”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真正主人。

鼓励学生主动报名“今天我是小小语文老师”活动,参与语文讲课,勇敢大胆走上讲台,将自己精备细备的知识分享给同学;将练字笔画格式化,与同事一起精心设计了相应练字纸,将生字记忆与练字结合,做到了一举两得,解决了学生练字与新课学习脱节的难题,并获得年级推广;录制学生练字讲授视频,让学生带动学生,榜样示范引导,成效显著;为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我试着将枯燥难记的知识点编成口诀,比如常用六种说明方法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总结成“一分二比下列举”的口诀,朗朗上口,简单好记;面对学生普遍头疼的阅读与写作问题,我又进行了积极探索,深入挖掘,层层引导。先是渗透速读方法,首创“抓事”“抓人”“抓变”快速阅读法,并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获得明显成效。

我知道,我只是一粒平凡的微尘,一直用热爱深耕语文,用精益求精的精神成就莘莘学子。

每每听到毕业回来看望我的孩子说“老师您讲的方法我在高中还一直用”“老师今天我对写作的热爱都是因为您啊!”那才是最值得我骄傲的时刻,是孩子们在亲手颁发给我的荣誉勋章。

面向全体,一个都不能少

无论是在语文教学还是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一直坚持全面育人、面向全体,不放弃一个孩子。上班第一年,班里有个叫良子的孩子,自暴自弃,课堂上不仅不学习,还为了吸引关注的目光,用硬物刮蹭铁皮文具盒,刺耳的噪音严重影响教学秩序。我通过深入了解,知道这个单亲缺爱的孩子在自暴自弃。为了让孩子融入集体,我分配他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慢慢的孩子开始转变,由班级破坏份子成为班级管理小助手;2020年疫情网课期间,留守儿童俊豪与爷爷奶奶生活,没有智能机,没有网络,我多方联系,并取得学校大力支持,帮助孩子解决网课设备问题;2022年五一假期,有个叫乐乐的孩子打篮球对抗时,右手手腕骨折,孩子懊悔不已,还有一个半月就面临中考,很多人都认为,这孩子中考要耽误了,建议办理休学。我深入家访,让孩子尝试用左手写字,鼓励他要相信“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奇迹”。通过反复练习,基本能跟上笔记,在中考时以优异成绩升入重点高中。

在我这里从来就没有被放弃的孩子,鼓励和欣赏为孩子趟出一条信心之路。上届毕业的有个叫树荣的孩子从分班成绩的倒数第三名,冲进了班级前列,后来顺利升入高中,老师不放弃,家长不放弃,孩子不放弃,每个人都能做到更好。

我知道,我只是一粒平凡的微尘,但在我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平凡的,我希望所有孩子都能成才成人,可能他们不是天才,但都是天使,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天使折断翅膀呢?

班级团建,管理精细化

每接手一个班级,我首先全面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积极进行团建,全力打造团结友爱、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的班风。组建班委,班长、课代表、劳动委员尤其重要,纪律、学习、卫生,全面抓,为班级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奠定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师傅徒弟结对帮扶,共同进步。设计班级口号,并深入解读,让学生深植心中,规范行为。

2022年入秋,新班级成立,我组织学生演讲,自我推荐,公开评选班委;提出适合七年级简单易记的“自律”“利他”的自我要求,并在日常行为中不断深化,说到做到。自律是约束自我,利他则是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两个简单的词语,涵盖范围很广,学习、卫生、纪律都在其中,慢慢地好习惯就养成了。后来很多孩子没有整理习惯,我又专门抽出时间教孩子整理,开展整洁有序课桌行动。

一个个孩子就是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难免横生枝节,简单的自我要求就是对自我缺点的修剪。为了落实,我早出晚归,与学生谈心,并邀请家长深入课堂,了解孩子学习状态。多举并措,管理精细化,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打造了一个班风良好的班集体,得到领导和任课教师一致认可,几次摸底测试中成绩都名列前茅,连续两年被评为临沭县优秀班集体。

我知道,我只是一粒平凡微尘,心怀对教育的热爱,我愿为教育大厦增砖添瓦。

不断学习,自我超越

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喜欢探索与自我反思,发现不足不是丧失信心,而是深入挖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每次外出学习,只要有机会我总是抢先报名,始终秉承“不备课、不上课”的原则,向课堂要效率。在我看来所有学习方式中,听课是最卓有成效的。直观直接,等于是站在别人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和提高。

网课开始时,几乎所有网课老师都面临如何开视频课如何做主播的新课题,听家长说,她们保险公司用腾讯视频进行研讨会,可以上传课件,并且面对面,我通宵研究引入课堂教学,学习开播经验,学会后又与同事一起共同分享。当学校统一要求用钉钉直播时,我又快速适应,放弃使用成熟的腾讯会议转战钉钉,又是新一轮的学习。

为了更好的管理班级,我积极参与培训,阅读大量关于班级管理的书籍,认真学习,认真笔记。当我发现很多孩子心理脆弱,扛打击抗压能力差时,我又多方查阅资料,学习如何沟通解决,帮助很多孩子解决心理困境。

我知道,我只是一粒微尘,如此平凡,不学习,很快就会被时代的浪潮冲刷殆尽。

课题引领,精进业务

课题,一直是我不断探索提升的领域,早在2004年就开展临沂市课题研究,并且仅用一年时间就成功结题。针对九年级写作瓶颈问题,提出写作高原现象的解决方案,并且成效显著,写作的论文《走出九年级写作高原现象》被《语文学习报》刊用。

在担任校级刊物《柳芽》的编辑时,参与市级课题文学社建设的研究,并顺利结题相关个人课题。《疯狂作文》专版介绍她主持编辑的《柳芽》文学社,专版发介社员作品。

担任校教科室主任期间,自己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带动老师们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先后被评为临沂市优秀课题组,临沭县教科研能手、教学能手,四十多篇教学论文被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刊用。发表于《教学随笔》上的《“给我……”应该成为教师禁忌语》和发表于《教育时报》上的《枯燥的不是数学,而是你》曾引起热烈的讨论。

课题研究不是花架子,它是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教学中勤于反思,勤于笔耕,即便你是一粒平凡的微尘,你也可以在脚下的泥土里实现自我价值。

作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运用写作特长,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分享教育教学心得,特别是在疏导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能够主动担当,在带班主任期间,逐个学生进行家访,同家长、学生一起探索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障碍,找到老师、家长、学生三方主动沟通的途径,第一时间介入疏导,赢得社会好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知道,我很平凡,是热爱,让我一直走在教育探索的路上……

真情关爱  倾心育人

——弘扬教育家精神 铸就师者之魂

陈敏

有人说:母亲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因为有了它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也有人说:教师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因为有了它人类文明才得以代代传承。是啊,正是因为有爱,我们才有幸得以成人,正是因为有爱,我们才能享受到今天的人类文明。

曾经做过学生的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随着岁月的流逝,可能会记不清学生时代老师讲课的具体内容,但老师的品德风格、音容笑貌和仪表形象都会历历在目,尤其是对老师特别关爱自己的情景,更是记忆犹新。现在我们成为了一名老师,又该怎样去诠释对学生的关爱呢?

在《杏坛散思》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教师执教校内公开课,讲授《年月日》这一课内容,为了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堂上问学生:“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谁来告诉大家,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呢?”学生们抢着回答,一个个声音响亮,幸福的很。教师把一部分学生的生日写在黑板上,作为接下来学习的素材。然后又问:“谁能告诉我,你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呢?”教室里一片沉默,教师看到情况在自己预料之中,微微一笑,正准备顺水推舟,对学生做一番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这个时候,有个学生轻轻地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您能告诉我们您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学生们都瞪大了眼睛望着老师,等待老师的答案。老师迟疑了一下,这个小小的问题出乎了自己的意料,于是下面有学生开始窃窃私语:“老师也不知道!那为什么还问我们呢?”脸红的老师,很快反应过来,赶紧编了个日子,转身写在黑板上。课后,这位老师说:“我真的没记住妈妈的生日!”古罗马一位诗人说:“只有一条路可以打动人的心,那就是向他们显示自己首先已经被打动。”如果我们的老师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那又怎么能打动学生呢?要想感动学生,首先得感动自己。只有用真诚的爱才能触动学生的心弦,才能让学生敞开内心世界,才能真正建立起师生间的心灵桥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学生心中的好老师,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神圣使命。古往今来,无数教育家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础;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致力于乡村教育改革,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源于内心深处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渴望、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当。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执着与热爱,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为学生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家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如同一股清泉,滋养着学生的心灵。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记得有一次,班上有一个学生因为家庭原因情绪低落、学习状态不佳。我发现了他的变化后,主动找他谈心了解情况。在交谈中我得知他因为父母离异而感到无助和迷茫。倾听完这个孩子的诉说,我耐心地给予他安慰和鼓励,告诉他要勇敢面对困难、积极面对生活,同时与他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协商,共同制定了帮助他走出困境的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重新振作起来,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升,自信的笑容重新回到了这个孩子的脸上。这件事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和温暖,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用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决心。

教育家精神,是一种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是一种对学生的关爱与责任,是一种对知识的追求与创新,是一种对社会的奉献与担当。好老师应该像父母一样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记得在南古中学任教的时候,有位姓王的老教师,马上就要退休了,可是他依然没有丝毫的懈怠,备课认真细致,批改作业一丝不苟,对待学生更是关爱有加。有一次,班上有一个学生在体育课上不小心摔倒了,膝盖受伤流血。王老师得知后,立即赶到操场,将他送到医务室进行处理。在学生养伤期间,王老师经常去看望他,给这个学生补习功课,关心他的恢复情况。那个时候再有一年王老师就要退休了,可他还是兢兢业业的站在三尺讲台、无微不至的关心每个班里的每个孩子......这就是老教师的风范,这就是老教师的无私,这就是老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

回顾自己的从教生涯,我深感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性。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就立志成为一名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力求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从教二十五年来,尽管我曾为教学工作的单调和辛苦烦躁过,也曾为学生的调皮和误解困惑过,但我更多的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欣慰,为学生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而自豪!在这三尺讲台上,我竭尽所能,倾我所有;在这三尺讲台上,我收获幸福,演绎精彩人生!记得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位学生从外地转学过来。一开始,因为来到陌生的环境,她经常偷偷地掉眼泪,上课也不能专心听讲,我便与她谈心,带领班里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上多方面关心她、帮助她,让她感受集体的温暖;有位贫困学生因为厌学,经常逃学,去网吧上网,我就多次去家访,让与他有类似家境的学生现身说法,以切身的事例感染他;有位叫李凌晨的学生因为自制力差,学习成绩落后,我就针对她喜欢绘画的特点鼓励她学美术,激励她树立信心、树立理想,后来这位同学考入了高中,再后来又顺利地考入了青岛大学。今年春节的时候,我收到了已经读大二的李凌晨同学发来的微信:老师,您对我的关心和教导让我刻骨铭心,今生难忘,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永远记住您……那一刻,幸福的感觉在我心中奔涌,所有的疲劳、所有的辛苦、所有的烦恼随之一扫而空。是的,在老师的心目中,有什么比学生的理解更让人心动的呢?

在新时代,我们要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有人说教师清苦——“当了老师吃苦受罪,从早到晚比牛还累”。是的,同物欲横流相比,与权势显贵相比,教师的职责只在三尺讲台。但是,教师奠基的是生命,塑造的是灵魂,唤醒的是希望,托起的是明天!虽贫犹荣,虽苦也甘!我们从事着世界上最阳光的事业,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是教师,这就是教师的风范,这就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尊贵!

真情可以创造梦想,真心可以点燃激情。让我们以教育家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争做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让我们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专业素养,让学生在良好的师德氛围中成长,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继续弘扬教育家精神,铸就师者之魂,真情关爱,倾心育人!

心之所向,行之以往

---践行教育家精神、做逐光而行的筑梦人

杨建新
初心萌动,梦起杏坛

二十年多前,当我第一次踏上讲台,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那时的我,手中紧握着的不仅仅是教科书,更是对“传道、授业、解惑”这一神圣使命的无限敬畏。初中道法,这门看似抽象实则贴近生活的学科,成为了我与学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我深知,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知识不断更新迭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任何知识的传授都更为重要。于是我暗暗许下心愿,要做一名能够照亮学生心灵、引导他们走向光明的好老师。岁月如梭,转眼间,二十多年的光阴如同流水般悄然逝去。回望这段旅程,每一个瞬间都如同珍珠般串联起我教学生涯的璀璨项链。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见证了无数学子的成长与蜕变,也经历了自己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过程。

榜样引领,弘扬教育家精神

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在于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有了这份热爱,才能让我们在平凡岗位上坚守信念,不畏艰难。有了这份热爱,才能让我们在立德树人大业中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发展创新。教育家精神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教育家精神还体现在对知识的追求和更新上。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我而言,教育家精神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引领,是一种教学实践的指导,更是一种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这要求我要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并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在我心中,教育家不仅仅是一个称谓,更是一种精神境界。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生命,用智慧点燃智慧。我时常提醒自己,要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努力成为学生们的榜样。我阅读了大量教育书籍,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坚定了教育的方向。同时,我也深知教育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的事业。我与同事们紧密合作、相互支持,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我们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难题、开展教学研究,形成了一个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教研组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的光芒,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深耕细作,以情育人

教育,从来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心灵的触碰与唤醒。在道法课堂上,我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例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道德的力量、法治的精神。在课堂上,道法教育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条文背诵,而是一场场生动有趣的灵魂对话,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让学生在情感的共鸣中深刻理解道法知识的内涵与价值。我记得在一次关于“诚信”的讨论中,没有直接讲述定义,而是让学生们分享自己或身边人关于诚信的小故事。那一刻,教室里弥漫着温暖与真诚的气息,学生们从彼此的故事中找到了共鸣,也深刻体会到了诚信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让道法课不再是一门冷冰冰的学科,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与温度。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逐渐学会了用道德的眼光审视世界,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成为了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                      

倾听心声,共筑成长梦

教育的本质是爱与责任。我始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因此,我格外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努力成为他们最信任的朋友。我设立了“心灵信箱”,鼓励学生们写下自己的困惑、烦恼或是对未来的憧憬。每当我打开信箱,就像是打开了一个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面装满了孩子们纯真无邪的心声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会认真阅读每一封信,用心回复,尽力为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我鼓励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畏艰难、不惧挑战。同时,我也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自信地面对未知的世界。在与学生相处的日子里,我不仅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引路人。在这个过程中,我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与蜕变,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与感动。

携手同行,共创美好未来

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魅力与艰辛。但每当看到学生们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取得进步时,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我深知,教育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携手同行,共同努力。我深刻体会到,从"教书匠"到"教育家",是老师对学生的无数个日夜坚守;是对教材无数遍地揣摩研读;是走进学生心田的知己;是敢于创新的勇士;是不畏艰难的智者。"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就是让更多的教育人拥有教育家的精气神,让更多的教育人行走在成为教育家的路上。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心之所向,行之以往。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教学好比无涯之海,而行者无疆,唯有积跬步,方能致远。我将继续以教育家为榜样,坚守教育本真,努力做一个逐光而行的逐梦人。

怀于漪教育之精神,行润泽生命的教育

陈颖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和思想的启迪。”以对于漪老师诗化的赞美,带出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与畅想,希望能趟出一条自己向往的“远方”。——题记

在中国教育的浩瀚星空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无尽的光辉。她被称为中国教育的“不老松”,荣获“人民教育家”“最美奋斗者”“改革先锋”等诸多称号。 于漪老师以其卓越的教育成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崇高的精神品质,成为教育界当之无愧的“大先生”。她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教育家精神具有中国特色,它是中国几千年优秀师道文化源泉中的根和魂,又与当今时代创新活力特征相融合,为教师队伍树立了精神世界追求的高标杆。”教育是以人育人的工作,以生命唤醒生命,以生命塑造生命。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人,就要在他们的心中播撒理想信念的种子。

于漪老师有两把伴随一生的尺子,这两把尺子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哲理和人生智慧,是自我提升的独特法宝。一把尺子专门丈量别人的长处。在教育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之处,每个同行、每个学生都像是一座宝藏。于漪老师用这把尺子,不断挖掘着身边人的闪光点。她善于发现同事教学方法中的精妙之处,无论是新颖的课堂导入,还是独特的问题引导方式,她都会认真学习。在她眼中,学生也是充满无限潜力和优点的个体。她看到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能够快速捕捉到知识的要点;有的学生富有创造力,在课堂讨论中总能提出别出心裁的观点。她用这把尺子丈量着这些长处,然后汲取为自己成长的养分。

另一把尺子专门丈量自己的不足。人最难的便是认识自己,而于漪老师却能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她通过这把尺子审视自己。每一次课堂教学结束后,她都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对学生的关注是否足够。她会思考自己在与学生沟通时是否存在急躁情绪,是否给予了每个学生平等的发展机会。她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教学成果,而是不断在量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促使自己不断改进。

于漪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全面育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于漪老师的教育理念始终围绕着学生展开。她深知学生是教育的核心,如同大树的根基,只有根基稳固,大树才能茁壮成长。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积极探索知识的主体。她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来设计教学内容。例如,在教授语文课文时,她不会单纯地讲解字词和语法,而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中的情感、思想和文化内涵。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引用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全面培养学生的素养。于漪老师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她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思维能力、审美情趣等多个方面。在品德教育方面,她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向学生传递正直、善良、坚韧等美好品质。她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从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在思维能力培养上,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在课堂上,她会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同时,她也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通过对文学作品中优美语言、意境的赏析,让学生感受到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

于漪老师的精神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激励着无数教育工作者不断进取。她的奉献精神让大家明白,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她那两把尺子的故事,也成为众多教师自我反思和成长的典范。教师们纷纷效仿她,不断学习他人的长处,审视自己的不足,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她的教育理念更是为教育界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教育者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全面发展。

于漪老师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教学行为,更延伸到整个教育生态的塑造。她的精神如同春风化雨,润泽着教育的每一个角落。在学校里,她带动了教师团队积极向上的氛围,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这种积极的氛围也传递给了学生,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教育的温度和力量,更加热爱学习、积极向上。从宏观层面看,于漪老师的精神推动了整个教育界朝着更加注重质量、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于漪老师以她的智慧和深情,为教育事业描绘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于漪老师用她的生命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在她的世界里,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启迪。她的教育方法犹如春风拂面,既温柔又坚定,既包容又引导,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她的引导下茁壮成长。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像于漪老师那样,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爱去引导他们成长。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踏着她的足迹,继续前行,为更多的孩子点亮前行的路。



临沭三初
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为省级规范化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践行“创精品学校、育中华英才”的办学宗旨。 地址:县城沭新西街105号; 联系电话:0539-620706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