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侨领朱晓海,旅居40年,见证春节文化在海外落地开花

民生   2025-02-05 21:14   西班牙  


春节临近了,西班牙青田同乡会会长朱晓海又一次忙碌起来——在他生活的马德里,“欢乐春节”活动即将拉开帷幕。作为组织者之一,他将活动视为每年一度的“大事儿”:“春节不仅是海外中华儿女最珍视的节日,也是外国友人越来越喜欢的中华文化符号。2024年,中国春节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更要把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活动办好,让外国友人通过春节了解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

朱晓海(右四)与中外友人在西班牙马德里二〇二四年春节庙会上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

热衷于传播中华文化,并为之奔波付出,对于朱晓海来说不是偶然。1985年,刚满18岁的他赴西班牙发展,在10余年餐饮、百货批发行业的拼搏积累后,他产生的第一个文化梦想,就是要开一家中文书店。“我想让更多的华侨华人子女便捷地学习中文,也想让‘老外’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2000年,朱晓海与夫人陈晓红在马德里华侨华人聚居的社区创办了中华书店集团,很快成为当地华侨华人和热爱中华文化的外国友人的文化驿站。

至今,朱晓海还深深为当年的坚持而自豪。“我们的书店只是一个小小的平台,但这样的平台多了,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正如朱晓海所期待的,随着海外侨胞越来越多地融入当地主流社会,跨国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侨胞们为中国春节举办的庆祝活动也吸引了当地民众的关注。一个念头出现在朱晓海心中:为何不借鉴当地人办活动的方式,来举办中国春节的文化活动呢?“既增强侨胞的凝聚力,又增进当地民众对中国以及华侨华人的了解。”

说干就干,2011年,朱晓海夫妇在马德里华侨华人聚居区乌塞拉发起了自愿筹资赞助春节庙会的活动。与此同时,朱晓海多次主动上门与政府官员沟通,不厌其烦地向他们介绍中国春节的文化意义和庙会的具体规划,也主动邀请区政府代表参加华侨华人的茶话会、社区庆典等文化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在各方支持下,第一届春节庙会如愿落地乌塞拉。

朱晓海回忆,那一年春节,在马德里市乌塞拉区,到处高挂着红灯笼,舞狮、舞龙表演尤其吸引民众围观。此外,十几个摊位出现在庙会上,售卖中国特色的小吃、手工艺品和春节纪念品,让华侨华人找到了记忆中的年味,也满足了大量慕名而来的西班牙当地人。“他们也尝试着包饺子、写‘福’字,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朱晓海笑着说。

如今,经过10余年的中国春节文化推广,在马德里很多区域,春节庙会、舞龙舞狮、联欢晚会等活动已经成为当地百姓的共有年俗。而且从2016年开始,春节庙会已经纳入乌塞拉政府日历,每年政府会拨款组织活动,侨团更多是配合性的工作。

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朱晓海和社团的同仁们干劲儿更足了。“这些变化激励了旅西侨胞,大家更加关注祖(籍)国的发展动态,也大大增强了自豪感。”

朱晓海介绍,作为当地较大的华侨华人社团,西班牙青田同乡会有会员8000人,虽然平时各自有事业,非常忙碌,但在筹备春节庆祝活动时,侨胞们都自发参与,人人争先、不求回报。正如眼下正在筹备的2025年春节庙会。

2025年,是朱晓海旅居西班牙的第40年。当初他走出国门时,中国正逢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远不如今日,侨胞在海外的生存状况、融入程度也与当前相差甚远。“40年,变化真的是翻天覆地。我们现在不仅是当地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两国之间重要的纽带。”

更让朱晓海高兴的是,2025年,马德里唐人街会建设完工。“牌坊设计12米高,还会有两条用琉璃瓦材料、色彩搭建的龙。”这一成果离不开朱晓海与乌塞拉区政府的积极沟通,“我对他们讲,欧美一些主要城市都有唐人街,马德里也应该有,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符号。今年年底,我们的唐人街就要落成了!”

新的一年,朱晓海对自己的事业和社团活动有着新的规划。“依然坚定不移地以多渠道、多形式去传播中华文化,努力让外国友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温度,拉近两国人民的距离。我始终相信,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能在侨胞的讲述中走得更远。”

|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


如在西闻微信公众号有广告投放需求,请发至邮箱:es@oushinet.com 


西闻
欧洲时报西班牙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