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国家杰青」团队,最新Angew!

学术   2024-11-18 08:24   广东  
【做计算 找华算】理论计算助攻顶刊,50000+成功案例,全职海归技术团队、正版商业软件版权!
经费预存选华算:双十一重磅加码,高至30%预存增值!

研究背景
目前,锌空电池(ZABs)因其高能量密度、高成本效益和生态可持续性而获得广泛关注。然而,空气电极中氧还原/析出反应(ORR/OER)的动力学较为缓慢,这严重阻碍了ZABs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双原子催化剂可成为空气电极中Pt/C和RuO2的双功能替代品,但受吸附演化机制(AEM)中中间体结合能的线性关系限制,仍然表现出有限的催化活性。触发晶格氧机制(LOM)有望克服这一挑战,但由于在金属中心的刚性配位环境中缺乏桥接氧(O),因此尚未得到证实。
成果简介
鉴于此,哈尔滨工业大学宋波(国家杰青)、Jinzhen Huang、韩杰才、徐平,内蒙古大学赵忠龙,苏州大学钟俊(共同通讯作者)等人通过调控双原子中心的配位环境使得FeCo–N–C双原子催化剂可以进行面外和面内重构,在金属中心形成轴向O和桥接O,从而激活LOM途径。具有较短Fe-N键的FeCo–N–C也有利于提高ORR性能。组装的可充电ZABs的峰值功率密度高达332 mW cm−2,在连续循环~720 h后没有明显的性能下降。相关成果以“Reconstructing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Fe/Co Dual-atom Sites towards Efficient Oxygen Electrocatalysis for Zn–Air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Angew上。
图文介绍
图1 DFT计算。
通过减少双原子催化剂中吡咯N的数量,可以显著提高ORR的活性和稳定性。由于吡咯N和吡啶N的C-N键能不同,可以通过能量选择性去除吡咯N。作者首先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研究了FeCo-N-C的结构并评估了通过能量选择性裁剪吡咯N位的可能性。Bader电荷分析显示,FeCo-N-C中的Fe和Co原子失去电子(分别计算为0.99 e和0.73 e),而配位的N原子获得电子(带负电荷)。引入Li+后,带正电的Li+优先与带负电的N原子结合(图1a,b)。
通过晶体轨道哈密顿布居(COHP)分析,作者定量地分析了C-N键的键序(BO),定义为成键电子数和反键电子数之差的一半。在不引入Li+时,六边形C-N键和五边形C-N键的BO分别为3.11和2.94;当Li+与N原子成键时,六边形和五边形C-N键的BO值分别降至2.65和2.19(图1h)。由于五边形C-N键的BO值降低了0.75,大于六边形C-N键的0.46,因此可以优先破坏五边形C-N键,从而裁剪吡咯N而保留吡啶N(图1c)基于投影态密度(PDOS)和d带中心理论,具有吡咯N空位的FeCo-N-C的d带中心比原始FeCo-N-C中更高,这是由于Fe和Co原子周围配位数减少导致能带形状发生变化所致(图1i-j)。具有较高d带中心能量的结构,可以增强对氧分子的吸附,促进ORR催化过程。
图2 结构和形貌表征。
基于上述理论计算的结果,团队采用液氨辅助锂化(LAAL)的方法合成了几个FeCo-N-C-X样品(X表示LAAL过程中使用的金属Li的毫升量)。当暴露于液态氨/Li+溶液时,Li+可以渗透到FeCo-N-C的中间层中,形成嵌层的FeCo-N-C/Li化合物。更多的Li+与吡咯N结合逐渐形成Li3N,并从FeCo-N-C中排出,从而形成N空位(VN)(图2a)。所有样品都表现出超薄的纳米片形貌,没有发生金属颗粒的聚集,N、Fe、Co和C元素在样品中也分布均匀(图2b)。像差校正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高角度环形暗场(STEM-HAADF)图像显示了纳米片上的双原子结构(图2c)。线1和线2的强度谱分析表明,双原子对内的原子间距离约为2.63 Å(图2d)。
作者通过电子顺磁共振(EPR)谱确认了N空位的成功引入,随着锂化程度的增加,N空位信号(g=2.005)强度增强,证实了预期的C-N键的精确剪裁(图2e)。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光谱显示FeCo-N-C-1.25和FePc的Fe-K边位置接近,表明Fe的氧化态接近2+(图2f)。相应的FT-EXAFS谱显示,FeCo-N-C-1.25和FePc在1.37 Å处有一个显著的峰,该峰与一级壳层中Fe-N键配位有关(图2h)。第二壳层的峰值在~2.52 Å处,表明在Fe原子的配位环境中存在Co原子,在1.34 Å和2.41 Å处的信号也证明了Co原子与N和Fe的配位。
图3 电催化ORR/OER性能。
团队首先验证了裁剪C-N键配位对ORR催化活性的贡献。线性扫描伏安(LSV)曲线显示,FeCo-N-C-1.25的起始电位(Eonset=1.070 V)和半波电位(E1/2)为0.853 V,超过了Pt/C(Eonset=1.000 V和E1/2=0.849 V)。FeCo-N-C-1.25的Tafel斜率为41.75 mV dec−1,与Pt/C的41.34 mV dec−1相当(图3b)。FeCo-N-C-1.25的H2O2产率最低(~9.6%),电子转移数(n)值最高(3.82),说明FeCo-N-C-1.25更倾向于发生4电子ORR反应(图3c)。
团队还发现通过调控FeCo-N-C结构可以进一步显著提高其OER性能(图3d)。在1.0 M KOH溶液中,FeCo-N-C-1.25在10 mA cm-2(η10)下的过电位为295 mV,OER催化活性超过FeCo–N–C和RuO2FeCo-N-C-1.25的Tafel斜率为61.18 mV dec-1,远小于FeCo-N-C的162.23 mV dec-1,表明OER机制发生了变化(图3e)。对于双功能氧电催化剂,ΔE表示ORR的E1/2和OER的Ej=10之间的电位差,是评价装置性能的重要参数。FeCo-N-C-1.25的ΔE为0.672 V,是所有双功能氧电极中性能最好的,表明其在ZAB中的应用潜力巨大(图3f)。
图4 OER从AEM机制到LOM机制转换的验证。
作者通过DFT计算系统地研究了裁剪C-N键配位对FeCo-N-C-1.25中电子结构和氧物种演化的影响。在FeCo-N-C中,完全配位的Fe/Co金属中心有利于面外重构以吸附OH物种形成Fe–OH/Co–OH(A1)。A1被电解质中OH的亲核攻击会去质子化生成Fe-O/Co-O(A2)。因此,FeCo-N-C遵循AEM途径。AEM机制中*OOH中间体的形成步骤为电位决定步骤(PDS),FeCo-N-C上Co和Fe位点的PDS反应能相当,分别为1.86和1.89 eV(图4b)。
在FeCo-N-C-1.25中,去除吡咯N原子降低了双原子FeCo的配位数,在OER过程中会同时发生面外面内重构。FeCo-N-C-1.25中面内重构形成的桥接O有利于去质子化过程,从而触发LOM反应机制由Fe位点初始去质子化形成L2的PDS自由能增加高达0.76 eV,而在桥接O的作用下,Co位点发生去质子化的反应能量要低得多(0.08 eV),这也导致PDS的反应能量较低(0.33 eV)。因此,FeCo-N-C-1.25中发生的主要的OER反应机制是由Co位的去质子化引发的LOM途径。
作者计算了O p和Fe/Co d轨道的PDOS,为OER过程中O*物质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在L2结构中,Fe/Co dz2和O p轨道在−0.3和−2.3 eV重叠,表明在这些能级上Fe/Co和OO*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图4d、e)。波函数分布显实,在−2.3 eV时,σ键对OO*吸附起作用,而在−0.3 eV时,π键对OO*吸附不起关键作用(图4f、g)。因此,σ键的存在导致Fe/Co和OO*之间形成强键轨道,导致L2中间体的形成并触发OER过程中的LOM机制。
图5 FeCo-N-C-1.25在可充电ZAB中的性能。
团队将FeCo-N-C-1.25作为双功能催化剂负载在泡沫镍上,制备可充电ZAB的空气电极(图5a,命名为电池A)。为了比较,团队还使用Pt/C和RuO2作为催化剂组装了对照电池(电池B)。充放电极化曲线之间的电压差相对较小,表明这些电池具有优异的可充电性能(图5b)。电池A的最大功率密度为332 mW cm-2,超过了电池B(144.3 mW cm-2)和大多数ZAB系统(图5c)。A电池比容量为804.5 mAh g-1(10 mA cm-2),比B电池高出约17%(图5d)。在连续充放电操作超过720 h(图5e)后,电势差仅出现极小的增加,说明该电池具有显著的催化稳定性和可逆性。上述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策略在开发用于ZABs和相关能量转换装置的高效催化剂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文献信息
Reconstructing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Fe/Co Dual-atom Sites towards Efficient Oxygen Electrocatalysis for Zn–Air Batteries.(Angew, 2024. DOI: 10.1002/anie.202419595)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19595.

做计算,找华算

🏅 我们提供专业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生物模拟、量子化学、机器学习、有限元仿真等代算服务。
🎯我们的理论计算服务,累计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计算数据已发表在Nature & Science正刊及大子刊、JACS、Angew、PNAS、AM系列等国际顶刊。 👏👏👏
👉 点击阅读原文加我,探索更多优惠💖

MS杨站长
华算科技-杨老师讲Materials Studio,DFT计算,分子模拟建模,分子动力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