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图片来源:《国家报》网站截图)
《国家报》报道,西班牙国民警卫队近日成功捣毁一个跨国假酒走私网络,该网络涉嫌向越南和中国出口数千升假冒里奥哈原产地命名认证的葡萄酒,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美元。七名嫌疑人因涉嫌加入犯罪组织、侵犯工业产权、伪造文件和持续欺诈等罪名被逮捕,年龄介于35岁至65岁之间。
调查显示,该走私网络由三家位于瓦伦西亚的公司主导,负责将散装葡萄酒装入5至15升的盒中袋,出口至越南。在越南,这些葡萄酒被重新装瓶、贴标,冒充里奥哈葡萄酒分销。此外,拉里奥哈阿拉韦萨的一家酿酒厂也卷入其中,该厂曾通过该网络将一个装有24000公斤葡萄酒的集装箱非法运往中国。尽管这些葡萄酒确实产自里奥哈地区,但其标签不符合原产地命名监管委员会的标准,涉嫌误导消费者。
此次行动始于2023年3月,一名西班牙游客在亚洲某商店发现一瓶可疑的“里奥哈葡萄酒”。该酒的标签与正品相似,但并非来自任何里奥哈酒庄。游客将样品带回西班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酒瓶、标签、软木塞和包装均不符合里奥哈原产地命名认证标准。这一发现引发了国民警卫队的深入调查,最终锁定瓦伦西亚的三家公司。
调查人员共识别出17个误导性品牌,包括Beronica、Luxiumwine、1910、1/One等,这些品牌名称与正品高度相似,极易混淆消费者。在搜查瓦伦西亚公司总部时,调查人员还发现证据表明,该网络曾通过非法渠道向中国出口假冒里奥哈葡萄酒。
此次行动得到了欧洲刑警组织、国际刑警组织和越南警方的支持。目前,调查重点集中在量化该网络分销的假酒数量及其非法利润。武装部队发言人表示:“这起诈骗案规模巨大,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美元。”
此案凸显了原产地命名认证体系面临的挑战。里奥哈原产地命名监管委员会强调,将加强与国际执法机构的合作,打击假冒葡萄酒的非法贸易,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产区声誉。
调查人员不排除该网络曾多次向中国非法出口葡萄酒的可能性。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涉案人员和公司可能被揭露。
| 本文由《欧洲时报》西班牙版微信公众号“西闻”原创、翻译或编辑整理,版权归西闻所有。如需转载或改编发布请与本报联系确认,并注明内容出处。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使用西闻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西闻将予以全力申诉。 西闻:SpainZone
如在西闻微信公众号有广告投放需求,请发至邮箱:es@oushi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