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乡村如何应答?

时事   2025-01-08 10:40   北京  

向新而行,未知是最大的已知。面对新挑战、新机遇,乡村该如何应答?我们有必要在回顾中展望新途,在思考中探明方向。

新年伊始,“三农”话题就频频受到广泛关注。“2025年贵州‘村超’联赛”在贵州省榕江县开哨,漂洋过海的智利车厘子价格牵动着消费者的神经,务工人员春运预约购票服务温暖农民工归乡的路途……新赛事、新通道、新服务的背后是新起点、新期待。向新而行,未知是最大的已知。面对新挑战、新机遇,乡村该如何应答?我们有必要在回顾中展望新途,在思考中探明方向。

2024年的末尾,“大蒜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竟会因“对美国构成‘极大威胁’”而备受瞩目。这是当前国际贸易市场复杂多变的缩影,也是我国“三农”发展所面临挑战的一个小小切面。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唯有以自身的确定性来应对。
这种确定性首先来自于农业基础的稳固。粮食总产量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最大的底气。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发展中的选择题。比如,是完全遵循市场规律,放任“北粮南运”的势头持续下去,还是采取有力措施逐步遏制、扭转这一趋势?站在市场的角度看,这确实是令人困扰的问题,但当我们综合考虑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社会公平等因素时,答案便显而易见。在“吃饭”大事上,要守住底线,端牢饭碗,令耕者有获,方能让食者无忧。

这种确定性还来自于对人的关切。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农民。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和组织化发展的过程中,小农户经营“一亩三分地”的模式也依然会长期存在,我们有必要延伸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触角,惠及更多小农户,让七分地的小麦也能顺利收获。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与人的需求却并没有完全同步,“技术鸿沟”以不同形式困扰着高龄劳动者,农民养老焦虑之下暴露出养老金制度尚待完善。法律对高龄劳动者的维护,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的大幅提升,对“小过重罚”的纠偏,归根结底,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机和韧性,也正在于这一个个具体的人。
把握这种确定性,还有一些问题等待解答。
农业农村当以怎样的姿态拥抱新技术?如今,生物育种、智能农机装备、自动化管控、数字模型等科技创新正在颠覆着我们对传统农业生产的认知。当农业“慢变量”和小农户、小企业遇上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只有统筹考虑农业产业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布局,处理好生产力发展与小农发展的关系,才能确保更多新技术、甚至前沿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落地生根。在这个“万物皆数”的信息时代,数据资源正深刻影响着乡村的样貌和生活,而人工智能教育在乡村的推广普及,也将成为打开乡村未来的一把钥匙。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定会迎来新质生产力与古老农耕文明的碰撞,乡村的活力也必将因此而迸发。

流量时代,我们如何对待和使用“算法”?互联网的大潮势不可挡,当聚光灯照向乡村,流量这把“双刃剑”锋芒毕露。有人把乡村当成“秀场”,打着助力乡村的旗号消费乡村,名为关心农业农村发展,实则只为自身利益,关心流量能否“变现”,这些“伪苦难”“假老乡”不仅让大众对“三农”真实情况产生误解和偏见,也消耗着社会对农村农民的朴素情感。当然,也有人在流量中找到了机遇,各地文旅纷纷出招把“泼天流量”转化为当地发展的新动能,直播间成为农民畅享“艺术盛宴”的新渠道,“触网”的农村老人愈发敢于表达、敢于出发,这些真实发生在乡村的故事,同样在抚慰、治愈着每一个前行的心灵。“算法”只是一种工具,它带来的是利还是弊,选择权其实在我们这些使用工具的人手中。
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我们能否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当羽毛球涨价引发人们对猪的关注,农业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再次得到印证,其多元发展已经渗透到各个产业,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成为我们必须坚定践行的理念。当人们讨论的话题从野猪保护到野猪致害、从开垦荒地到禁止毁林毁草,我们对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的探索来到了新的一页,唯有从大生态观统筹来看整个生态链条,才能兼顾生态保护与人类自身的发展需求。当“隐藏款特产”、搪瓷盆草莓蛋糕给消费者带来惊喜,我们看到了国内市场需求的升级变化与巨大潜力,不管是新技术新设施,还是新点子新创意,“新”字本身,就意味着乡村的更多可能性。

耕耘与收获之余,生机与变化无时无刻不在乡村发生。广袤乡村,正在向新而行。一个给世界带来确定性的乡土中国将会是什么样?新的一年,我们将与乡村共同作答。
作者:赵宇恒

来源:农民日报

图片:新华社

监制:王岩  编辑:李忆宁


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创刊于1980年4月6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张面向全国农村发行的报纸,农民日报是一份中央级、综合性大报。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报名。
 最新文章