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但我们时常会关注到“可见”的身体健康,却往往忽视了“隐性”的心理健康。学龄前的孩子也会有心理压力,也会有负面情绪吗?也需要我们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素养吗?答案是肯定的。当孩子出现“不高兴”不开心”“发脾等现象时,家长们该如何识别、如何做呢?
一
巧用“情绪镜子”,
引导孩子正确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处于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之中:快乐、激动、自豪、愤怒、害怕、担心、紧张……其中有积极的情绪体验,也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是,孩子自身并不知道他每时每刻正被什么样的情绪所左右、该用什么样的词语表达。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把自己当作一面镜子来反映他的感受。简单地说,就是不加评价地接纳和反映孩子的感受。例如,“你看上去很生气”“你看上去很焦虑”“你看上去很害怕”“你看上去很……”
“情绪镜子”的作用是不加歪曲地反映情绪的真实状态,家长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除了简单地给各种情绪命名外,还要客观地陈述事实,恰当地描述情绪感受的强度,可以用一些副词来形容情绪的不同强度。
例如,“他们玩游戏没有邀请你,所以你有点儿伤心” “你的朋友没叫你一起玩,所以你很伤心”“小明刚刚把你新建好的城堡弄坏了,所以你非常愤怒”“老师今天叫你当面讲故事,你紧张极了”。这种通过语言描述孩子的情绪感受,给各类情绪命名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正确而深刻地体察自己的情绪,还可以让孩子知道家长理解他们的感受,有助于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
二
真实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
并解释引发这种情绪的原因。
作为家长,我们也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但是我们一定要向孩子真实表达,并解释引发这种情绪的原因。这也是孩子向我们学习如何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的教育契机。
比如,妈妈上班时遇到了点问题不开心,回家后孩子发现了,妈妈可以真实地表达:“对,我今天有点难过,因为……”家长如果明明脸上带着不悦,嘴上却说:“没有啊,我没有难过啊!乖,你自己玩去吧!”长期这样在孩子面前掩饰情绪,会带给孩子一种错觉:受伤或遇到挫折时,有情绪是不对的。如果孩子也学会了压抑情绪或漠视情绪,那么他们不仅会把压抑的情绪内化为攻击自身的负能量,同时也失去了向我们学习如何处理不良情绪的机会。
除了真实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家长还要解释自己产生负面情绪的真实原因。比如夫妻俩因为某些事情吵架了,孩子发现了气氛的异样,主动问起:“你们怎么了?为什么要吵架?”家长不要应付地说:“没有,你懂什么,大人的事情小孩别管。”而是要向孩子解释清楚,如果不是孩子难以理解的原因可以如实说明,比如:“因为你爸爸前天晚上喝了太多的酒,所以我很生气。因为我很担心他的身体,不愿意看见他生病,所以才不高兴。但是我们没有不爱对方,我们只是因为对方做的事情而不高兴。”
我们要向孩子解释清楚理由,这是因为孩子虽然感受情绪的能力很强,但是解读能力却比较弱。孩子需要知道真相,才会因理解而不感到害怕,否则他们很容易错误地解读为“因为我不乖,所以爸妈吵架”“因为我太笨,所以老师不喜欢我”。这些心理感受如果没有正确地疏导,就会成为孩子日后评价自我价值的一把量尺,会成为“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和不值得被爱”的根源之一,导致孩子缺乏爱与被爱的自信和勇气。
三
多与孩子沟通内心的感受,不评判不指责,教孩子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
当孩子因为经历了一些事情而产生负面情绪时,家长很容易就事论事而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甚至还会以“这有什么好生气的”之类的表达予以否定。长期否定孩子的感受,会使孩子感到困惑与低落,也容易使他们较难体会自己的感受,无法相信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们在和孩子聊天时,可以多耐心地听,听听孩子的感受、想法,不评判、不指责。其实,当孩子敞开心扉和我们聊天时,他的很多负面情绪都会在聊天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他会坦然面对自己的情绪与问题。
✍
文字来源: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